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京剧文化专题展

Image 2020-10-07

梨园清风正气长存,心系家国胸怀天下

“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京剧文化专题展

  回望历史,无数中华儿女在战火硝烟中挺起脊梁,用鲜血和骨肉筑起了钢铁长城。而京剧界也有志一同,面对国难,始终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用行动书写家国大义。爱国、抗日,这是当年京剧界的本质和主流,在“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飞鸿踏雪话梨园”专题展中,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都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京剧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京剧文化专题展

  说到京剧界抗日,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程砚秋先生归隐北京西山。不仅如此,在14年的抗战中,京剧界借助广泛的群众基础,以抗日京剧剧社为阵地,把“舞台”当“炮台”,把“剧目”当“炮弹”,在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中,击碎了日寇的企图。

  1950年至1954年,百万雄师过大江,我志愿军英勇赴朝。北京市京剧界各剧团为抗美援朝组织了多次义演,梅兰芳先生带着剧组举行义演,萧长华、郝寿臣、杨宝森、裘盛戎等众多京剧名家积极出演、参加了赴朝慰问活动、积极购买经济建设公债等,以实际行动支持新中国的建设。展览中特设板块,展示珍贵的实物资料:各剧团(附剧团报表)认购经济建设公债存根(人民币旧币);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天桥万盛、小小、桃园、丹桂四大戏院连台义演戏单等。这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参加赴朝慰问团,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在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艰苦条件下,坚持高质量的演出,完成慰问任务。

“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京剧文化专题展

  展览单元中,大量文献资料还展现了京剧界培养人才,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的往事。建国初期,百业待兴,而梨园界为了培养京剧新生代,有志一同决定搬迁梨园义地,建一所戏曲学校,“为京剧艺术薪火再传留下了宝贵的火种”。北京艺培戏校(北京市戏曲学校前身)就在这众望所及的呼声中进入了筹备。这就是今天北京市戏曲学校的前身,由前梨园公会会长沈玉斌先生和梨园公会领导成员主办。戏曲学校的建立为梨园子弟提供了学习京剧的地方,使京剧艺术后继有人。

  随着历史的进程,为了加深内地与香港地区的相互了解,向香港人民展示新中国戏曲改革的成果,同时增进与内地的交流。1963年春,北京京剧团由北京出发出访香港,此次演出引起了极大轰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演出团阵容强大,团长萨空了、副团长薛恩厚、秘书长萧甲、顾问姜妙香。主演为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马福禄等久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流派。还有在前辈名演员的谆谆教导下逐渐成长起来的青年新秀小王玉蓉、谭元寿、马长礼、李毓芳、杨少春等,他们都能各宗一派。在本次展览中,“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团图册”、“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团照片主要成员合影”是本单元的重点展项,详实的资料让我们可以看到此次文化交流在社会各界引起的轰动与影响。

  心系家国,胸怀天下。在“飞鸿踏雪话梨园”专题展上,那些历经风雨,已经泛黄甚至残破的纸片、那些黑白照片,那些珍贵签名,穿越历史长河,带着我们一起回忆梨园众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它们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见证。(杜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