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背后的诗风流向

2020-09-15

“引”和“歌”、“行”一样,是乐曲歌词。“引”的原意是拉伸,召来,所以大概是序曲的意思,就是开篇一段。但是发展到后来,因为延伸的意思,也就单独成篇,不仅限于序曲,也有长篇大作。

我们今天来看,这几种体裁的界限是模糊的,但是一般都是用来指古体诗,特别是乐府诗题。这是随着音韵学、诗歌发展而变化的,在吟诵体成熟,格律精化、标题异化之后,再用“引”、“歌”、“行”就显得古里古气,所以后来少用来命名诗作。

实际上中唐的格律化已经很普及,因为前期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将诗的高度推到了一个顶峰,中唐诗人能做的不是跨越,而是在宽度上不断拓宽、在深度上继续深挖,让诗的领域不断细化。

刘禹锡走的是怀古路线以及民间乐词“竹枝词”的开发精炼,所以他的作品中出现“引”、“铭”(陋室铭)等各种返古风格,是时代文化的昌盛和个人艺术创作的寻路。

不过格律既然已经诞生,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古体诗同样也逐渐走向格律化,无非就是吟诵体成为“律古”,而附着音乐,更换词牌名填写演唱的,就成为“词牌”——剩下合规的就是“格律诗”。

刘禹锡的《秋风引》正是这种借格律写古风,这里的“古风”,仅仅是指用了“引”字,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完全符合格律的近体五绝。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里使用“引”,未必不是刘禹锡心中感受万千,就好像我们平时思绪翻江倒海,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就先写个引子,有时间和心情的时候再长篇大论,但是也有可能一回头就忘了,这个引子就成了正文。

这种带有情绪的引子,正富含了五绝“意在言外”,“言尽意不尽”的留白感觉——因为本来就没有表达完,反而显得意蕴悠长,引人遐想。

有些朋友会说,“引”在这里是不是动词,类似于“东风破”,意思是秋风引导我写下这首诗?这个就是有点多想了。

文法古今一理,就像我们今天写标题,会写《跳绳》,或者《我跳绳》,绝对不会写《我跳》一样,文言文并不会因为精炼、简洁就含混不清,让人产生歧义。

至于“东风破”中的“破”,是写词的一种手法,是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形成一种稍有变化的新体式,所以这个“破”实际上也是一种格式名词。

“何处秋风至?”,平仄为“平仄平平仄”,就是首字不论的仄起仄收句。“萧萧送雁群”平仄为“平平仄仄平”,这是典型的“相对”。“朝来入庭树”,“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锦鲤翻波”,和第二句是“相粘”的。“孤客最先闻”,“平仄仄平平”是首字不论的“仄仄仄平平”,和第三句是“相对”的。

整首诗的平仄关系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第三句使用“锦鲤翻波”变格的合律五绝,押平水韵“十二文”部。

用格律写五绝,却用古体诗体裁“引”来命名,正反应了中唐时期诗歌思路大开,个人创作意向不断突围,寻找未来方向的特色。

内容上这个时期的绝句还是走的盛唐字词清新简洁,意蕴盛大悠远的味道——因为绝句短小,这基本上也是所有绝句的特色,好坏只在于思路的绵长能发送多远。

气象绵绵的就是好作品,而言止意尽的就是庸品。

首句“何处秋风至?”,用疑问起句,瞬间就塑造出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茫然感。诗人真的是不知道秋风从哪里来吗?当然不是,是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所以才搞不清楚秋风忽然从何起,从何来。

承句“萧萧送雁群”,继续写秋风景色。不知道哪里来的秋风,落叶萧萧之间,大雁成群结队而至。这里用“送”字将秋风拟人化,构想奇特。

转句“朝来入庭树”,这里仍然没有转,还是在拟人化秋风。绝句的文法重点与律诗稍有不同,可以在第三句,也可以在第四句。相对律诗颈联的关键转位,绝句因为句数少,所以三四句一般是一个整体,肯定要突出和一二句的反差,但是为了意犹未尽地把诗意发射出去,给读者留白,将重点放在最后一句也是常有的事情。

中唐诗坛在韩愈大力倡导的散文入诗的写法改变下,律诗的普遍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颈联不一定转,尾联转折并合回首联也是常事,晚唐李商隐就是代表。

刘禹锡这首五绝,第三句转折不明显,但是和第四句是一体的,改为写诗人的心理感受。第三句承续第二句的诗意,同时为最后一句的情感爆发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基座。

尾句“孤客最先闻”。“闻”到什么?听到“朝来入庭树”,听到萧萧落叶的声音,知道秋风来了,也就知道秋天来了,秋思来了。

读到这一句,不禁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种感觉是一样的吗?并不一样。“鸭先知”是因为鸭子在水中,对温度敏感,是个体的实际感受。而“孤客最先闻”,秋风所至,是大环境,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孤客最先闻”呢?那是因为“孤”这种心理状态和秋风带来的这种萧瑟秋思最容易发生情感契合——这是心理上的先知。

其他的人当然也听到秋风来了,但是因为不孤单、不思乡,所以觉得是正常的季节更替,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孤身在外的游子心中,这一阵秋风勾起了无限的伤感和情思。

所以,实际上并非“孤客最先闻”,而是只有孤客的情感最容易被秋风打动。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好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在写秋风的时候,因为风本身的不可触摸,使用了“雁群”、“萧萧”、“闻”等字词巧妙地从形、声方面进行描画。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这种潜藏在浅白话语中的,常见而又独特的情感涌动,能够恰如其分地击中这一类人群,激发他们的共情,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这就是成功的诗歌作品。

用明白字词,写独特情感,既清新简洁,又意蕴悠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