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看古人的节俭之道
近日,最高领导人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有人或许会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科技时代,不愁吃,不愁喝,完全没必要搞节俭过苦日子。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凝结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节俭持家、治国,才能保证家道兴隆、国运绵长。
很多节俭之道蕴藏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之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留存于世,蕴含节俭之道的诗文。
一、《悯农》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二、《咏史》
唐代: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华盖哭泣份儿。
三、《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立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译文: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四、《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五、《朱子家训》
清代:朱柏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六、《陆宣公集》
唐代:陆贽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而索取无度,消费与使用无节制,就会时常觉得手头紧张、余额不足。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过去数年中,在奢靡之风的熏染下,很多人养成了奢侈浪费的恶习,沉醉于纸醉金迷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有必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大力整治浪费之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