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

2020-09-21

四平调,也称“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是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吸收了评剧、京剧、豫剧等腔调,逐渐完善形成的传统地方戏。四平调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四平调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5月20日,由商丘市申报的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四平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四平调小史

民国以后,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地区著名的花鼓班有三个;“邹家班”“燕家班”和“甄家班”,每班不过七、八人,经常活动在苏北、皖北,鲁南、鲁西及豫东,豫南一带。

1928年,“邹家班”在江苏新浦戏园演出时,女角去掉高跷,男角摘掉花鼓,穿上戏剧服装,摹仿戏剧化装,走出地摊,首次登上舞台。1931年,砀山花鼓艺人在商丘卫星说书场演出时,根据观众建议,共同研究,认为花鼓的四平八稳中有“平调”板式,借四平八稳之意,用花鼓“平调”之称,始定名为“四平调”。1937年,七·七事变后,邹、燕,甄三班在河南太康合为一班演出,取名“三艺社”,后改名为“芒砀剧团”。

由于曲剧当时有弦乐,无打击乐,而花鼓则有打击乐而无弦乐的丝弦件奏效果,影响着花鼓艺人,从而使花鼓艺人产生了增加弦乐的强烈愿望。1946年,“芒砀剧团”在安徽亳县演出时.由邹玉振,燕玉成,张新奎等人出面,聘请了河南省夏邑老三班豫剧弦手杨学智,与乏汉臣等人一起开始对花鼓加弦乐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以花鼓的“平调”为男女唱腔的基础,去糟粕,取精华,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特点,和花鼓的曲调相融合,确定“四平调”为2、1、6、1的唱腔落音格式,并用六楞二胡将腰码下移定弦,称高胡为主弦乐。从此,增加了弦乐伴奏,“花鼓”演变成了“四平调”,使“四平调”这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得以诞生。而后又增加了月琴、三弦、唢呐、笙、笛等乐器,又进一步有了提高。“花鼓”演变成了“四平调”,不但改变了剧种名称,且连演出剧目、表演艺术、舞台设备也都有所改进,服装、道具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应有尽有,唱、念、做、打表演艺术也有了新突破。

1951年商丘市人民剧团,并开始招收青年演员。同年还有山东金乡县、单县、曹县,江苏的丰县、沛县,安徽省的砀山县,后又有河南省范县、长恒县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和业余四平调剧团,共三十多个,呈现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平调这一年轻剧种,在老文艺工作者和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其唱腔音乐逐步丰富、完善、表演技艺和舞台美术等日趋提高。

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百多年来,四平调饱含了民间艺人的心血与智慧,为古黄河两岸方圆数百公里的人民留下了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地方戏曲。

四平调传统剧目

四平调的传统剧目包括《小包公》《小借年》《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小姑贤》等50余出,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砀山四平调剧团又排演了大量现代戏如《焦裕禄》《白毛女》《丰收之后》等。

四平调艺术特色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它是从安徽青阳腔的滚调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京剧传统剧目中除了花脸行当外,其他各行当均有四平调唱腔。四平调唱腔与二黄原板相近,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要用二黄把位伴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