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判别翡翠好坏的5大标准

2020-10-09

一、“种”。

指的是翡翠矿石的密度和细腻度,密度和细腻度越高,种就越好,反之则种就越差。最好的种是玻璃种,其次是冰种,再次是糯化种,再后还有豆种、马牙种等。也有人把种叫为“底”或“地”。

玻璃种密度和细腻度最高,非常通透,内部少有或者基本没有纹、棉、渣、色等表现,上好的玻璃种如果制成薄件,放在报纸上都可以阅读文字。

冰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之,肉眼看去其外观很像冰块,也较为通透,但远不如玻璃种透。

糯化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于冰种,通透性相对差多了,但视感非常愉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再往后的豆种、马牙种等就没有前三者的美感了,看上去像一块很硬的石头。

通透性既因“种”而变化,也因“水”而变化,故人们常常把“种”和“水”混在一起称为“种水”

其实“种”和“水”是两回事,但这两者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种好的,水头都比较好;水好的,种大多也比较好。不过也有不少例外,如墨翠和蓝水,种非常好,但水头却不好,有的水头很好的翡翠件,却只是一块糯化种。

种与价的关系很密切,种好价高。大小、形态和色彩相同的翡翠件,玻璃种高出冰种3—5倍,冰种高出糯化种2—3倍,糯化种又高出马牙种1—2倍。

二、“水”。

又叫“水头”,指的是翡翠对光的透射性和反射性。透射性和反射性越好,水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与“水”相对应的是“干”,没有什么“水”或者纯粹没有“水”的翡翠,我们就说它“水短”、“水干”或“没水头”。

水最好的翡翠,稍远(在一米左右)望去,就像一个靓丽的玻璃体内装着一滴鲜艳的露珠,用手晃动翡翠件,俨然像露珠在里面滚动。

这种“水”的感觉,估计是光线通过矿石体从不同角度穿射和反射形成的。多种角度光线的反射,就形成一种独特的很美的光环,人们称之为“荧光”

水的层级划分为十级,分别为“十分水”、“九分水”、……直至“两分水”、“一分水”。

“十分水”、“九分水”是绝好的翡翠,如果是玻璃种达到这个水头,那就是“精品”了,手镯往往要过百万,挂件也可能要好几十万元。

如果再加上一点绿色,价值就成倍增长了。要是高绿正阳满色,就是“极品”,价位以百万甚至千万来计算。

“八分水”、“七分水”是水头较好的货件,六分水”、“五分水”、“四分水”为“水头”一般,“三分水”、“二分水”、“一分水”就是水头很短了。

水与价的关系也很密切,水好价昂,但“水级”与价的关系会稍低于“种级”与价的关系,不会像“种”与“价”一样动辄就是3—5倍的变化,但相邻级别之间1—2倍的变化是有的。

三、“色”。

就是翡翠的颜色。

颜色本无贵贱之分,只是个体视角爱好的不同而已。但是由于绿色是翡翠的天然本色,加之人们对绿色的普遍性偏爱,就在翡翠的色系中树立了绿色这样一种“帝王色”的位置。

“红为翡,绿为翠”,真正绿色的翡翠并不是很多,而且价格昂贵。除了绿色以外,其他的颜色地位悬殊不是很大,即使在翡翠件中有时确实有较大的悬殊,往往也是因为具体货件的艺术配置和个体的偏好形成的。

1、翠色。

绿色最贵,比之于无色或其他颜色,价格往往要高出几倍、十几倍到几十倍。通常讲的“一分色,十分价”,说的就是绿色而不包括其他颜色。

“色(指绿色)”的层级划分与“水”一样分为“十分色”、“九分色”一直到“一分色”十个级别。两个相邻级别之间的价位相差达一到数倍。

比如两个其他条件相同的挂件,如果无色的一个价格是1万元,那么有部分绿色的就可能是3—5万元,大部分绿色就可能是8—10万元,如果满色就可能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2、春色(紫罗兰色)。

在十多年前,春色即紫罗兰色并没得到人们青睐,但近些年由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变化,加之春色翡翠比较少,其身价也就高居第二位了。

春色翡翠的价格比无色或其他颜色翡翠价格会高出1—3倍,如果颜色分布很广,并且配置很美,也可能高出3—5倍。

但俗谚又说“十春九枯”,即春色的翡翠往往水头不大好,因此一般的春色翡翠没有特别高的价位。

3、“红色”、“黄色”、“蓝色(蓝水)”等其他颜色。

这些颜色大多会为翡翠增美增价,一般会在1—2倍,有些红色还会更高一些。翡(红和黄)、绿、白或翡、绿、紫三色同体称“福禄寿”,翡、绿、白、紫四色称“福禄寿喜”,较为罕见。

不过这些颜色增加的价格与颜色在翡翠成品件本身中的分布构造、艺术构思、创意设计、工艺技术、颜色配置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还取决于“玉雕师”的功底和艺术创造。通常说的“巧色”和“俏色”就是这个道理。

玉雕师要能够巧夺天工,把翡翠的天然颜色配置于该在的地方。否则,这几种颜色的增值就很难实现,弄得不好还会损害艺术美感而降低翡翠的价值。

4、黑色。

一般而言,黑色是翡翠的排斥色,大多数情况下,货件出现黑色,价格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沉淀在矿石内部的星点状、斑块状的黑色,习惯上称为“脏色”,几乎可以让货件达到“不值钱”的程度。

但如果玉雕师能够巧妙回避,设计在一些动物的恰当的部位,比如把黑色雕刻成动物的毛发或者眼珠,那么就会挽回黑色带来的损失。

四、“净”。

是指翡翠的净度。净度主要有两个指标:

一是密度的均匀度,密度越均匀,净度越高,否则净度就越低。净度低的翡翠,在矿石体中间有棉絮状的点、线或斑块,习惯上通常叫“棉”,其实就是矿石体中间出现了密度低的地方而形成的疏松部位。

二是矿石的纯洁度。纯洁度越高,净度越高;纯洁度越低,净度越低。纯洁度高的翡翠无杂质、黑色或其他严重影响货件美感的怪色

口语中通常用“干净”或“不干净”来表达翡翠的净度。

净度与价格的关系也很紧密,净度越高,价格越高。观察翡翠的净度,往往要在多种光线环境下观察,比如在自然光下观察,在普通灯光下观察,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等,再进行综合分析。

故有“夜间看玉不买玉”的说法。

同时,还要从正面、背面、四侧面等多种角度去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学会观察净度不是说买翡翠都要买完全“干净”的货,而是要了解翡翠的质地和价值,以便确定自己的心理价位。

完全“干净”的货比较少,既然是天然之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瑕疵”,不能说只要见着“瑕疵”就不是好东西。

一件上千万的“极品”都很难说“白璧无瑕”,而是“白璧微瑕”或“瑕不掩瑜”。

如果真是“绝无瑕疵”,除非只是一个戒面或小挂件那么大的东西,不然就要考虑翡翠的真伪了,只有有机玻璃之类的人造物才会“绝无瑕疵”。

观察净度时要注意,有一种“杂质”是增值的,那就是“飘蓝花”。

“飘蓝花”其实也是“杂质”,即翡翠的相对疏松部位加进了“蓝色”,如同云彩在里面漂移一样,具有视角上的愉悦感,与人的审美诉求相一致。

适度合理分布的“蓝花”会使翡翠件变得生动、多彩,增添艺术价值。

如果以有“棉”为前提,那么“飘蓝花”比无色“棉”要高出五成左右的价格,无色“棉”比“脏色”要高出2—3倍甚至更多的价格。

五、“艺”。

指的是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又包括设计的创意、制作的工艺、颜色的配置、瑕疵的回避以及成品的寓意等。

“艺”好就是创意新颖、构思独特、制作细腻、巧色科学、瑕疵处理得当、寓意吉祥或者符合买家的审美情趣。

“艺”其实就是文化,艺好价高,艺差价低。但“艺”在不同质地、不同雕刻内容的翡翠货件里有不同的要求。

高档质地的翡翠,工简为好;低档质地的翡翠,工巧为好;构图复杂的货件,如龙、凤、狮、虎等,工细为好;构图简单的货件,如花瓶、手玩件,工省为好

玉雕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好料不做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材料的所有人还是玉雕师,谁也不忍心把价值连城的高档翡翠弄得刀痕累累。

如果是玻璃种、冰种的材料,或者本来就不需要复杂工艺的货件,你却发现到处都布满玉雕师的“苦心”,那就要考虑原材料的瑕疵问题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