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龙灵书道】王羲之《二谢帖》,如何正确临学?

2020-09-03

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与《得示帖》,合裱于一卷,《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总称为《丧乱帖》或“丧乱三帖”。纸本,纵26.2厘米、横58.4厘米,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

王羲之《二谢》帖临习浅谈

文/崔向君

在书法史上,有两位超一流的大师——王羲之和颜真卿。而王羲之处在东晋时期,对行草书书体的定型有博采、归纳、整合、创变之功,并使其尽善尽美,“大统期至,万世不易”,被后世尊为“书圣”。无论是笔法、结体,还是章法、气韵等等,王羲之书迹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被后世所遵从。

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极力尊崇之后,被书家们奉为学习行草书的圭皋。甚至可以说,王羲之的笔法系统和结体方法成了后世行草书的“游戏规则”。

王羲之行草书迹除神龙本《兰亭序》外,尤以其尺犊书迹更能表现东晋时期文人墨客俊朗雅逸、萧散超迈的风度和襟怀。《二谢》帖便是王羲之尺牍作品中的一件代表品。

《二谢》帖,全帖共五行三十七字,以启首“二谢”二字而得名。该帖神采俊逸,从容而潇洒,笔法方圆兼施、精绝超伦,节奏疾缓鲜明,变化丰富而和谐大方。

临习时除了整体把握上述艺术特征外,还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全帖,将艺术感受落到实处。在明确其艺术高妙境界的前提下,将其技术招数总结出来,便于全面、细致、深入地掌握。

01/

大小参差,变幻莫测。

该帖乍看大小变幻,层次丰富,犹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仔细观察后得知“谢”、“静”、“女”、“爱”、“议”、“边”等字较大,而“良不”、“再拜”、“儿悉佳”、“患者善”、“所送”等字较小,大小穿插,变化生动。

02/

映带组合,连绵起伏。

帖中“比面”、“良不”、“羲之女”、“再拜”、“想邵”、“患者”、 “当试”等映带组合分布在整个作品不同的部位,使得作品酣畅贯气,连绵起伏。宋代米芾尺犊多用此法。

03/

粗细变化,对比强烈。

该帖最细的笔画与最粗的笔画相差好几倍。像一首交响乐中的高音和低音的变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帖中整体上第一行笔画较粗,第三行笔画较细,而行与行之间局部粗细的变化和每行之中粗细的变化,则更加错综微妙,令人感叹不已。

04/

节奏感受,优美动人。

该帖首行行笔稳健,节奏平缓,行末三字行笔稍快。至第二行“静”字右部“争”字行笔开始加快,接着“羲之女爱再拜”六字飞泻直下,起伏跌宕,牵丝映带,一气呵成,直接进入全篇节奏之高潮。

从第二行补加的“弥”字到第三行的“前”字,恢复平缓状态,与首行相照应。而从“患者善”开始至最后两行笔速又略为加快,与第二行节奏高潮相呼应。

最后的 “边剧”二字,挥洒飘逸,特别是“剧”字,雅韵空灵,意犹未尽,犹如一首美妙乐曲的尾音止后,余音绕梁,三日不息。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