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这首诗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
歌元丰五首(其五)
王安石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注】神宗元丰初,神宗没有因王安石辞去相位而废止新法,王安石退居江宁多时,却仍关注着朝廷对施行新法的态度,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南山:钟山南面。
1. 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是说农家的猪圈和鸡窝都渐渐没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B. 诗歌前两句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诗人在农村行走时看到的景象。
C. “丰年处处人家好”表达了诗人对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D. “往还”二字结束全诗,“往”指前面所见,“还”指此时的心境,委婉地表达出其对官场束缚人身自由的厌倦。
2. “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
1. D D项,“委婉地表达出其对官场束缚人身自由的厌倦”说法错误。“得往还”是说诗人自己来也自由,去也自由。写出自身卸去了官职重担,得以飘然来往于富庶的乡村之间,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欣慰又依依不舍的心情,并没有表达出对官场束缚自由的厌倦。
2. 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晚暮深秋,木叶凋尽,南山兀立,清晰呈现。王诗重在客观描述眼前之景,描绘了宁静开阔的意境,表达的是愉悦的心情;而陶诗则描绘了静穆而高远的意境,表达的是脱离官场羁绊后的闲逸悠然自在之情。
详解
本题中,“暮林摇落献南山”一句,写的是诗人于苍茫暮色之中放眼远望,但见山间木叶尽脱,南山显露出她的真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重点抓住季节、时间、落叶、南山来组织答案: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晚暮深秋,木叶凋尽,南山兀立,清晰呈现。“暮林摇落献南山”是客观描写眼前的实景,构成宁静开阔的意境;结合本诗注释和末句“随意飘然得往还”,可见,表现的是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悠然见南山”,是写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所以,陶诗描绘了静穆而高远的意境,表达的是脱离官场羁绊后的闲逸悠然自在之情。
注释
歌元丰:原作五首,这是第五首。这组诗作于元丰四年(1082)。
豚栅鸡埘:语本唐人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豚栅:猪圈。鸡埘:鸡笼一类的设施,用砖土垒成。《诗·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晻霭:暮色苍茫之貌。
摇落:木叶被风吹落。战国楚人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献南山:将南山显现出来。又,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赏析
元丰(1078—1085)是宋神宗的年号。王安石于1079年(元丰二年)写了一组诗,歌颂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景象。这是第五首。
首句写近景,禽畜成群,傍晚时纷纷回归笼圈。“暮林”写远景,秋深气象。三四句写意,说随时随地一走,都可见丰年生活确实“好”了。这使得系心民瘼的安石不禁身心怡悦,行步飘然。
一开头,它写的就是傍晚的景色。“豚栅鸡埘晻霭间”,是说民家的猪圈和鸡窝都渐渐没入苍茫的暮色之中。“暮林摇落献南山”,是说大路上的树林,都纷纷飘落树叶,剩下光秃的枝条,于是,南山(钟山的南面)就显露在行人的眼前。“献”原是奉献的意思,在这里应解作“呈现”、“显露”。这两句先写暮色,再写时令已是深秋。这是“景中藏人”的写法。在景色之中隐约有人物的活动。而人物就是诗人自己。
为了观察丰收的景象,诗人已经在附近农村走了好半天了。大致的情况都看完了,此时又回过头来,只见村舍人家都掩映在朦朦的暮色之中,连猪圈鸡窝都不甚分明了。这是写诗人兴致已尽,正在返家途中;同时,又透出他对此景象依依不舍的心情。
诗人继续走着,只见路旁树叶黄落,积了一地。猛一抬头,早些时还藏在密林中的钟山,却忽地豁露在眼前。诗人高兴之余,浮想联翩:“你这钟山呀,看到一派丰收景象,也该是非常高兴吧!我和你是同一样的心情。”这两句就是如此这般写出了诗人满心满意的喜悦。
第三句“丰年处处人家好”,是总括一句。因为前面几首已将丰收景象描画过了,至此就用大笔总括,是收束的应有之笔。
最后一句,“随意飘然得往还”,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诗人是“随意”的。因为他并无官职在身,不是以官员的身分来视察,只是随便走走。第二,他也是“飘然”的。因为不是在官之身,少了那套仪仗、随从差役、乡官父老迎送的规矩,等等,完全是个闲人,所以就能“飘然”。第三,用“往还”二字,结束整个组诗。刚才写的是“往”的所见,这里写的是“还”的心境。歌颂元丰丰收的主题,至此圆满结束。
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这就是该诗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