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副国级,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部长,现代文学巨匠,85岁去世
曾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的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享年85岁。
公开资料显示,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浙江嘉兴桐乡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1919年对于茅盾,也是特别的一年。《新青年》杂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这本杂志的启示,加上李大钊、鲁迅文章的启发,茅盾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五四前后,茅盾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这些译稿被不断发表在杂志和报刊上。1919年底,《学灯》刊发了一篇通讯《沈雁冰致虞裳》,茅盾开始第一次使用沈雁冰这个名字发表文学作品。
1920年,《小说月报》在新思潮的启发之下,开始进行革新。茅盾主持新增了一个栏目——“小说新潮”,开始登载白话小说、新诗、译文和论文。
1921年,由沈雁冰主编、经过全面革新的《小说月报》出版,刊登鲁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的文章,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自此,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成为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
1927年大革命宣告失败。
茅盾说:“我经验了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到幻灭的悲衰,人生的矛盾”。此时的他,陷入了不愿趋附时势又不肯轻易放弃自我追求的两难境地。
思量过后,他下定决心“从文”,开始创作其第一个小说集《蚀》三部曲,在这部小说中,“茅盾”的笔名开始正式走入大家的视野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译文》杂志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第四届、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茅盾一生文学成就斐然,他从1927年开始创作小说,抗战期间,他的作品主要描写抗战过程中人民的生活,其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等。
其中,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1年3月14日,重病中的茅盾将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
1981年3月27日,现代文学巨匠茅盾逝世。他被称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故居坐落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的另一座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后圆寺胡同13号,1984年被北京市政府京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