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瓷鉴定:这样的民窑瓷器你手中有吗?嘉庆青花大揭秘,值得收藏

2020-09-14

嘉靖时期可以算是清王朝走下坡路的开始,非得追溯那么应该是乾隆晚期。这个时期乾隆还是太上皇,所以这个时期嘉庆瓷器的风格基本上与乾隆瓷器是一致的。无论是绘画风格,还是青料方面,甚至使用的纹饰都有乾隆的影子在。乾隆驾崩,到了嘉庆即位之后,因为国力更是大不如前,所以嘉庆皇帝不再像乾隆时期一样向御窑厂派专门的督陶官,而是改由地方监管。为了节省开支,此时御窑厂的规模和瓷器品种数量都大大减少。

因为嘉庆初期是与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的沿袭。所以我们经常将乾隆嘉庆合称为“乾嘉 ”,说明他们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早起嘉庆官窑胎骨比较细腻,胎体洁白,后期才慢慢变得粗糙,而民间烧制的青花瓷更是看起来十分粗糙,因为出现很多大颗粒。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平台参加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壹玖捌,陆陆玖伍,贰叁伍零不成交无任何前期费用嘉庆时期开始已经从星子县采集高岭土,因为乾隆后期开始景德镇的高岭土已经严重缺失,这种土与景德镇的高岭土不同,工匠在烧制之时很难把握其中的配方比例,造成经常出现塌底的情况。

可能是因为闭关锁国真正的开始出现了弊端,导致了当时的一个财力大缩减,瓷器的高昂的成本已经无法再供应很多用料了。而且还因为,嘉庆时期的瓷器依然沿用之前的烧制工艺,没有创新,也没有新的突破,一些成本高的瓷器也不再烧制。所以到了后期,因其制作工艺大大降低,陈设瓷数量也在开始减少,一般都是以日用瓷,粗瓷为主。但是之前的一些精品瓷器在当下的市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如2010年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专场,以RMB 13,440,000成交的清嘉庆青花海水九龙葫芦瓶。

此时还开始大量烧制薄胎碗、盘、杯、碟类,也有些创新造型,如帽筒,官窑烧制的帽筒,一改前朝的圆球形带座冠架,为直筒形,有的还有镂空,此形制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纹饰绘制工细,常见“西湖十景”“庐山十景”“洞庭十景”等,图案层次渐少,整体感较平淡,立体感较差。嘉庆瓷特征发生改变一是因为瓷土的变化,另一则是国力发生衰变,这是最主要的两大原因。这个时期盛行各种堂名款识。瓶撇口,直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颈的两侧对称置螭耳。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云龙纹,辅以如意云头纹、海水纹、圈点纹等边饰。纹饰上最大的区别清后期的龙爪渐呈抓握无力的状态。但要注意与新仿品区别。嘉庆人物一般是单眼皮。脸型消瘦。后期同光时期多不绘眼珠,称为“有眼无珠”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

嘉庆时期,还有一种豆青釉堆粉青花,烧制是先在胎骨上按花纹图案的大致形状施一层白粉。再在白粉上绘以花纹图案,然后施以豆青釉入窑烧制而成,青花下面的白粉起到衬托青花的作用,使青花色料与豆青釉面色调对比明显,同时堆粉青花的花纹凸起,增强了花纹的立体感。这种堆粉青花最早始见于康熙朝,雍正,乾隆时期继续烧制,到了嘉庆、道光时更加盛行,烧制得更为成功。嘉庆时的堆粉青花施粉比较厚,比较白,立体感强。总结起来应该是以下几点:

1.釉胎体洁白,重量偏轻,但欠致密,釉面部分白中泛青,细腻润滑,底部釉层薄的偶见“浪荡釉”,有的器物足根呈尖状。

2.青料使用国国产浙料绘制花纹图案,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嘉庆后期青花色泽开始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而仿制永宣青花铁斑重笔点染较少,多是承袭前朝工写结合的绘画图案。青花淡描逐步多了起来。青花发色整体艳蓝纯正,漂浮刺目,亦有一些闪灰,初期有乾隆青花蓝中略带紫的特点

3.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烧造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相比品种要少的多。

无论鉴定哪个朝代的瓷器,都要根据其细部特征来判定其时代所用的原辅材料和制作工艺、风格特征后再进行综合判定而得出是真品还是仿品,今天三藏暂时先讲一下嘉庆时期的青花瓷器的一些特征,虽然比较浅显的一些知识,不过码字不易,希望藏友能少走一些弯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