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婉约词派的代表,李清照诗词的出现,为诗坛开启新画面

Image 2020-09-14

说到婉约派词人,当然李清照会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说到李清照的诗风,有两个时期的变化,她的诗词由北宋时期的甜蜜,描写自然风光美景,转化为后期的怀念和孤寂伤感之情。一说到李清照的诗词,我们就拿她最有典型的《如梦令》来鉴赏一下。

《如梦令》的第一首来鉴赏,我们在李清照写得这首《如梦令》的时候大概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忆昔词。全诗就只有数几句,但是这几句就包含了李清照的描述大自然的纯静美好的向往的感情,这种感情给人是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看着都有些陶醉自然山水之间。李清照的《如梦令》是根据自己在郊游的一些所感所想而写下来的。

李清照写得这首《如梦令》首句就写到大自然的姹紫嫣红的繁华开放,还有清泉慢慢流淌过石间的画面,这些在李清照眼里都是美的象征。题目中用一个常记就可以知道作者李清照是用浓厚的笔墨描绘平淡的生活,自然,用大自然常见的景物来构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活画面,在这美妙的大自然中,李清照忘记了自己回家的道路,依旧对这美好的自然景物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

李清照写得这首《如梦令》在后半句写到我们在喝酒尽兴的时候才依依不舍的乘着船只返回,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清照来到了开满藕花的花海中,这片花海各位的争奇斗艳,绚丽多彩。藕花的藤条像不想让李清照离开似的,抓住李清照乘坐的船只的桨。一个兴尽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当时看这自然风光正是尽兴的时候,她还不想乘船回去。

后面又来一个动词误入,李清照运用这个动词,可谓行云流畅,没有一点的突兀,反而更加增添了她对此景此物的感情来。可见李清照在用词方面真的是精挑细琢,推敲一二,字字如金,没有一个字词是多余的,给人一种高雅脱俗的意味。我们看到后面,李清照误入了藕花地,他们想要回去,就要挣脱藕花藤的缠绵,所以李清照他们就大力的挣脱藕花藤蔓,拼命的向前渡江去。

李清照他们在船上奋力的划啊划,船桨和水面的触碰划起了一道道水纹来,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惊起了一群正在水面栖息的鸥鹭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句中的两个争渡,就表明了李清照他们非常着急的想从藕花地中挣脱出来,他们的焦虑的心情我们可以在这里体会到。他们的奋力向前划行的声音,惊醒了一群正在海面休息的鸥鹭,它们就飞向了远方。李清照就这样结束了她这次遨游的游记画面,给人感觉欲言又止的,好像李清照并没有把自己的游记之景写得那么的具体,但是似乎到这里又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思。

李清照写得这首《如梦令》的小令,就用短短的一句诗词,描绘几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但是在李清照的笔下,这些平淡无奇的景物,就像被她施了魔法一样,共同构建一副宁静美妙的山水之境,令人无限向往。几个景色和李清照的心境柔和起来,说出了作者李清照年轻时期,也就是前期的美好时光,前期的李清照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诗人。

我们转眼再来看看李清照的另外一首《如梦令》,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我们在这首诗中就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创作情感的截然不同的,有非常大的区别。李清照写得另外这首《如梦令》可以说是李清照的远近闻名的千古名篇。我们先来看看李清照写得另外这首《如梦令》的首句,首句就写到了下雨的场景,交代了时间和环境,但是作者在这场细细簌簌的雨景里,是感伤消愁的感情,没有了她前期的欢快自由的。

作者李清照因为看到如此消极的场景,她不免有些伤怀,她拿起了酒就喝起来,没有细品酒中的醇香,而是只想着酒暖暖身体。这时的季节正是晚春了,用风和雨写出作者李清照的伤感忧愁的情感,没有欢快。中间的部分用海棠花的意象的今天和昨天做对比,李清照以为一夜的风雨过后,海棠花一定会凋谢,而身边的婢女却说海棠还是跟昨天一样,没有变化。这是可以了解到婢女并不知道李清照心中的苦,藏在心里的故事。

后面的问句,正是这个问句使得这首诗称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李清照写得另外这首《如梦令》的最后一个问句,因为作者李清照在借用海棠花,映照自己的心里,在大雨过后的海棠作者认为应该是凋谢的,正如现在的自己一样,是那样的消极伤感,没有半点儿的生机。作者李清照爱惜这海棠花,这种感情当然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也不会理睬的,身边的婢女也没有向李清照那样的感情细腻,对人生和自然都有着深厚的体会和感受。

这首诗就出众在于借花的意象,借问花的事情,来侧面烘托表露作者李清照的爱花惜花之情。也表达了她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