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里的秋:古道西风瘦马,白草红叶黄花
文 / 初酿
秋日午后,驱车奔驰于高速路上,抬头是蓝天白云,侧目仍有绿意萦怀。初秋时节,尚未有萧瑟凄凉,但打开车窗,风中带着微微凉意,夹杂着丝丝秋的气息。
秋,亦是文人钟爱的季节,菊香氤氲,黄叶飘摇,离人愁绪,思念情殇,都会在这个季节里晕染。诗词歌赋,在秋风中盛开;散曲小令,亦会在秋风里沉淀出异样的光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描绘秋的经典,字里行间那浓的化不开的悲凉,刹那间就浸满了人的心。夕阳西下,秋风萧瑟,寂寥古道,瘦马上一袭落寞的身影,被夕阳的余晖拉成长长的一线,断肠人漂泊在天涯。
不知道有无人来问候“天凉可添衣”,有无人关心“日晚宿何处”,或许他已习惯了孤独和漂泊。忽然想起一首老歌,“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姜育恒那苍凉的歌声,或许是西风古道上他的心声。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关汉卿的《大德歌·秋》是一种秋思。古道西风上的漂泊游子不知现在在何方,只留下无尽的思念,让远在家中的她落泪神伤。白日里秋蝉聒噪,入夜来蟋蟀长鸣。屋外凄风苦雨,窗前雨打芭蕉的零丁声,敲痛了孤寂的思念;屋内孤灯独照,双眸中扑簌的泪珠,煎熬着难以入睡的心。相思苦,苦相思,在秋风秋雨中更加浓郁。
秋雨连绵,是相思的泪;黄叶渐落,是思乡的情。每逢秋日,思念就如断闸的洪水,蜂拥而至。奈何,无可奈何,只能如听雨的蒋捷,“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贯云石的《寿阳曲·新秋至》是一首秋日送别的离歌。秋日,离别日,悠悠画船,水流残月,都在为离去的人伤怀。彻骨寒凉的秋风,吹不走离别的凄凉,思念从这一刻开始,日渐浓烈,再难断绝。
多少文人都在诉说秋日的离别: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许浑的“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都将秋日的离别渲染的无比冷寂悲凉。自古以来最让人伤心的是别离,更何况又恰逢寂寥萧瑟的清秋。这份离愁别绪,随着秋风悄悄溢满心头,即使那火红的枫叶,湍急的水流,都化不去那份悲愁。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惜春悲秋,自古皆有,然而白朴笔下的秋,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的图画。他的《天净沙·秋》,就托出了一个千山绿水间,白草红叶黄花的五彩金秋。落日残霞满天,一座孤村在落日带余晖下,升起袅袅炊烟。归巢的寒鸦,静立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掠过,在晚霞中留下一点倩影,转瞬不见。秋日的红叶绚丽了人间,白草上几朵黄花,娇俏婀娜,惹人爱怜。
别人眼中萧瑟迟暮的秋,在他的眼中却是彩色的、长情的。天长水阔,日丽风清,孤村寂静的傍晚,有一种说不出的地老天荒,遗世独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幺);雷锋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贯云石的另一篇《小梁州·秋》,是一个意气风发的秋。天高云淡的秋日,雷锋塔上登高眺望,西湖潋滟多姿,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觅食的白鹭,怒放争艳的秋菊,都在静享这份秋光。微风渺渺,桂馥飘香,钱塘江上烟波浩渺,江潮涌荡。天边一弯斜月清凉,两三行新雁无声划过淡幕苍穹,追寻着自己的远方。
秋,是那么宁静清新,却又豪情奔放。像刘禹锡诗中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境由心生,或许是那淡泊一切的心,飘然出尘的情,让他的眼中、心中皆是美好安详。贯云石生于维族贵胄之家,一生两度辞官归隐,皆非迫不得已,而是追寻自我的任性而为。他有自己的梦想,浮名虚利,非他所求,只想浪迹天涯,纵游山水林泉,将一身才情赋予诗词歌赋之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探梅人过溪桥。
张可久眼中的秋,充满了佛心禅意。他的《天净沙·鲁卿庵中》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山水画。秋日山高云淡,他来到友人鲁卿隐居的山斋。苍云片片,秋水迢迢,山上古木萧萧,庭院中青苔隐隐。满山红叶映衬下,山斋是那么渺小,有谁曾经来过,那些高洁之士走过的石桥。
小小山斋中,隐逸着超然物外的雅洁之人,庭院深深,充满了静谧的禅意与安宁,远离世间烦恼,留一方清净于此。佛经云:“得失从缘,心无增减。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人无欲无求,方能享得生活之乐,小小山斋,静雅愉悦。
百人眼中百样秋,无论萧瑟、凄凉,还是明媚、绚丽,都是秋与心的折射。“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白草红叶黄花”的明艳,亦或是“便做陈抟睡不着”的绵绵相思,都是秋赋予人间的美。秋风秋雨,红叶黄花,无声无息地浸入心间,晕染,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