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诗中没有写“送别”吗?清朝文学家也误解

2020-08-27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大家都很熟悉,全诗气势恢宏,描写了楚地的壮阔绚丽景色。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这首诗历来也有争论,就是题目“送别”两个字。

诗中好像并没有写送别,也没有离情别绪,清朝文学家沈德潜也认为“送别”二字“可删”。

这首诗果真没有送别吗?

当然不是,这首诗不仅有送别,而且送别之情至深至切。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诗人之前一直在蜀地生活,游览峨眉,隐居青城,这次远渡荆门,开始全国漫游,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荆门山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前两句点明了以下几个内容:

出行方式,坐船;

现在地点,荆门山;

目的地,楚国。

1)这两句话还有其他隐含含义吗?

首先,先看“远”字。

这说明诗人已经坐了很长时间的船了。

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对美景毫无抗拒力的人。

从家乡到荆门山这段路程中,有没有美景?比如三峡,这个路程中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的。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荆门外”的景色,而不写路途其他的景色?

答案很明显:荆门山外的风景和荆门山内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而且可以断定,荆门山内的风景是诗人常见的,是家乡的风景。

这里就有一个结论:在诗人的心中,“荆门内”就是家乡。

还有两个理由:

一、 “外”字也能说明,荆门山其实就是诗人心中家乡内和外的分界线。

二、荆门山被称为 “楚蜀咽喉”,过了荆门山,就到了楚国。

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

这就说明,荆门山才是诗人和家乡的告别之地。

我们来看下两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