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商隐《登乐游原》千古流传,杜牧连写两首同题诗,均不及李诗

Image 2020-08-19

大唐历史上,群星璀璨,诗人辈出。继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之后,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接力跟上。迨及晚唐,李商隐、杜牧两颗新星冉冉升起,一时光芒四射,二人也赢得了“小李杜”的美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登高怀古,望远伤怀,成为文人的传统,李商隐、杜牧也不例外。当时的长安城南,就有一个适合登高的地方,名乐游原,是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唐代很多文人登原抒怀,写诗记游,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商隐的千古名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历来被人们赋予积极的意义。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诗的前两句写:傍晚时分,诗人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后两句写: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千古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写出了诗人对日暮西山的大唐国势的慨叹,更在于这样的一种感受是共通的,人人都会产生的,因而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实,除了李商隐外,还有很多诗人以《登乐游原》为题写过同题诗,包括与李商隐齐名的杜牧。虽然我们不能断言这首诗是最好的,但从知名度来看,其他诗作均不及这首诗,却是不争的事实。杜牧的两首同题诗写得深沉凝练,含蓄隽永,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登乐游原

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长空澹澹孤鸟没

这首诗大意是: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请看那昔日的汉王朝何等壮阔的事业,如今的五陵原上树都没有了,只有秋风呼啸。

晚唐时期,国家衰败,政治黑暗,战乱不断,而此时诗人却因奸人诬陷被贬,内心惆怅,来到乐游原,看到眼前这曾经繁华的园林已经衰败不堪,内心感慨,作此诗抒怀。

万古销沉向此中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首二句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登临乐游原,只见孤鸟远飞;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末二句写萧瑟凄凉、衰败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

五陵无树起秋风

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来抒发末世的感伤,从时代的变迁中参悟人生的哲理,虽是悼古伤今,却在低沉之中有丰华流美之致,豪宕开阔之风,用典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充分体现出杜牧诗歌的特点。

比这一首更出名的是《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清时有味是无能

这首诗大意是:天下太平之时,像我这般无大才的过得很有兴味,闲时喜欢如孤云般逍遥悠闲,静时就如老僧的静空恬淡。

这首写于公元850年,诗人将离长安到吴兴任刺史时所作。诗人一心想报效国家,却只能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所以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

闲爱孤云静爱僧

杜牧所处的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烽烟四起,战争不断,根本算不上“清时”。当世既非“清时”,诗人也非“无能”,这样首句的反讽意味就显而易见了。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也就是无能之人所过的有味生活。诗人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僧人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欲把一麾江海去

第三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笔下所写多是京城的代表性事物:皇宫、城阙、城门……但诗人却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诗人登高纵目,西望创立大唐千秋伟业的太宗之墓——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乐游原上望昭陵

所以,杜牧的两首同题诗虽不及李商隐的诗名声大,但其思想价值、艺术魅力丝毫不逊于李诗,不知你的看法如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