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高,江湖以远——泉州南音轶事
现代的南音很“民间”,在泉州到处都可以听得到。不少社区还把街坊邻居组织起来成立南音社,自娱自乐。
祖师爷的由来
南音爱好者之间互称“弦友”,弦友们崇拜的祖师爷是孟昶。
孟昶是五代后蜀皇帝,精通音律。后蜀被宋灭后投降宋朝,其妃花蕊夫人也被纳入宫中。孟昶不久即亡,夫人因思念他,画他的画像时常祭祀。宋太祖问所画为何神,夫人答曰祭此神可多子,宋太祖即敕封其为“郎君大仙”。
宋太祖和花蕊夫人
祖师爷的由来另有说法,有的文献说是唐朝的一位宫廷乐师,姓张,和道教中的二郎神还有点牵连,传说是张大仙的儿子被二郎神的天狗所伤。
但弦友们膜拜的都是孟昶,在古代每个南音馆都挂有孟昶画像,农历八月十二祭祀祖师。
传说的孟昶像
传统的“郎君祭”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则,一般是下午五点摆上供品香桌,弦友们围绕郎君画像以“上四管”的形式演奏南音,之后由资深的老弦友主祭。
各南音馆弦友之间的来往也是来者先上香拜过祖师爷后才整弦切磋,称为“拜馆”。
走入皇宫后的排场
据记载,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在泉州灵山伊斯兰教圣墓举行行香仪式时大奏南音,还带了一批泉州的南音乐师上船,祈求航程平安。自此,南音在国外就被尊称为中国“国乐”。
“御前清曲”讲的是南音的一个典故。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泉州人李光地在朝廷为相,他让闽南5位南音妙手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南音,康熙听后很欣赏这种很优美典雅的曲调,赐封他们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并赏黄罗伞。
黄罗伞
此后南音的演奏就更多了一些规矩,演奏乐器的乐师须坐太师椅,在正规场合演奏,舞台边必挂宫灯,置一把绣着“御前清音”的黄罗伞。
“脚踏金狮”说的也是这个故事里的事。在皇宫里当着皇帝的面,琴师们翘起脚弹琵琶拉奚弦有失礼仪。康熙皇帝特赐于他们脚踏皇宫里的木雕小狮子,以防止乐器下滑。
脚踏金狮
至此以后,南音在正规场合的演奏就更加注重礼仪,连乐师的上台就坐都有规矩,一般以洞箫乐师先上,坐左手第一把椅子,之后才是琵琶。
然而在传统中是以琵琶为主,就是当时康熙听完南音,一时高兴把洞箫拿来试了试,回来之后这俩乐器在台上的地位就变了。
洞箫
从此南音在闽南更加流传,不少南音弦友自称“御前清客”。
如果演唱的是大曲目,比如《四时景》《梅花操》,那场面就正规多了,因为南音的主体本来就是唐宋那时的宫廷音乐,尤其是在康熙皇帝盛赞南音以后。
宫灯、黄罗伞、四个人演奏
正规的表演舞台上要挂宫灯,边上立一把黄罗伞。表演者穿着整洁,按顺序上台,表演曲目也要以南嗳为主的曲目《飘飘洒洒》开场和器乐演奏收尾,很讲究礼仪的。
南嗳曲目《飘飘洒洒》开场
民间弦友的较真
南音能够在闽南原滋原味的保存下来,和弦友们忠于传统,对这种传统音乐的虔诚保护不无关系。
南音弦友们之间经常切磋技艺。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曲目,有人曾发现一首散曲中的一个词咬字叫音不准,做了移动,但遭到了弦友们的反对,认为“说得有理,但谁敢动它”。即使到现在他们还坚决保留着一人演唱,四人演奏的这种传统的组合。
南音古曲谱
在演奏中,如果不是主要的琴师,奏完两曲就得下来。泉州这里的说法很有趣,奏一曲就下,会被人笑“没饱腹”就是南音的没学够,只会一曲,其他不会。如果超过两曲还不下,则说你“占家俬”就是抱着乐器不放的意思。
流传在泉州的一个故事
“断弦辞客”说的是清末闽南弦友们之间切磋技艺的故事。同安新汪厝南音社技艺超群,在当时的民间中广有口碑。
那年正月初十,同安鼓锣岩“开闽王”庙会,举办南音演唱会,各地弦友积聚到此“论剑”。庙会结束后同安汪厝南音社技压群雄,精湛的演技令人津津乐道。弦友中有的仰慕,有的不服。一大帮人跟随汪厝南音社回村,有的企盼再度目睹其风采,有的想同台切磋,一比技艺高低。
民国时期的南音戏台
突然来了这么一大帮人马,汪厝村有点招架不住,没法一一招待,但又不能冷落了以艺会友的弦友们。
汪厝南音社擅长拉二弦的郭乙戊急中生智,在村口的大榕树下拉起了南音名曲《记相逢》,此曲的寓意是:弦友相逢,缘分难得,描写的是弦友们之间的深厚友情,意境深远。
但此曲演奏难度大,一般艺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郭乙戊凭自己精湛的二弦技艺,演奏的得心应手,旋律萦绕,如倾如诉,妙音袅袅。
脚踏金狮演奏二弦
演奏至曲目的高潮处,郭乙戊顺势震断琴弦,演奏戛然而止,其技巧洗练而又明快,令众人咋舌,叹为观止,那些想来汪厝一比高低者听罢自忖不如,惭愧而退。郭乙戊起身向各位施礼道:琴弦已断,改天再相逢。
后人有云“半曲南音睹奇技,一根琴弦各西东”!
现在的民间南音
比较“民间”一点的南音社泉州很多,前面说到的“鲤城区泉州南音社”就是其中之一,平时练曲练琴,除非刮风下雨的天气,每晚他们都在古厝边自己搭的舞台上表演,听众大多是附近的街坊邻居或过往行人。他们的经费来源大多是一些老票友来听的时候点个曲目或应邀到外面演出所得。
街边南音社的演出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它典雅优美,情韵深沉,以独具的魅力,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并随着海外侨胞远播到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成为他们世代传唱的乡音。在国际乐坛上,南音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福州南音社到东南亚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