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一代大师,发妻不幸早逝,担心继母虐待孩子,便娶侄女为妻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人间最难留的便是人们那最娇俏的朱颜,还有那树上艳丽的花朵。年华易逝,朱颜易老,每个人都在时间的长河中忙忙碌碌地活着,最渴望的便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丝痕迹,身负荣耀和光辉,不甘于庸碌地死去。
但是却有这样的一个人,拥有着常人无所企及的思想高度,还有学术地位,最终却落得个悲剧收场。他就是这首词的作者,中国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
家传才学
虽说后来王国维追求新的美学,将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还有研究体系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他独树一帜的美学思想体系。但这些成就与他有着深厚的国学知识基础是离不开的。
王国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府,王氏家族百年基业,书香世家,家学深厚,学术氛围渊源,对王国维早期对学术的启蒙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童年还有青年时期都在家人的学问熏陶中度过,尤其是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能在后来的岁试中大放异彩。
1892年,王国维不出意料地中了秀才,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一起被誉为“海宁四大才子”,奠定了他的才学之路。
愿望启蒙
与当时大多数的才子一样,只有高中才子才能实现自己的荣光。
1892年,王国维开始了自己的应试之路,求学之路多坎坷。正如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道,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急于功名并非正事,正赶上甲午战争,大量的西方学术思想,研究文化向中国输入,所以王国维这时接触到了新的文化思想,萌生出了追寻新学的愿望。
即使后来条件的不允许,但他始终没有磨灭掉对新学的期望,关心时事,研读外学,成了他的日常。后期虽然在自己家乡为旁人教学,却仍不得他的心意。
学术斐然
学问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有了上海求学还有日本留学的经历,这让本就对学术极为敏利的王国维,对新学的研究更是上了一层楼。
郭沫若也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芒。”除了编译著作,王国维还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在哲学上,兼英法诸家,又攻西方伦理学,教育学……
就在他研究融会贯通之术的时候,《红楼梦评论》、《静庵诗稿》、《人间词话》横空出世。王国维就像是一颗天上的文曲星,掉落在人间,将各种学问都研究个遍。就像是后来的世人,学习国学,王国维这座大山却是必知一样。
怜爱家庭
单论学术,王国维算是有名的学者,但就是人们以为他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他却有着一段幸福的家庭生活,还对自己的儿孙格外关爱。
或许人事常情是人都有,王国维却在世俗拙见日益曾多的那个年代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1908年,王国维夫人莫氏病故,同年与继室潘氏成婚,让世人大跌眼镜的就是这个继室就是先夫人的侄女,也是是王国维的侄女,这样一来世人更为不齿。
那个时期,人们还可以一夫多妻,但是娶自己的侄女这种操作却还是头一回,不理解,有色眼镜纷至沓来。所有人都怀疑王国维的人品,就连侄女的家人也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国维。
当然王国维是有自己的苦衷的,他与前任妻子留下了儿女,在夫人病故后,不少人给他介绍续弦的妻子,但是他始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后母的阴影下生活。
于是统统拒绝,但是潘氏不一样,她是自己孩子的亲人,哪怕是继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视如己出。
所有人都以为潘氏自己也不会同意的时候,潘氏却点头应下了这门亲事,尚在闺中的潘氏认为,既然王国维对自己的孩子都如此上心,更何况是自己呢。果然后来的潘氏生活幸福。
就像后来的王国维的后世也说过,虽然王国维一生都在研究学问,看起来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大学问家,但是王国维对自己的儿孙却极为宠溺,为了他们还愿意用自己不熟悉的绘画一起玩耍。就是这样一个名誉有,家庭有的大家却终在了一个悲剧里。
文星离世
1927年,6月7日,王国维向自己的同事借了5元钞票,雇了一辆人力车,颐和园驻足片刻后,毅然投湖而逝。
王国维匆匆数载,在国学史上留下了很多让人观瞻的作品,但是他的悲剧去世更是在国学史上留下了一个谜案。哪怕人们找到了先生留下的遗书,也无从可知其中自杀的缘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后世的人纠结这位大家的悲剧由来,总结了许多的理由,可能会造成王国维先生的悲剧。“殉清”,王国维先生是清朝遗老,对溥仪有着知遇之感,在溥仪被逐出京城的时候,先生还与人相约前去投湖,因有人阻拦,此事也就作罢,兴许先生对这件事还有很多的遗憾等等。
年代久了,世人的猜测也就多了起来,很多事情王国维的后人都不愿意提及,但是时人又把它扒了出来。
无论人们怎样的猜测,最先的记录始终是最真实的。王国维先生从不慕名利,勤俭学习,智慧超脱众人,虽是生不逢时,仍是大家思想。
在这个世上留了他的痕迹也算是圆满。就像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成大事者的三大境界,凡人用来比喻爱情,凡尘俗世等等。
大师却在阐释中将凡尘俗世的因果循环和轮回有所洞察,也许先生早就看透了人间的善恶、因果,人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