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无己、无功、无名”汇于伟大之人

2020-09-13

庄周《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表示疑问:"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逍遥游似乎讲述了人们无法做到的事情!

确实,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做的到逍遥游里的无拘无束。

或许

无己的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无功的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的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

才是人们在靠近逍遥路上的绊脚石。

论陶渊明的一生,似乎逍遥而又不逍遥!

从七个方面论述伟大的诗人陶渊明…


名字

陶渊明是名门之后,其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位极人臣,“珍宝奇货富于天府。”可惜富不过三代,陶渊明只能叹自己缘薄了。如果非要说祖上给他留下点什么的话,那就只有一笔叫“苦难”的财富。

中国人起名多讲究来处,寓意深刻,彰显文化底蕴。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起名要高雅,喜欢以“之”命名,如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科学家祖冲之。而陶渊明的父亲虽然名不经传,但还是颇有学养的。鉴于家族的没落。时局动荡,他由《诗经》中的一句话“鱼在于渚,或潜在渊”想到儿子,希望他能像深渊之鱼那样,在乱世之中保全自我,好让陶家香火不断。于是,给儿子起名潜,字渊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创造的“渊明”,会反复出现在后世文人的诗词里。

有了父爱的呵护,陶渊明谈过了七岁那年江南大旱所带来的饥荒,而父亲却撇下他们永远地走了。这使原本就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陶渊明开始下地,干起农活。不过他在这方面的悟性似乎不高,以至于几十年后,还只停留在“草盛豆苗稀”的水平上。

失去父亲,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精神却很自由。陶渊明没有同胞兄弟,从小就很孤单,与诗书为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感动着他的心灵?农闲时,一张古琴迎门而置,悠扬的琴声和着林业与风的私语,还有春鸟的欢啼。有琴心亦有剑胆。唐代李白曾在暗夜里抚剑长啸,“雄心日千里”,而贾岛则“十年磨一剑”。相比较,陶渊明则不逊色,相信在他家长庐山的瀑布下,我们一定可以抓拍到他练剑的英姿。虽然没有“七剑”里天瀑剑法那么灵巧迅捷,但侠骨一定少不了。“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当时陶渊明真的曾“抚剑独行游”,想来那只是少年意气而已!


闲情

毛利人的少年必须经受住三名成年男子的挑战,秘鲁的少年必须跳过一座悬崖,墨西哥的少年必须负巨石泅渡海峡,以证明他们的成年。而陶渊明的成年礼则是在战争阴云的笼罩下完成的,他必定不止一次在心底默念曹植的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公元383年8月,前秦苻坚发兵87万南下,投鞭断流,那绝对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东晋宰相谢安一战成名,史书上却不见他排兵布阵的计策,只记得捷报传来,他对下围棋的客人说了句“小儿辈逐破贼”,神情淡定,那口气就跟今天我们看乒乓球比赛中国赢了一样。其实他内心何尝不捏着一把汗,何尝不欣喜若狂,以致跨门槛时踩断木屐的后跟都没有发觉。天佑东晋,谢氏一门四公,激励着陶渊明渴望像他们那样澄清天下,为祖先争口气。

“海阔任驰骋,天高任飞翔”,但是在那个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的时代,陶渊明纵然豪情似火,也冲不破门第的限制。金色的梦很快就在窘迫生活的磨砺下,化作一声叹息。

18岁是雨季,青春的懵懂,带来了爱与哀愁。对陶渊明来说,那是一次荡气回肠的恋情。“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这大胆泼辣的自白即便是今天人们也羞于启齿。恐怕只有在民歌里才能找到类似的表达“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但这都远远不如陶渊明写的生动细腻、率真自然!

中国人在情感上的倾诉上,向来喜欢含蓄,心里怪你,不直接说,偏要说“花红易衰如郎意,流水无限似侬愁”:明明是自己相思却要借“红豆”来说事,七八十年代,男的向女的求婚,憨厚的说一句“我愿意给你挑一辈子水”,而女的如果愿意则不知可否或低头浅浅一笑,或来一句“你真傻!”现代社会传情达意越来越简捷,大拇指互动就可以了,而在古代写情书是很庄严的,非要“云笔”和“天样纸”才行。像这样敢将俗世儿女长情赤裸裸倾吐于笔端,陶渊明也算是异数了。

但陶家毕竟没落了,没有宝马雕车,更没有深宅大院,“没有梧桐树,难招来金凤凰”。

失恋的伤痕没有人能够藏的住,陶渊明自然也不例外,寂寞占据了每个夜晚,一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入仕

生命如流水,失恋不过是一处行程而已。惊天动地寻死觅活,只会灼痛自己,伤害别人,同时也毁坏了因朦胧而生的美意。当陶渊明最渴望与之携手的人另有怀抱时,他也早就抗上了沉沉的责任。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让陶渊明更加感受到生活的严峻,懂得了生命的重量。27岁有了第一个儿子,29岁有了第二个儿子,“亲家老贫”,他只好在叔叔的举荐下到江州担任祭酒。当时国学所收的学生都是公卿子弟,学习不过是为了升官镀金。他们大多顽劣,曾经“因风放火,焚房百余间”。

陶渊明所担任的祭酒,虽无实权但职位比较高,出门还有专车。不过他向来不喜欢官场的繁文缛节,再加上顶头上司是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这个金粉大少爷既没有本事又迷信邪教,少不了对他呼来喝去,结果使陶渊明不堪吏职,撂挑子回家了。

没有过多久,州里又征召陶渊明担任主簙,这是个地位高有实权的官职,比祭酒强多了,但还是被回绝。乡野百姓的快乐全都蕴藏在“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之中。

陶渊明30岁时,又有了双胞胎,结果妻子积劳成疾,撒手而去。他没有像唐代元稹那样一首接一首地写悼亡诗,在道德上美化自己。毕竟四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就够他手忙脚乱了。就算是深夜躺下,那此起彼伏的蹄声也会把他写诗的情绪惊散。

于是,陶渊明决定续弦。这也怪不得他寡情薄意。此时,满腹经纶派上用场。当地有位隐士很欣赏陶渊明,在陶渊明求婚时,便满口答应讲女儿许配给他。

翟氏出身诗书之家,知书达理,安贫守勤,对陶渊明体贴有加,更难得对前妻的儿子也视如己出。农忙时,夫妻二人一起耕田。农作的艰辛在温情中被化解的一干二净。

也许“那是天总是很蓝”可幸福的日子还是过得很快。一到秋收季节,官吏来征税,这一年下来全是白忙乎了。眼见孩子缺衣少食,母亲无法颐养天年,陶渊明就心如刀绞。“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自己已经30多岁了,再这么下去,真就一事无成了!


奔波

公元396年,陶渊明续弦,而倒霉的孝武帝驾崩,只有35岁。他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美色,成天搂着宾妃欢饮不断。深秋霜重,多喝几杯,醉了,便跟宠妃张贵人开玩笑说“爱妃,你都快30了,按常理该到被废黜的时候了,我更喜欢那些年轻美貌的妇人呵!”说完,便躺在软榻之上,醉入美梦。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张贵人信以为真,一咬牙,一跺脚,一心狠,指挥贴身侍女,搬来数床棉被,三下五除二,把睡梦中的孝武帝活活给捂死了。这个在位期间属下英杰曾取得16国、南北朝期间南北战争中最大胜利的君王,竟因为一句玩笑话被自己的爱妃活活弄死。这个玩笑开大了。相比之下,陶渊明的妻子翟氏,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

政治棋局因皇帝的驾崩而需要重新布置,新旧势力需要重新洗牌。这时,桓玄在荆州、江州一带,招揽人才。陶渊明便借此机会,到桓玄的幕府作了一个下级官吏。很快,他便接受了一次出使京城的差事。当时东晋已陷入战乱,贼人孙恩借“五斗米道”,鼓动乱民,兴风作浪已一年有余。就在陶渊明进京途中,孙恩带兵出浃口,入余姚,破上虞,一下子就打到山阴以北三十多里的地方。而在会稽坐镇的是谢安的儿子谢琰,他根本不把孙恩放在心上,天天诗酒狂欢。淝水之战,这位美男子曾亲自率8000精兵,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冲锋陷阵,与堂兄谢玄并肩作战,轻取大功。被封为望蔡公。但是,到任会稽后,却无绥抚之能,不修武备。府中将帅纷纷劝谏,要他提防孙恩。谢琰不听,大言道:“苻坚百万,尚送死淮南。孙恩残贼遁海,何敢再来。其能果真再来,正是天杀国贼,令其速死!”谢琰的轻敌换来的是孙恩军队的迅速推进。一天谢琰正吃午饭,听说贼军来袭,推食而起,大言道:“先灭此寇而后食也!”于是,这位谢公子跨马而出,挥兵赴敌,摧锋陷阵,一时间还真杀了不少贼兵。但由于士兵在河塘之间窄路行军,鱼贯而前,这样一来,正好被两边的孙恩水军当作肉靶,晋军接连应弦倒毙,一片狼籍。混乱之下,谢琰指挥不利,晋军大败逃跑途中,崇信“五斗米道的邪教信徒、谢琰帐下都督张猛露出狰狞面目,从背后袭击谢琰,杀掉了这位美男子将军及其两个儿子。好运不会再至。谢琰父子在淝水大战借天时地利人和,轻易大获全胜。至此,再无谈笑灭敌的时机,终于失掉俊美的好头颅

陶渊明一路栉风沐雨,跌跌撞撞,总算到了京城,完成任务,顺长江回荆州复命时,途经浔阳,顺便回了趟家。想到外面世界的厮杀,以及做幕僚的奔波,他不禁又念起园林的好来。这让他多少有些茫然,何去何从,在寻觅中心也倦了向上司禀明情况,回家守丧去了公元401年的冬天,刚下过一场雪。陶渊明接到了母亲去世的噩耗。他满怀悲情地回家守丧去了。



归隐

黑纱、白幛、黄纸钱,送走了逝者哀乐、痛苦声还没有完全散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哀悼与其说是面向死者,不如说是面向生者。它通过对死亡悲剧性的反复渲染来警示活着的人:千万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啊!陶渊明似乎早就意识这一点,所以他很快便从丧母的悲痛中缓解过来

公元403年,春耕过后,迎来初夏的清闲,陶渊明喜欢在柳荫下纳凉,南风吹来,撩动着他的衣衫。读读书,弹弹琴,喝上几口春秫酿的酒。稚子在一旁嬉闹,“学语未成音”。这人间的清欢,最值得回味。

只可惜没有过多久,从小白痴的晋安帝被桓玄贬为平固王,赶到浔阳。时局的变化打破了陶渊明闲静的生活。陶侃的勋业一度超过王导,并成为谢安的偶像。尼采说,一个歌德使千万个德国青年黯然失色。面对这样的先祖,陶渊明的自卑与优越感常常纠缠在一起。他只能通过不断出仕来平衡自己。这次晋安帝落难到了他的家乡,陶渊明不可能再安守田园。他积极奔走,为兴复晋室,竭尽全力。遗憾的是,陶渊明总是不能带眼识人,做桓玄幕僚在先当刘裕参军在后,结果这两个上司都是篡晋的野心家。

陶渊明自幼就体弱多病,承受不了旅宦的颠沛之苦,再加上世道不好,于是他又打算辞官;但考虑到生计问题,只好硬着头皮暂时做个地方官,“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好在他叔叔已官居太常卿,能帮上忙。就这样,陶渊明被安排到离家百里的彭泽当县令去了。

当县令有公田三百亩,陶渊明本打算全种上粘稻来酿酒,后来在妻子的坚持下,才分出五十亩来种稻。然而皇家饭好吃不好消化。唐代高适就曾发牢骚说:“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就在陶渊明当父母官80多天的时候,他先前所种的稻还没有收获,正赶上郡里都邮来视察。凡是上级派下来巡查的,大多都有官威,不是喜欢讲排场,就是喜欢勒索。当年刘备作县尉时,就嫌都邮摆架子而把人家捆起来,打了二百军棍。

这次都邮来,按规定陶渊明要穿戴整齐的官服带领属下去迎接;但他向来讨厌官场礼节,再加上同父异母的妹妹刚过世,哪有什么闲情去伺候官老爷,于是愤愤地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只是一句感叹的话而已,陶渊明自己都想不到它能流传久远,甚至连傲视一切的李白都要在诗句里引用来明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陶渊明说到底是个富于诗人气质的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作出的心灵反映、行为反映的强度大,感情变化的频率高、幅度大持续性弱、变易性强,行为范式与心灵范式较少被理性制约而往往直接受感情控制,待人处世少韬略城府而惯于坦率质直。这种人当然不适合做官。明代的海瑞,三十七岁中举,四十一岁才分配到福建做教谕,相当于县教委主任,正八品小官,比陶渊明还低一级。有一次,他的直接领导、延平府视察工作,在玄学官接见了学官。在海瑞带领下两名副手进入大厅,一见视学,就一左一右急趋上前,叩头拜见海瑞在二人甲间而不跪,只拱了拱手。视学先是惊讶,继而羞怒,冷笑一声,对两旁随从说:“哟,你们看这三个人,倒是个山字笔架!”两跪,夹一站,可不是活脱脱一副山字笔架的模样。视学觉得海瑞有意轻慢自己,拂袖而去海瑞认为视学缺乏正气,不严格遵守帝国规定。开国之时,国家就规定学官在学校见上官,拜而不跪,以体现师道尊严。百年之后,士风日坏,学官们为了讨好上级,无所不为,跪迎上官早已相习成风。所以,海瑞的这一站就站得惊世骇俗。一下子,“海笔架”的名声在官场上就传开了。海瑞跟陶渊明一样是不折腰,但他把不折腰落到了实处,还因此获得意外升迁。陶渊明面子薄,自然不会跟上司硬来,只能是挂冠而去。



安顿

“有人漏夜赶考场,有人风雪归故里。在黑暗而混乱的时代,“归故里这种选择,正代表着一种在异化现实中追求自由解放的力量,它以出世和退避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纯棉裹铁”的力量,使得中国统治者试图将天下读书人网罗的野心永远只能是痴心妄想。

陶渊明皈依田园山林,决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生存状态的选择,一种心灵渴望的结果,像一尾鱼游入一泓清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的选择是对官场经过彻底检讨,感到绝望后,以绝对的手段,在自然的怀抱中求得新生。于是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自食其力,“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见了老农也是“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后世有很多文人也吟唱田园,抒写田园,但只是为了寄托仕途蹭蹬、壮志难酬而已。田园再秀美,大地再丰腴,他们也不会真心去观察和享受。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都在竖起耳朵谛听来自京城的马蹄声,是否能为他们传来复职或升迁的佳音。唐代的孟浩然“风流天下闻”,他在鹿门山隐居到40岁,见朝廷还不来征召,就失去耐心,不甘再与山水渔樵为伍,更不想老死于茅舍之中,索性打点行装,前往长安寻找机会。而陶渊明却是真正把自己与田园的生命血肉紧紧相连,去捕捉那个生命世界里一切细微的变化,“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家还是那样平淡那样温暖,轻烟袅袅从墟里升起,鸡鸣、狗吠都充满诗意。一场场风雨过后,是清晨的鸟鸣和一树树的花开。就这样,陶渊明度过了他后半生中最愉快的一年。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实际上人生比戏更复杂,更莫测,更具有偶然性。如此说法相信陶渊明一定会认同,然而在这认同背后,自有他一番难言的苦涩。

公元408年,六月的一天,骄阳似火。陶渊明的八九间草屋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一家人却只能躲到船上去避风雨。陶渊明一面耕作,一面重建家园,丝毫没有改变他隐居的念头。


余年

田园之外的争权夺利,陶渊明眼不见心不烦。偶有闲暇,就跟道士陆修敬去庐山拜会那的高僧慧远。慧远是山西楼烦人,从小就博通六艺,对老、庄尤为精通。三个老男人常常围坐在一起,风声、钟声、松声,伴随着缥缈的梵唱,一一都成了他们谈玄论道的背景音乐。慧远历来送客不过门前虎溪有一次言谈忘情竟送过虎溪数目少了结案后山的老虎看的不习惯了,就吼叫起来。三个人去意而笑。后来有人根据这个情景作了《三笑图》,苏东坡还有诗赞之。

斗转星移,一个又一个黎明变成黑沉沉的夜色。陶渊明老了,随皮囊一起老去的,还有那旧日的时光。在五十岁那年陶渊明大病一场,怕是抗不住了他把五个儿子唤到床边,用笔墨颤抖地写下《与子俨等疏》他说:“夫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儿子们自幼跟他受苦,为此,他表示了深深地愧

儿子们为父亲的愧和教诲所感动,悲痛之余,决心要尽全力给他治病。也许真的是“孝感天地”,陶渊明在儿子地悉心照料下,竟奇迹般活了下来,同时也欠下很多外债。他开始通过教授学生,讲习诗文来补贴家用,当然这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日子依然过得很苦,“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无数个寒夜,他醒来,怔怔然坐着,看到妻子在梦里冻得瑟瑟发抖,他心底的千丝万绪一定会纠缠在一起。在冷冷的月光下,他越发感觉到只有泪水才是温热的。“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若干年后,杜甫的境况似乎比陶渊明还要差。

公元426年,改朝换代已经六载。江州大旱,又遇蝗灾。陶渊明一家陈粮吃完,眼瞅着就要断炊了。新任刺史檀道济来拜望他,送来米肉,但被拒收。檀道济是南朝名将,他在世之日,北魏不敢有饮马长江之志。后来,功高震主,被枉杀。魏军趁机南侵,兵临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宋文帝登石头城北望,甚有忧色,叹道:“若道济在,岂至此!

公元427年,霜霾还不及降临,陶渊明便带着铮铮傲骨,带着忧世怀民之心,在贫病艰危中死去。他在世的最后一年,是生活最困难,也是精神最痛苦的一年。

陶渊明一生的舞台不在官场,而在田园山林。那个世界里,有菊花,有松柏,有榆柳,有南山:他在其中,可以呼啸悲欢,可以“饮少辄醉”,可以清贫如水,可以优游自在。他在其中的吟唱,别有一种刚猛与深情。

光阴易逝 似乎这才是真正伟大的诗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