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2020-09-23

  9月22日,儿童剧《听见梦想》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召开媒体见面会,该剧将于十一国庆节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首轮演出15场,并于首演场及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开展公益专场演出,邀请视障人群走进剧场观看演出。

  我国有视障人士1730多万,视障人士的职业普遍为按摩医生或心理咨询、翻译、点钞员、话务员等,只有极少数人从事钢琴调律工作。《听见梦想》是中国儿艺首部关注视障人群的儿童剧,力求为视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少年儿童们创作一部“可以听的舞台剧”,但该剧不仅仅服务视障群体,更希望打通正常人与视障群体间的障碍,把真善美、勇气和力量传递给孩子们。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听见梦想》剧照

  视障人群也应有适合自己的儿童剧

  一架钢琴有200多根弦,8000多个部件,密密麻麻,你能想象视障钢琴调律师如何工作的吗?开盲人按摩室的爸爸,为视障女儿轩轩铺好了一条连家门都不用出的人生路,不料,就在那个即将要报志愿的假期里,轩轩却对钢琴调律动了心,她表现出的听力天赋打破了父女二人平静的生活。然而,这个选择注定了荆棘丛生,也一步步揭开爸爸潜藏心底的秘密和隐痛……在追寻梦想和呵护亲情之间,父女二人陷入了两难抉择,而离去了12年的妈妈,也以全新的样貌闪现在了女儿的想象和逐梦之路上。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听见梦想》剧照

  《听见梦想》为何聚焦视障人群?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俐表示,该剧的创作体现了中国儿艺在艺术上一贯的追求,就是鼓励创作风格、题材、样式的多样化,该剧也体现了中国儿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的社会担当和文化担当,让每一个人包括视障群体都得到艺术的关怀。“当然该剧绝不仅仅服务视障群体,我们想通过该剧打通正常人与视障群体之间的障碍,让彼此看到、听到、懂得对方。” 冯俐说。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上儿童剧’是中国儿艺人的梦想。剧院每年去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公益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当地孩子对儿童剧的倾心与渴望。所以,对于视障少年儿童来说,他们也有享受戏剧的权利,也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儿童剧。”该剧编剧傅玲说。

  该剧导演赵宇表示,《听见梦想》的创作力求真实地反映视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捕捉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走进他们的精神空间,为视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少年儿童们创作一部“可以听的舞台剧”。同时,也让视觉正常的儿童观众们能从这些特殊形象身上感受到真善美,更加懂得亲情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听见梦想》剧照

  深入生活,探寻视障人群的世界

  为了探寻视障人群的世界,《听见梦想》主创团队于6月5日至11日赶赴青岛采风,走进青岛市盲校采访视障钢琴调律师蓝兰等,了解典型人物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和蓝兰交流后,我想明白了很多。视障人群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世界,尤其是听觉在他们的生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耳朵更像是雷达,通过声音的远近,反射来判断空间的大小。剧中的音乐是用来被听的,所以我要保证用到的音乐有理有据,让视障人群能听懂,并能感受戏剧之美。”作曲任安说。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听见梦想》剧照

  通过深入生活采风,导演和作曲还确定在这部剧中贯穿使用手摇铃音乐来推动剧情发展。“为了让视障观众听懂剧情,比如剧里父亲测试女儿听声辨位的钢镚掉地上的声音怎么表现?如果用真实的声音,对视障观众来说则失去了戏剧的想象力。我们选择用手摇铃音乐来表现,9位演员用23个手摇铃形成多声部,塑造出一个手摇铃小乐队,贯穿全剧的手摇铃音乐还作为象征性的使用手法,为推动剧情的发展增添色彩。”任安说。

  主创团队在创作时,还会长时间把眼睛遮住,试图体会那种特殊的感受。在生活中,主创们也会有意识地走近视障群体,与视障人士交流,并被他们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深深打动。

  创新手法,聆听心底深处的声音

  剧中的3个主人公由中国儿艺的9位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扮演,他们共同饰演妈妈、爸爸和轩轩。“我将剧中人物轩轩、父亲、母亲三位主人公的台词与声音、音色进行了分层与并置,从而体现出人物角色性格的多面性、丰富性与立体性。将‘和声化’的处理方式放置在现实空间、虚拟空间、思维空间、心理空间等各个舞台空间内,形成的舞台效果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感官世界,在每一位观众的想象空间形成不同的画面与思考。”赵宇说。

中国儿艺打造可以听的舞台剧《听见梦想》

  《听见梦想》剧照

  9位演员共同完成3个角色,这9位演员舞台上的行为状态就要极具默契,且很自然地融入到整体氛围中,这给形体设计冉胜提出挑战,他说,我在进行形体设计时从“听”以及“触摸”出发展开想象,每一次触摸都要具有美感和画面感,每一次听都有意识在绵延。

  本剧还以游戏感非常强的开场作为引子,引导小观众参与、关注到“戏剧游戏”中来。利用开演前的游戏来结构戏剧开场前的舞台呈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参与到剧情的发展,形成由“过家家”开始的戏剧旅途。游戏里,观众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演员及舞台上的道具来创造多样的场景。“这也是我们创作的一个写照,进入创作时都会有一个思考的阶段,到慢慢找到一点点突破口,然后顺着这个突破口去发展出更多的构思,一直到进入这个创作中。”冉胜说。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视障观众,该剧演出时特设现场解说,视障观众可以通过视障导听设备更好地理解剧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丽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