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到使用刀叉和筷子,中国、欧洲和印度为何选择了不同方式?
世界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用餐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中国人发明的筷子,长短一致,方圆结合,暗合传统文化中的诸般道理。其次是欧美人习惯用的刀叉,一左一右,一切一割,很符合白种人直截了当的性格。
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以手直接抓取食物的,其中以印度人为代表。因为手经常会与很多脏东西接触,其本身也会有憨子,所以在很多亚洲人和欧美人眼中,这种进食方式很不雅也很不卫生,无法理解下甚至编出了很多关于印度人用手吃饭的段子。
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在过去,大家所有人类都曾一度用手直接抓取食物进食,只不过印度人将这种传统保留了下来而已。
欧洲人也曾一度“抓”饭
在欧洲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及以前,欧洲人吃饭也是没什么餐具的,人们将食物用刀大致切割一下,就可以端上桌直接食用了,甚至当时还有一种餐桌礼仪,那就是抓取肉食时,不能用三根以上的手指。
直到十一世纪,意大利某些地区才出现了餐具叉子的雏形。不过欧洲属于典型的基督教文化,尤其是在中世纪,神职人员在社会中掌握着绝对话语权,他们告诉百姓:我们吃的食物是上帝赐予的,因此只有虔诚的用手抓取才可以,如果使用任何介质和工具,都是对上帝的不敬。他们认为用所谓的餐具触碰食物,是对上帝的不敬。
甚至还故意将使用餐具吃饭与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相关联,比如某天某地的一位商人,因在进餐时使用了餐具,便在数日后死去,尽管在我们今人看来,这位商人更可能是死于中毒或瘟疫,但虔诚信仰基督教的百姓,毫不犹豫相信了神职人员的说法:他是遭到了天谴,警告大家不要使用任何工具进餐。
但随着后来十字军东征和蒙古铁骑的西扩,不同文明间除了发生摩擦还产生了很多好的坏的交流,餐具在欧洲进一步被接受,宗教控制力也被不断削弱,从意大利人开始,欧洲人开始逐渐接受叉子作为餐具了。最开始时,西餐中的叉子只有两个齿,和如今的水果叉很类似,但两个齿即使插中了食物(尤其是肉类),也很难固定住,于是后来的人们,逐渐将餐叉改良为带四个,这样插入食物后,基本就可以将食物固定的牢牢得了。
西餐中的刀叉并非同时出现并被使用的,欧洲人再开始使用叉子后,对于餐刀,表现得要更为谨慎。因为拿刀杀一个人要比拿叉子简单得多。所以在中世纪的欧洲,吃饭时餐馆和主人是不会向客人提供刀子的,如果实在需要,客人可以自己带一把用来割肉的小刀。
最初的这种割肉的小刀十分锋利,不仅有锋利的刀刃,还有十分尖锐的刀尖,在手中转一下,似乎和中国古代常见的飞刀有些类似。不知道是不是出现过类似的刺杀事件,后来欧洲人开始普遍将餐刀上的尖端磨掉,并在刀刃附近加装锯齿,成为如今西餐刀叉的模样。
中国人也曾使用刀叉
中国人也不是天生就会使用餐具的,在《礼记》就有这样的记载:
“共饭不泽手。”吕氏注曰:“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有汗泽,人将恶之而难言。”
大意就是说吃饭之前要洗手,不然吃饭时手上出汗,沾染到饭菜上就不好了。此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了餐具。大约在4000年前的时候,中原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和叉子很相近的器物。和欧洲初期一样,这些新出现的餐具都是在上流这会小范围使用的,并未彻底普及。
随着古代中国经济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材的加工也变得更加精细,就如儒家经典《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不论是肉类还是蔬菜,都被加工到可以直接入口食用的程度,这时候直接用筷子夹取就显得更加方便了,于是筷子逐渐取代了曾经使用的刀叉,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用餐工具。
刀叉与筷子
让我们再次回到刀叉的使用节点上,当餐具发展到使用刀叉时,欧洲人和中国人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欧洲人选择将刀叉精细化、多样化,如分出主菜刀叉、鱼刀叉、色拉刀叉等等。而中国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去繁存简,将“大道至简”的传统文化与餐具相融合,发明了筷子。
不得不承认,人类的两种文化在曾经想通的发展轨迹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所以说,从用手抓饭,到使用刀叉,再到使用筷子,其实是饮食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用手抓饭,大家都这么干过,没什么谁瞧不起谁的,只能说中国在饮食文化上走的更为激进些,欧洲人更繁琐些,而印度人更加尊重传统,因此更好的保留了“传统”饮食习惯。
【历史是长度,美食是宽度,我是吃货历史观】
作者:吃货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