Image

刘亮程: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散文教育

Image 2020-08-19

“刘亮程是中国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林贤治),

他的文字“朴素、沉静而又博大”(李锐),

“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李陀),

他的作品,“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是一种“发现的哲学”,一种“悲怀和乐世的哲学”(蒋子丹)。

散文大家刘亮程有着“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自然文学大师”等多项美誉,被认为是沈从文、汪曾祺之后作品最畅销的当代散文家之一。在以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成名前,他是乡村诗人,写过十多年的乡村诗;他也是乡村世界的沉思者、观察者,更是一个与乡村万物为伴的自然之子。他以赤子的情怀和独特视角观察他所生活的故土家园,周遭的一切,包括虫子、鸟、蚂蚁、狗、树、阳光、风、土墙……以及人,在他笔下都是不一般的存在。他用梦境一样的叙述和沉静而不乏机趣的语言,赋予平凡单调、孤寂荒凉的乡村生活以梦幻、哲思和诗意,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乡村和自然是刘亮程写作的两大主题,由此构成独特的“刘亮程村庄文学”——具有乡土的元气、自然的童心、诗歌的意味、哲学的神韵的文学。这个文学世界,不仅令千千万万为都市烦嚣所困的文艺青年心向往之,也日益被中小学语文课堂所关注和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刘亮程被选入语文教材和语文试题的散文已超过50篇。其中,散文名篇《今生今世的证据》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教材,《寒风吹彻》选入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和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走向虫子》选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必修教材,这几篇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学生。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试题、语文模拟试题和各年级期中期末语文试题也频繁选用刘亮程散文,很多学生正是在考卷上认识并喜爱上了刘亮程这位作家,他们和许多文艺青年一样,热衷于在微博和豆瓣上推荐刘亮程的金句。

刘亮程金句

人心中有自己的早晨,时候到了人会自己醒来。 ——《黄沙梁》

我没有狼的孤独。我的孤独不在荒野上,而在人群中。——《铁锨是个好东西》

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冯四》

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能一辈子种好它。 ——《野地上的麦子》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树会记住许多事》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留下这个村庄》

也许每一种生活,都有一种文学的拯救方式,就像那些被魇住的梦,得到了解脱。——《那个让我飞起来的梦》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寒风吹彻》

作为散文家,刘亮程对“语文”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语文和散文关系太密切了。散文是中国人的说话、聊天,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语文。而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文体就是散文。我们小学一年级写的记叙文《记一件小事》是散文,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的大多是散文,课堂作文多为散文,一场场语文考试考的现代文阅读也大多是散文。所以,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散文教育,小学、中学、大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除了少数的诗、词、赋,其他大多是散文。而且,散文不但出现在语文课堂、语文试卷,更将伴随我们一生,在以后工作中,我们仍然离不开散文。(见《鸟飞到了时间上面·散文是聊天艺术》)

“刘亮程语文课”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选编的刘亮程作品集。它是从语文教育视角,对刘亮程30年文学创作的一次全新的、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丛书选文囊括了散文、诗歌、创作谈、文学课等多样的文学形式,按自然主题阅读和乡村主题阅读分为《鸟飞到了时间上面》《一生的麦地》两册。所选篇目既有《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经典名篇,又有《月亮在叫》《后父的老》等散文新作,还精选了《一个人的村庄》《一生的麦地》等早期乡村诗歌,并收入近年多场文学讲座、文学创作谈,如《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乡村是我们的老家》《把童心找回来》等。丛书更首次全面收入了被选入语文教材和试题的刘亮程散文共50余篇,还附有教材和试题的详细目录。

《鸟飞到了时间上面》(刘亮程语文课·自然主题阅读)收入53篇散文、10堂文学课,分为“与虫共眠”“共同的家”“我受的教育”“飞翔的梦”4辑,从自然、亲情、成长、文学课4个方面,呈现刘亮程的自然文学世界:万物有灵,故乡亲情,童年成长,文学如梦。其中30篇选入了语文教材和试题,在全书最后附有选入教材和试题的详细目录。

《一生的麦地》(刘亮程语文课·乡村主题阅读)收入35篇散文,29首诗歌,17篇创作谈,分为”一个人的村庄”“一生的麦地”“一个人的自言自语”3辑,以乡村散文、乡村诗歌和文学创作谈,呈现刘亮程充满元气、灵气、哲思和诗意的乡村文学世界。其中25篇选入了语文教材和试题,在全书最后附有选入教材和试题的详细目录。

两本书还赠送了超过1小时的刘亮程语文课音频,以及刘亮程在木垒书院日常耕读的多个视频。

下面这篇文章选自《鸟飞到了时间上面》,这是刘亮程在清华大学的一堂语文课,解读他收入语文教材的散文名篇《寒风吹彻》。

寒风吹彻 现世温暖

——清华大学演讲

文/刘亮程

今天给大家讲我的文章《寒风吹彻》的写作背景,以及我对人生的寒冷、死亡等终极命题的思考。

《寒风吹彻》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九六年的冬天,那时我三十四岁。三年前,我辞去沙湾县乡农机管理员的职务,在乌鲁木齐打工。刚来乌市打工时,我还一头乌发,前额的头发能遮住眼睛,仅仅几年时间,就谢顶了。谢顶是头发的谢幕。当那些黑发一根根从头顶脱落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头发不告诉它因何脱落,只有额头有了一种光秃秃的感觉。

刚谢顶那会儿,还有一丝裸露的羞涩和不好意思,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

我记得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我茫然地走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寒风携裹着雪片,吹打在我裸露的额头上,那一刻,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寒冷,都堆砌在我一个人身上,那些被我忘记的寒冷也全部袭来。回到宿舍后,我写了《寒风吹彻》这篇文章,它收录在最早的《一个人的村庄》里。后来,在这个世纪初,被选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

《寒风吹彻》收入语文课本,成了当时网络上的一个语文事件,各种讨论反响都有。有教师认为这篇文章过于寒冷,可能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学生阅读。但是,有那么多的老师喜欢它,做了一份又一份别开生面的解读课件,有那么多的学生被感动,我在自己的博客中看到好多学生的留言,他们把《寒风吹彻》当作中学时期最刻骨铭心的一篇课文。

在你们这个年纪,人生的寒冷和死亡都遥不可及。你们只是经历家人、亲人、熟人和陌生人的死亡。

对于个人来说,死亡是一件不存在的事情,我们活着时看见和经验的都是别人的死,自己的死远未到来,或者说我们到老都走不到自己的死亡跟前。死亡是另一重天,活着时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死后又什么都不知道了,无法把死亡的感受和消息,传递给活着的人,那是完全隔绝的两个世界。

就在去年冬天,我在村里经历了一个老太太的死亡。

这个老太太住在我们书院后面的路边上,每次经过时都会看到老人家坐在墙根晒太阳,我还想着等我闲下来,过去跟这个老人家聊聊天,她的头脑中一定装着这个村庄的许多故事,一定有那么多没有说出的微笑和眼泪。但是,我永远错过这个机会了。

老太太的丧事一下子来了好多人,路边停满了大车小车,从车牌号看,有来自本地、首府的和其他地州的。这个荒寂多少年只有两个老人居住的破院子,一下有那么多人进进出出,仿佛是他们忘掉的一个家,突然人都回来了。

葬礼举办了三天三夜。

来参加葬礼的有老太太同辈的兄弟姐妹,都老了,儿女陪着过来。再上辈或许没人了。有儿女的同事朋友,远远近近的亲戚,再就是本村的男女老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不会在老人活时来看她的。活着是她个人的事,小事。死了就成为全家族全村庄的事,大事。

生为小,死为大。

我们是向死而生的民族,一切的生,都向死而准备。

站在这个老人的葬礼上朝回看,她一生中有过多少跟自己有关的礼仪场面啊,出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到最后的葬礼,一个比一个热闹。最后那个自己看不见由别人来操办的葬礼应该最为隆重。从这个隆重的葬礼望回去,一生中所有的礼仪似乎都是为最后的葬礼做的预演。

由此,体面地操办一场葬礼,也是活着的人的一个心愿。尤其在村里,这样的心愿体现在人们参加葬礼的热心上。老人在上,谁都要送老。谁家的老人不在了,知道的人都会去送。这叫帮忙,积攒人情。为自己家人的老、自己的老,积攒足够的体面和场面,最后成功地办成一场葬礼。

这就是我们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一生。从一个村庄到一座城市,到一个国家,我们都在这样活,这样死。

《寒风吹彻》写到了人生的寒冷与死亡。写这篇文章时,我三十多岁,还年轻,但是已经到了能够感知人生寒冷与死亡的年龄。

文中写了四个人物。

第一人称的“我”,在三十岁这一年的冬天,看着大雪降临到村庄田野。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文章第一句,给全篇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氛围,在这场漫天大雪落在村庄、落在我的院子之前,已经有许多年的雪落在这里。多年的雪积累在一个人生命中,每一场雪背后都有无数的落雪,每一年的落雪之外,都有几十年、百年、千年的落雪。这一句话,把文章带入一场铺天盖地、经年累月的大雪中。

三十岁的我,在这个冬天回忆自己经过的半世人生,用那双冰冷的手,从头到尾抚摸自己的一生。想到自己处在自然界的一个寒冷冬天中,这样的冬天有可能过去,但是,人生中还有一种冬天,叫生命的冬天,正在一步步到来。当一个人的生命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管好自己。每个冬天的大雪,看似过去了,其实都在生命的远处飘。每个冬天的寒冷看似被暖过来,但是它还在生命中残留。如果生命是一个大院子,一生中的每一扇门,我们都无法关好,每一扇窗,我们都不能完全掩住。寒冷总是通过那些看不到的缝隙,侵蚀你的生命。

这是文章中的第一重寒冷。

第二个人物是我亲眼所见冻死在村里的一个外来乞讨者,我在前一天还让他到屋里烤火。但是,他的寒冷,显然不是一小炉火可以烤暖。第二天,我看到他倒在残雪中,半边身体被积雪掩埋。他被生活和寒冬彻底冻透。

第三个人物是我的姑妈,她年老多病,一到冬天就蜷缩在屋里,围着小火炉,她总是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她在自己的冬天里盼望春天来临。其实,她的生命中或许已经没有春天,那个自然界的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活中,她的生命已进入无法转暖的寒冬,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姑妈死在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冬天。这是文章中的第三场寒冷。

第四个人物是我的母亲,她如今七十多岁,跟我们一起生活。母亲二十多岁时生了我,我在她身边待了五十年,半个世纪,几乎从她最年轻的时候,看到最老,我是看着她长老的。但是,当我看着身边的年老的母亲,竟然一点都想不起她年轻时候的样子,仿佛她很早就老了,在我一两岁的时候她就老了,她的年轻被自己过掉,又被她的儿子忘掉。

母亲生了七个儿女,个个孝顺,她的老年生活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可是,作为她的儿子,我知道,我们对她所有的关爱和孝顺,都不能抵挡时间中那个寒冬,它早已来到母亲的生命中。每当我看见母亲的鬓发斑白,病弱身体,我便知道她正一年年地走进自己的寒冬,在她的生命里,那些雪开始不化,日子不再转暖。就像文中所写“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这是文中的第四场寒风,还未吹彻,但已彻骨。

行文至此,屋外的大雪和生命中的寒风,已然交汇一起。雪越下越大,这场自然界的大雪,它每一年都落,我们每一年都躲不过去。自然界用这样铺天盖地、让每个人都躲不过去的一场场大雪,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落起,落到青年、中年、老年,在它的凛冽寒冷中我们长岁数,增添承受寒冷的勇气和能力。

这篇文章固然有彻骨之寒,但是,正因为有一场一场的寒冷,我们等来了寒冷后面的那个春天。一个又一个黑夜之后,我们等到了黎明。尽管冬天过去,还会有寒冬,我们从这周而复始的寒冷中,学会了坦然接纳这一切。

大雪覆盖,大雪并未覆盖掉一切。寒风吹彻,寒风并未彻骨所有生命。村庄里还有燃烧的火炉,还有年轻年老的生命在过冬,尽管每个冬天都有人被留住,下一个春天的大地不再有他的脚印,空气中不再有他的呼吸,但是春天依旧来到大地上,来到所有蓬勃生长的生命中。

知道生命终有一个走不出去的寒冬,知道人世间所有的温暖都抵不过那场最后的寒冷,所以坦然地去走,走过所有开花的春天和落叶的秋天。

坦然,是我们在世间获得的最为珍贵的温暖。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