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谁说考古专业是个坑?这位基层工作者认为自己很幸运

Image 2020-09-03

最近,湖南女孩钟芳蓉在网上火了。这个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全靠自觉的留守女孩,报考了在很多人看来颇为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随即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网友说她过于理想化,认为穷人家孩子应该学一个“钱景”更光明的专业,但包括“敦煌女儿”樊锦诗在内的文博领域专家和机构集体声援女孩,鼓励她静下心来好好学习。8月27日,钟芳蓉如愿收到了北大考古系的录取通知书,近日已经到北大报到。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在山西运城采访了毕业于考古专业、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运城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前总工程师李百勤。他是文物考古、保护、鉴定的多面手,人称运城文物“活地图”,细数职业经历和运城考古发展历程的同时,他也谈起自己40多年前的选择,认为爱好和工作能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幸运的。李百勤的经历和观点,可以让所有像钟芳容一样钟情考古的年轻人了解到,如果出于兴趣和热爱,考古专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古代山西经济发达、战争较少,加上气候较为干燥,保留下大量的古代建筑,最知名的有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建于唐代的佛光寺、辽代的释迦塔(应县木塔)和以壁画闻名的永乐宫等。永乐宫即坐落于山西南部的运城,那里是我国的文物保护重镇,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运城新增12处,国保单位达102处,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1982年,李百勤从山西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回到家乡运城工作。回家乡的理由很简单,作为独子,他要照顾家人。当年的大学毕业生要服从分配,运城作为山西的富庶之地,回去很不容易,“只有一个指标”。

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李百勤回忆,这部法规真正严格执行要到1987年。从那时起,进行基本建设前必须进行文物勘探,考古专业出身的李百勤在运城市组建了一个考古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搞文物勘探。“我们首先是做勘探,勘探出文物就上报省文物局,省文物局再往国家文物局报,然后批准发掘。”当年,李百勤和同事们经常配合省考古所进行发掘工作。

他记得,1992年前后参与运城到风陵渡的高速公路项目文物勘探时,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的大夫墓地。“那是晋国大夫的家族墓地,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晋国历史很有作用,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小浪底水库工程淹没区有很多古建筑要搬迁,李百勤和他的同事们承担了一些古民居搬迁任务。“那些都是明确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是级别低一点,县级保护单位,我就组建了一个古建队,从淹没区搬迁了几幢保存很好的古民居。”这是李百勤创建的古建修复队的第一个项目。“应该说比较顺利,完成得非常好。”

现在这支专业队伍有大约30名技术人员,工人就更多了,每年承担大量的古建修缮设计和施工任务。李百勤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经验和技术传承下去。很多经验还需要总结积累,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年轻人都是科班出身,但学习古建的孩子少,很多是搞现代建筑,到这以后才学古建筑,需要带。“师傅们都是50岁以上,其实是有断层的危机的。”

第一财经:介绍一下你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工作经历?这些年来这个领域经历了哪些变化?

李百勤:我是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考古发掘,二是古建筑修缮,再就是馆藏文物鉴定,我都参与。

文物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以前大家不理解,“比如说我们工程这么着急,工期这么赶,你们还要搞这个东西,会有些冲突。配合基本建设勘探发掘的文物,文化部门要拿走,但要施工单位出工程预算,他们替国家保护文物。最近这两年,政府有了新思路,让财政出这一部分钱。

山西文物的总量太大,地上地下的文物都很多,有些县级文物,甚至还有一些未必列入保护单位的,其实也都很有价值。运城还有20多处元代古建筑没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越高,比如说是国保单位,国家文物局的资金就可以用到对它的保护上,这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到县一级,基本上没有文物保护经费,各个县都是吃财政饭,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修缮文物,这是普遍现象。每年特别是雨季过后,文物部门都要巡查,看哪个地方需要抢修,防止建筑漏雨垮塌。山西保存了很多古代壁画,漏雨对壁画的影响比较大,相对来说有壁画的建筑一般保护得比较好,特别是明代和明代以前壁画,定的保护级别都比较高,现在都基本得到保障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物和古建筑散落在比较偏僻的乡村,现在一些村子居住的人很少,存在偷盗文物的事件。盗掘古墓葬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但近几年此类案件显著减少。打击文物犯罪是扫黑除恶的重要内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非常多,山西青铜博物馆里相当多的文物都是公安机关追讨回来的。

第一财经:运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很多,保护资金比较充裕,其他方面的保障情况怎么样?

李百勤:国保单位的修缮保护,必须先立项报告修缮任务,上报国家文物局立项,立项以后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方案来做预算,然后再拨款,程序比较严谨。现在程序、制度越来越完善。比较知名的景区,包括芮城广仁王庙,除了单体建筑的保护,还包括周边整体环境整治。只要是列入国保、省保的,都要由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整体保护规划,然后编制修缮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要有消防方案、环境整治方案等,文物的本体和文物所在的环境要相协调。

运城现在正在搞事业单位改革,市委书记提出每个县都要设立文物保护中心,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等业务。现在在山西动土就得搞文物保护,建设项目多,考古和保护工作就特别忙。

第一财经:当年为什么报考考古专业?虽然退休了,但您还是非常忙吧?

李百勤:我家在农村,报考古专业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我对历史感兴趣,结果到山西大学了才知道,考古专业要做田野,要发掘墓葬和遗址。学了以后就喜欢这个专业,爱好。我爱好古代传下来的东西,古建筑,包括古代的文物,都喜欢。工作上,考古、古建和文物鉴定我都干,我把行业、职业当事业,这个行业就是我的事业,是工作也是爱好,从这个角度说,我工作得非常愉快,还是很幸运的。我出版过两本考古专著和一本古建筑专著,还出版过一些文物鉴定的书。

最近我要参与一个关于运城古建筑的项目,把运城古建筑系统地介绍一下,做顾问。还在参与一项早期碑刻保护研究。比如上千年的碑,字迹已经模糊了,现在用新技术拍摄,再经过处理就可以辨识字迹,把原文都抄录下来。今年是第一年,在全省挑了20通古碑,其中运城11通,占比很高,我们已经处理到第6通了。

从工作上退休了,但业务工作没有停下来,还在搞业务。我们同学都是干这个的,大家在一起探讨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这是最好的事情。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公安机关追讨回来很多青铜器,上面的很多铭文还没有释读出来。我不久前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待了三天,就是要先给文物定个名称,还有很多的铭文需要释读,这也是我后边的一个任务。山西全省各个博物馆里有很多文物需要定级和研究。

第一财经:山西各地有很多民居也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方面的保护情况如何?

李百勤:民居保护的难度比较大,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部门规定了一户一宅。道理是对的,但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住老房子,结婚的时候要住新房子,这时候矛盾就出来了,你让他拆老房造新房还是不让他拆?不让拆,孩子结婚受影响,让他拆,老房子就破坏了。这是目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不是说农民就都想拆老房子。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理解的解决办法是可以给需要保护的民居主人再规划一处宅院,他承担老房子的保护责任,老房子可以使用,但不能拆毁,要签一个协议,文物部门还要帮助他修缮。但这个想法和土地法有矛盾。

社会资金去参与古建筑保护也是一个办法,但比较有限。我在职的时候,计划每年利用社会资金修五处,也确实推进了几处。先找到出资人,文物部门设计好,让人家照这个样子修,修的效果都还不错。把资金的问题解决了,产权还是属于个人。有些老人不愿意离开老院子,暂时还在里头住着,但如果说再过上10年,这些老人都不在了,孩子们也都不要住老院子,那就要完全废弃了,这是保护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