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青铜重器蟠蛇纹镂空鼎

2020-10-09

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青铜文明即为河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运城出土的蟠蛇纹镂空鼎作为国宝青铜重器,在中国铸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学界认定为中国失蜡法铸造的最早物证。

蟠蛇纹镂空鼎,1965年出土于新绛县柳泉村墓地。通高24厘米,口径26.2厘米,现藏山西博物院。它的形制特点:饰两周镂空蟠蛇纹,间以绹索纹分隔,铸造精美,独具风格,是晋式青铜器中的稀有佳作,说明春秋时期晋国的工匠已掌握了失蜡法铸造工艺,是了不起的技术成果与进步。

这件青铜器的出土与春秋晋国的都城有关。在春秋晋国的都城未被认定以前,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长期以来对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所在争议不休。晋国是周成王的弟弟分封之地,起初在曲沃,后来几经迁徙,最后将都城设在新田。而新田的具体位置在哪?其时还待考古研究证明确定。在时任山西省文教厅厅长崔斗辰的不懈努力下,在1952年发现了侯马晋国遗址,并在1957年被确定为晋国最后的都城新田。新绛柳泉村墓地就位于侯马晋国遗址范围内,是当时晋国贵族墓葬。1965年对柳泉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蟠蛇纹镂空鼎横空出世。这件青铜重器的出土让考古专家大为震惊,因为它的形状与普通的三足圆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它的鼎壁上却是有无数的群蛇(蟠蛇)图案,这些图案并不是雕刻上去的,而是镂空的。鼎腹分为内外两层,里面和普通的鼎是一样的,只是外面是镂空的群蛇图案。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篮子装着青铜鼎,近处一看,群蛇栩栩如生,竞相争斗,姿态万千,极为震撼。最后被学界定名为“蟠蛇纹镂空鼎”。蟠蛇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其状如数蛇屈曲盘绕,有的蛇张口露齿。常施于壶、鉴上作为装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纹饰也赋予这件青铜器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此精美且镂空的蟠蛇纹是用我国古代的失蜡法铸造而成。失蜡法铸造,又被称为熔模铸造,与泥范铸造、铁范铸造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传统铸造工艺,是古代铸造科技的杰出成就。具体来讲,失蜡法是指用易熔化的蜡质材料制成铸器物的蜡模。材料多选用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表面形成一层泥壳,然后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后成为铸型壳。再经过烘烤,使蜡液熔化流出,形成型腔。将铜减注入型腔,待冷却凝固后,去除型壳,便得到光洁精密的铸件。

蟠蛇纹镂空鼎的出土,证明了当时的晋国铸造业十分发达。考古发现的侯马铸铜遗址,就是东周时期晋国铸造青铜器作坊的遗址,位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牛村古城南,面积20万平方米。1955年起发掘,遗址内发现居住址、窖穴、水井、道路、陶窑、熔铜炉及铸铜工具、铜锭、铅锭、陶范等,共出土3万余块陶范,其中有1000余块陶范可辨认所铸的器形,万余块陶范雕刻有夔龙、夔凤、云雷、饕餮、人物等纹饰。出土遗物证明,当时这里铸造各种礼器、乐器、工具、兵器、货币、车马器和装饰品。经研究,可知当时铸造青铜器具,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合范、浇铸等道工序;制造工具、兵器、货币等使用单范或合范铸造,礼、乐器则用复合范,且分铸法的运用更加熟练,焊接技术在这一时期也被应用,并掌握了锡焊、铜焊、铅锡合金焊接等技术。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还出现在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片和金银丝的“嵌铜”和“错金银”等工艺,鎏金技术和在器物表面刻画花纹的工艺都已兴起,揭示了东周时期的铸铜技术与工艺水平,推进了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侯马陶范尤为值得一提,它是中国古代铸造科技发达的产物以及物证,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侯马陶范器形和纹饰已经相当丰富,证明当时晋国青铜器的生产已经达到顶峰,使得各种复杂纹饰和器形的青铜器铸造得以实现,侯马陶范当是晋文化的重要符号。而在侯马晋国遗址范围出土的蟠蛇纹镂空鼎,也佐证了春秋时期侯马发达的青铜铸造业。

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谭德睿先生,在多种著作中均介绍了蟠蛇纹镂空鼎,特别在其论著、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组委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合发布的《中国传统铸造图典》一书中称之为“中国失蜡法铸造的最早物证”。

蟠蛇纹镂空鼎,不仅是春秋时期科技成就的经典代表,而且是晋文化的独特符号,更是河东“古中国”元素的恒久人文物证。

胡春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