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智慧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用传统智慧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读后
对受过系统、专业的学术训练,在现代学术分工体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学者来说,做精细、尖端的研究相对容易,把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普及则较难;与同行沟通相对容易,向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沟通则较难;写得深入相对容易,浅出则较难。因为,学术已经形成了它的价值导向、概念体系、研究范式和叙述策略,它沿着自身的逻辑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开拓,已经成了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与一般大众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脱节。这是学术学院化、专业化的代价。
但是,社会需要有学者能够走出学院,做研究成果转化的工作,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成果,使王谢堂前燕,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白居易有诗:“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借用这句,或许可以这样说:人间要有好的学者来供给好的文化产品。
近日读到郦波教授所著的《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丛书,该丛书便很好地回应了上面所提到的期望。
它是学养深厚、研究有成的专家精心思考的结晶,主要面向正需要精神养分来滋润的青少年群体。作者从浩如烟海的文史经典中旁搜远绍、提要钩玄,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智慧,用浅显、精炼的语言,通过各种生动活泼、趣意盎然的故事呈现出来,读起来亲切有味,应有助于青少年认识和汲取纯正的、地道的中华传统智慧。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大讲复兴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智慧。那么,究竟什么是传统智慧?什么是当代需要的传统智慧?什么是当代青少年需要的传统智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经过明确的辨析和反思。否则,已经在历史的灰堆里的种种糟粕、沉渣,将在复兴传统智慧的名义下,被捡起来打扫、包装,重新泛起魅惑人心的亮色。
对此,郦波教授有个总的看法,他的写作目的是“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雅的气质,学会与人相处,获得有价值的人生”。这其实回答了上面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套丛书,是把当今青少年需要的智慧,定义在学习习惯、气质养成、为人处世的范围内,并以这些来成就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按照这个预设的目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确实有经过了千锤百炼、历久弥新的箴言、道理及大量带有示范效应的典型,可供我们的青少年来思索,来琢磨,来淬炼自己。
抱着这一目的,该丛书把内容确定在学习、齐家、处事和为人等四个领域,分别是学习之道、齐家之道、处事之道和为人之道。每个领域,进一步细化为二十多个日常生活里习焉而不察、但又有深意可挖掘的主题,提炼古人在类似情境下处理应对的方式,来为青少年提供启发和借鉴。
如学习之道。
青少年的主要精力就是学习。对“学习”还有必要学习么?当然有。儒家经典《中庸》里有句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没有人每天不吃吃喝喝的,但是极少有人能吃出“味道”来。是的,青少年每天都在学习,同样,极少有人能学出“门道”来,能由衷地体会到学习的真谛。学习成了任务,成了差事,成了有固有节奏的惯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是学习为畏途。郦波教授在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觉得苦,一定是因为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太被动,太不得法了。”如果被动地吃,美味珍馐也索然寡味;惟有主动寻觅,方能“知味”。
从“道”来讲学习,不是提供一种不必费脑筋只须照着做的现成方法;是给予一个角度,一个提点,一个警觉,使读者对自己的状态产生反思,或有豁然开朗、焕然贯通之感。类似于这样有启发的说法,《学习之道》中还有很多,如《教就是一种学》。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当年读研上小课,有任课老师提到,检验是否读懂经典文本的一个标志,是看能不能为别人讲得通;讲通了,就证明读懂了。郦波教授则以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钱穆为例,把教、学一体的道理讲得很通透。最后总结:“教人便是自学。”这话说得很精辟。教人,帮助人学习,对自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美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智慧”。
再如齐家之道。
过去中国人好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即所谓修齐治平的大学问。今天的社会,显然不会让学子把目光放在治国平天下上,这太迂阔了。但齐家的意义还是不容忽视。今天讲齐家,不是治家,而是每个家庭成员,立足于各自的角色,把家庭关系维护好。家庭的和谐,既是国家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身心和谐的一个前提。
对于青少年来讲,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是齐家之道的重要内容。这也就是孝。在传统价值观中,“孝”尤其需要现代转化。郦波教授坚持了这一点,围绕着孝讲到了“父母之爱”、“一切美德的源头”、“物质不能代替温情”等,有助于青少年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孝的意义。更关键的是,郦波教授特别提到“摒弃伪忠、伪善与伪孝”,这为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敲醒了一个警钟。
还有处事之道。
智慧最好的载体,是干练地处事。笔者很多年前读《曾国藩家书》,看到已做到二品大员、相当于省部级干部的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籍守制,把家留在了北京。当时他的长子曾纪泽已经十一二岁了,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恰当、得体地处理人情的能力,关系到人是否能在社会立足;而这种能力,又只有从亲历亲为中,才培养得出来。曾国藩在北京熟人众多,逢年过节等特殊时候,大家必须要互有来往。曾国藩就用家书的形式,谆谆教导、指点曾纪泽,代表他本人去处理相关事务。人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曾纪泽最后成长为晚清最练达机敏的外交家,应该说,与曾国藩从小对他施以人情酬酢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在大学毕业之前,生命的半径基本上就在学校和家庭两个地方,所接触的都是老师、同学、亲戚等熟人,看似活动空间大,其实是被精心保护起来。处事能力,如种子,没有土壤和水分来促其生长,还停留在未开发的状态。诸如沟通、交往、酬应、说服、合作等实际做事的能力不足。显然,行动能力的欠缺,不足以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具体有哪些可供青少年吸纳的处事之道?郦波教授提到了几点。如强调“专注的力量”,“让任务来逼迫自己”,“合作伙伴很重要”,“如何面对坏同学”,“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等。尤值得一提的是“如何面对坏同学”,这个主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的学校存在“校园霸凌”现象,如果不幸遇上,欺凌降临头上,该如何有智慧地应对?这恐怕是很多家长、同学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郦波教授以陈熟美和曾国藩两个名臣为例,讲到了与不厚道者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很值得思索和体会。
此外,还有为人之道。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人格教育,以“做人”为目标,不同于现代社会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所以传统给我们留下了无法枚举的、几乎海量的“为人”智慧。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对于“为人”的意义,应该说中国人都能谙熟于心。不过,这意义可以落实为处世术,心灵鸡汤、成功学等,是它今时的面目;可以是落实为道德,当然也可落实为精神境界。而要在一本小书中对青少年讲《为人之道》,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从我们智慧的海洋里舀多少水出来;二是,从什么意义上讲“为人”。
郦波教授重点讲到了与青少年成长、成熟息息相关的题目,如节制欲望的问题,报复心的问题,从小处立身的问题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导入,引起修身的自觉意识;通过自觉修身,来“为人”。所以,修身的意义绝不是提供“鸡汤”,而是促成人的自我完善。正如郦波教授所说:“修身的终极意义是不放弃每一个人,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老师,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超越自我的限制和束缚。”
最后要说的是这套书的写作形式。每个主题讲完后,有个“沧溟先生如是说”,类似于古代史书后附的论赞;对所讲的主旨做进一步的提炼和归纳,时有近乎格言的精当论说,允为点睛之笔。
大概没人愿意看到自己与人格格不入,都希望到处游刃有余;没人愿意看到自己举止粗鄙,都希望气质优雅;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人生无意义,都希望有高价值。这些,最适合在青少年时代开始熏陶和培养。以往,有家教、有门风等来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少年,但在高速现代化的当今社会,以上都逐渐风流消散。但人对令自己变得更“好”的追求,是不变的;如何令自己“好”起来?幸好,我们还有传统智慧可以吸收。
但对非专业的普通大众来讲,通过这种渠道来获取是个问题。这就回到本文前面提到的一句:要有好的学者来供给好的文化产品。
这也正是这套《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丛书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所在。(作者:肖能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