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之“磔”法,写好这一笔,对一个字增色不小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捺’如崩浪雷奔。”八法中对捺的定义是:“捺笔为磔(zhé),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这句话里有几个要点,一个是“轻落”,一个是“铺豪缓行”,另一个是“收锋含蓄”。“轻落”很好理解,是说起笔时一般笔锋落纸较轻;“铺毫缓行”是指,在笔毫逐渐铺开的过程中,行笔比较缓慢;“收锋重在含蓄”这句话,我们可以反向来理解,那就是捺的收笔很容易不够含蓄,很容易剑拔弩张、锋芒毕露,所以收笔时需要我们精心着意地去处理它。这三个要点可以说,是和我们寻常时候形容捺的一波三折是相对应的。因为捺是方向朝右下方的笔画,所以说它一般情况下离我们的手腕是最近的,因而我们也能发现,一般一个字中捺这个笔画会写的比较粗重一些。
“永字八法”中捺被称为“磔”,这个“磔”字比较血腥,因为它最初的意思,既是用来指分裂牲口,分裂牛、羊等动物用来祭神,也指的是一种酷刑,是将身体肢解的一种刑罚。另外磔还有张开的意思,类似于农村过年时晒腊货时候的做法,比如要晒一只腊鸡,把鸡剖开以后,撒上盐,在鸡的胸腔中间横着架一根筷子,这样即便鸡肉被风干了,鸡的身体也会呈张开的扁平状,这个张开的状态,指的就是磔。如果还是不太清楚,我们再举一个和鸡相关的例子——斗鸡,当两鸡相斗的时候,鸡脖子上的毛会呼啦一下张开,这个毛张开的状态就叫“磔毛”。唐代的韩愈和孟郊都写过《斗鸡联句》,里边就提到过“磔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一下相关的诗句。
那为什么八法中会用这么凶残的磔字来给捺命名呢?想必它们之间一定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或者实际动手观察一下写捺时毛笔的状态。因为一般捺离我们的手腕最近,而且又是朝右下方书写,那么随着书写的行进,越往下写,笔锋的弯曲度以及笔毛的使用率就会越高,笔锋铺的也就越开,可以对比一下,很少有其它笔画能像捺这样,把笔锋的一半或者一大半都铺开在纸面上的,而且毛笔铺开到最大限度的同时,手腕又是最滞涩、最别扭的时刻。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笔锋的状态,捺画从开始起笔到书写到最重,笔锋是从聚锋逐渐到散开的一个过程,也就如同我们把凝聚的笔锋给张开了一样,当然也就好像给笔毛进行了一次撕裂酷刑,当然又因为笔毛是软的、是有弹性的,所以它还会回归原状,所以才会有了下一步的聚锋收笔,不然的话毛笔就真的被我们给毁掉了。通过这个磔字,我们知道,它主要关注的是,手向右下方磔笔时笔毛的状态。
捺这个笔画,在楷书中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笔画形态,分别是正捺、平捺和反捺。其中正捺和平捺写法基本相同,只是方向上有所区别,反捺就稍微特殊一点,因为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拉长的点。
最后就着解读捺的这个机会,再简单说一下“揭笔”和“提按”的区别。我们所说的揭笔,是在写露锋收笔的笔画时的一种笔法,它和提笔很容易混淆,但它们又有本质的不同,它们的区别主要就在于笔锋和纸面的关系变化上。比如说捺的收笔,揭笔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定腕,那随着手腕的翻转,笔管和纸面的夹角会自然的越来越小,而同时,笔锋的弯曲度会越来越大,随着揭笔动作的进行,笔锋的曲折点离笔尖也会越来越近,直到最后离开纸面。 在这个过程中,笔锋和纸面的角度,笔锋的弹性,可以说都在持续不断的变化。而且由于笔锋的弯曲度很大,揭笔过程中笔毛的弹性也很大,这就会导致捺的收笔特别有力量。但如果不定腕,主要靠提按来写捺的收笔的话,那在写到最后的捺脚的时候,首先笔管和纸面的关系变化不是太大,再者笔锋和纸面的关系变化也不会太大,它唯一变化的就只是铺在纸面上的笔锋的长度。又因为笔锋和纸面的角度基本不变,所以笔锋和纸面互相之间的作用力也会基本不变,这就会造成笔画在每个部分的受力就特别均匀,基本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笔画的质感就会非常的平淡、单调,也就没有什么神采和韵味可言了。
那这么一对比,在定腕时揭笔状态下写出来的笔画,不仅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也会充满力量感;但是仅靠提按写出来的笔画,相比之下则会单调乏味、了无意趣。所以孰优孰劣,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当然定腕和不定腕的对比,并不仅仅存在于揭笔这一种笔法与提按的对比当中,也不仅在于捺画之中,其它任何笔画,只要是按这两种方法来写,可以说它们都会有如此大的区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