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马中锡《中山狼传》与他的学生康海、李梦阳及杂剧《中山狼》

Image 2020-09-15

“中山狼”一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一般用作形容那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原创者是明代马中锡,收在他的《东田集》中,题为《中山狼传》。“中山狼”得到广为流传,得益于马中锡的学生康海,将老师的作品改编为剧本《中山狼》,搬上了舞台,普及于大众。康海改编老师作品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同为马中锡学生李梦阳。“中山狼”,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贾家二小姐迎春的判词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个词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县。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生平有文名,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曾师从于他。著有《东田集》。

康海(1475-1540)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马中锡与康海、李梦阳是师生关系,均为文学家,在官场上都受到过或多或少的伤害,仕途不顺。这中间巧合的是,老师塑造成型的“中山狼”,竟然在其弟子康海与李梦阳之间上演,这是马中锡老师所万万没想不到的。

康海改编老师《中山狼传》为剧本,就是冲着同学李梦阳的,因为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中山狼》剧本也成了康海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中山狼”也成了李梦阳的代称。由此可见,好作品是应该有真感情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来自于家庭背景,并不全是编造的。康海与李梦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李梦阳(1473-1530)明代官员、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甘肃安化人。明正德年间,李梦阳因得罪了刘瑾而被下狱。狱中的李梦阳感觉到凶多吉少,恐慌中写下“对山救我”的字条,向康海求救。康海不仅是状元出身,而且是史学家、文学家、戏剧家,名气很大,后来还成为了秦腔鼻祖,文学史上与李梦阳同列明代“前七子”之中。

当时,刘瑾正想把康海网罗到自己的势力圈子之中,同时对康海的文才人品也很器重。康海接到李梦阳的求救字条后,当即决定拜谒刘瑾,为李梦阳说情。于是好事一拍即合,刘瑾见康海来拜很高兴,对他为李梦阳说情之事一口应允,第二天就把李梦阳给放了。这事解决的就这么顺利。

但两年后,刘瑾倒台,康海却因解救过李梦阳一事,被人罗列成了康海为刘瑾同党的证据,康海无法辩解,下了狱。相反,李梦阳却因被刘瑾整治过,成了正面人物,升了官,做到江西提学副使,这在朝廷上是能够说得上话的角色。

不知道什么原因,此时的李梦阳也许是官瘾上来了,怕误了前程,从而失去了做人的原则。他不但不顾及救命之恩,还对康海落井下石,说康海是咎由自取。救命情,同学情,在李梦阳的心里一点地位都没有。后来在康海朋友的帮助下,康海仅是罢官了事,但李梦阳的忘恩负义却伤透了他的心,于是康海想起了老师的《中山狼传》,挥笔改编成杂剧《中山狼》,并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康海被削职为民后,曾有人劝他向朝廷申辩其冤,可他断然拒绝。坏事有时也是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康海放歌民间30余年,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康家班社”与“前七子”中的王九思共创“康王腔”,为秦腔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中山狼”却成为了李梦阳的代称,为人所唾弃。(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