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外的叶嘉莹:用大半生时间走完返乡之旅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宋宇晟)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正在上映,影片的主角是叶嘉莹。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2分。
很多人知道叶嘉莹,是这两年,她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她毕生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人们称她为先生、“穿裙子的士”。
但很多人或许不了解,这位如今已96岁高龄的老人,用了大半生时间才走完自己的返乡之旅。这,也是这部纪录片要讲的。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片方供图
乱世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23号,紧邻西长安街。这里是叶家的祖宅。只不过,当年叶嘉莹曾祖父购置这处四合院的时候,这家人的姓氏还是叶赫那拉。
姓氏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变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国家内忧外患之时。
很不幸,叶嘉莹出生在了一个乱世。但幸运的是,她的家庭给了她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随即沦陷。她还记得,那段时间一人家陷入困境。“一家人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
也是在那段时间,叶嘉莹的母亲因病去世。刚考入辅仁大学的她一连写下八首《哭母诗》。
她后来说,“我觉得人生中最悲楚的事情,就是当棺材盖盖上,钉子钉下去的时候,从此就与棺内的亲人天人永隔了。”
那一年,叶嘉莹只有17岁。
资料图:叶嘉莹 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飘零
时间来到1948年。
这一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不久在战乱中随丈夫迁居台湾。
可到台湾不久,这个刚组建的家庭就遭遇“白色恐怖”。一连几年,丈夫音信全无。叶嘉莹只好一个人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独自生活。
“我像一支被风吹断的蓬草,离开了故土、遭遇了离乱,跟故乡完全隔绝……”
1952年,丈夫出狱,但再没有工作。一家人靠叶嘉莹教书维持。开始,她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古诗词,后来就有人请她到海外教书。
资料图:叶嘉莹1956年在台北教学。
叶嘉莹说,自己之前从没有出国的念头,这些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事实上,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渡海赴台后,常做“回不去”的梦:梦中回到老家北平的四合院,院子却门窗紧闭,她怎么都进不了门,只能长久地徘徊于门外。
那座四合院于她,是美好的童年、是记忆的安全港、是回不去的故乡。只是她离那里越来越远了。
只是,无论在北京、台湾,还是在国外,她教的一直都是中国的古诗词。
资料图:叶嘉莹2005年在中国海洋大学作报告,王蒙主持。
回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后,叶嘉莹看到了回国的希望。
1974年,在离家二十多年后,叶嘉莹第一次回到北京,回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四合院。她一口气写下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在飞机快要达到北京时,我远远看见一排灯火,我就想:那是不是长安街?因为我老家的后门就正对着西长安街。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流泪。”纪录片中,叶嘉莹说,这就是他们那一辈的思乡之情。
1978年,叶嘉莹申请自费回国教书,此后,她受李霁野邀请来到了南开大学。
21世纪初,诗人席慕容陪叶嘉莹回到了叶赫那拉的源头——位于吉林省的叶赫古城遗址。
当时,遗址附近是成片的玉米地。
席慕容回忆,“叶老师转过头来对我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的一模一样。’”
那一年,叶嘉莹已经快80岁了。
资料图:2014年,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在致答谢词时,叶嘉莹如此坦露心声:“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中新社发 张道正 摄
返乡之旅
10月16日,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诗词诵读暨电影鉴赏会。这里离叶嘉莹出生的地方不远。
当晚的活动中,叶嘉莹也从天津发来一段视频。
她在视频里说,“我其实是老北京了。1924年,我出生在北京。在北京成长、在北京受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还教了很多年书。后来,我到加拿大教书,在报纸上看到中国恢复高考,我就申请自费回国教书,现在已经40多年了。”
2018年,叶嘉莹与陈传兴导演合影。片方供图
活动最后,执导这部纪录片的著名导演、来自台湾的陈传兴,缓缓走上台来。
在他看来,这部电影阐述的就是叶嘉莹先生的返乡之旅,这里的“返乡”既包括回到祖国,也包括血缘上的寻根。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像种子一样随着风吹散到中国各地,落下、生长。虽然现在是秋收的季节,但这些种子等到来年春天发芽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陈传兴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