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方志四川 历史文化】坛神巷:明清时期四川坛神信仰遗存

Image 2020-09-09

坛神巷

明清时期四川坛神信仰遗存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坛神巷,位于成都市小天竺街与黉门街相交处以北,南接小税巷,北接大悲巷,是一条很短的小巷,只有50米左右。清代,巷南有坛神庙,内供石制坛神一尊。民国初年,取名“坛神庙街”。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钉街牌时,庙已拆毁,遂改为坛神巷。

坛神信仰,今已少见,明清时期却是四川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

坛神信仰最早出现在明代鄂西土家族地区,是古代傩文化的体现。明清时期,移民大量涌入,荆楚巫傩信仰进入巴蜀大地,与中原傩文化、巴蜀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四川地区的坛神信仰。

磴磴坛(图片来源:《巴蜀坛神新探》)

坛神被认为是驱鬼怪邪恶、保护人畜安宁之神,其具体神灵身份说法不一。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坛神形象为“罗公”,明代李实《蜀语》载:“坛神名主坛罗公,黑面,手持斧吹角”。清康熙《重庆府涪州志》卷一也载:“俗多供坛神,名元坛罗公之神”。相传,罗公曾是一位军事首领,他因有功于民被供奉;也有人认为“罗”与“傩”发音相似,“罗公”可能为“傩公”误传。

还有坛神为李冰、赵昱的说法,乾隆《雅州府志·风俗》载: “坛神者,秦为太守李冰,宋嘉州刺史赵昱也,昔皆治水有功,故川人世祀之,谓之‘庆坛’。”清代以后,随着坛神信仰进一步发展,其神灵形象吸纳了赵侯、五通等巫傩神灵、儒释道三教神灵以及地方神灵等,神灵体系日益庞大。

坛神祭坛一般供奉于家庭堂屋内,与祖宗灵位比邻,但不置于神龛上。祭坛造型简陋独特,非一般常见的坐像,其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屋基坛”(又称“呱呱坛”或“蹬蹬坛”),即一上圆下方的小石墩,常置于神龛旁,上有小孔,可插五色小旗;另一种为“篼篼坛”,即一竹制小筐,常挂于神龛旁。两种祭坛皆供有写着坛神身份的坛牌,以及竹编坛枪。

篼篼坛(图片来源:《巴蜀坛神新探》)

祭祀坛神被称为“庆坛”,遵循“一年一庆”或“三年两头庆”的原则。庆坛还有“小庆”“大庆”之分,小庆时祭祀活动仅举行一天一夜,大庆则为三天三夜。庆坛仪式通常在坛主家中的堂屋举行,但若坛神设立在街边路旁,或被弃置在荒郊,除某些必要的法事,通常都在寺观庙宇里举行。

据史料记载,祭坛平时禁止儿童、鸡犬践踏,逢年过节,人们祭祀坛神时,要在祭坛前烧香化纸、献祭牲口,部分地区还有割额滴血等神秘仪式。遇有灾疾瘟疫,或为求吉利,人们会邀请端公(四川民间称巫师为“端公”)到家中跳坛,请坛神驱鬼除病。有些巨富之家,每逢喜事或获得丰收后,还会请戏班子表演川剧折子戏,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以酬谢坛神保佑。

清末,成都祭祀坛神习俗盛行,但大多仅有傩祭的表演形式,而无其本质。傅崇矩《成都通览》载:“年终必贺一次,亲族及近邻均送鞭炮香烛,主人每每借以招摇,聚众拈香,多出于此,距省之一百里之简州,其汛署有此神。汛官按年必祭一次,款待乡绅,借以收受财礼。”可见祭祀坛神仪式已有名无实,往往成为地方官绅敛财的工具。

民国以后,四川地区的坛神信仰逐渐消失,坛神巷中庙宇也被拆毁。如今的坛神巷已与其他小巷无异,几座居民楼安静地伫立在道路两旁,仅剩地名延续着百年前坛神的神秘故事。

【参考资料】

1.《清代四川坛神信仰源流考》,作者:林移刚;

2.《巴蜀坛神新探》,作者:王侃;

3.《武侯区民俗志》,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