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宋人风骨:苏轼写文骂太守,太守刻石立碑供人赏读,成就了千古名篇

2020-10-20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一代文豪苏东坡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全才,诗词歌赋,书画散文,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无一不登顶巅峰。《古文观止》中收录了苏轼17篇文章,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前后《赤壁赋》,还有一篇同样精彩绝伦的散文——《凌虚台记》。

《凌虚台记》问世以后,因借古讽今、哲理深刻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岂不知,当年苏轼写《凌虚台记》,完全是“意气之作”,他的本意并非言理,而是骂人。

让苏轼不惜笔墨写文大骂的人名叫陈希亮,宋仁宗时期曾任凤翔太守。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赴任凤翔签判,此时的他刚刚25岁,正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下同。)

(苏东坡剧照)

想当年,苏轼21岁高中进士,子瞻之才,本该取为第一,但主考官欧阳修阅卷时以为写出如此好文的必是他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才错把苏轼取为第二。

初读苏轼文章,欧阳修不禁为之绝倒,大呼:“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而后又特地跑到皇帝面前说,苏轼有宰相之才,将来必是国之栋梁。对于文坛新秀苏轼,欧阳修可谓是极尽溢美之词,屡屡在人前感叹:“三十年后,世人只知道有苏子瞻,再无人知道我欧阳修了。”

北宋文人地位极高,苏轼才冠古今,一夜成名,一路被夸被捧,连文坛泰斗欧阳修尚且不吝赞赏,所以在他二十几岁年纪时,也曾恃才傲物,年少轻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来到了凤翔,成为陈希亮的属下。

(苏东坡画像)

苏轼生性豪放,不拘小节,而太守陈希亮却刚直古板,不苟言笑,二人是典型的脾性不和,所以在日常公事往来中摩擦不断。

苏轼才高,府衙中的吏役崇拜他,便私下里称他为“苏贤良”,陈希亮得知后,当面呵斥制止,让苏轼很没面子。苏轼提交的公文,也经常遭陈希亮涂抹修改,令其重写。一年中秋节,按照惯例大小官员都要到知府厅堂赴宴,苏轼懒于应酬,置之不理,被陈希亮抓住把柄,上书弹劾,结果苏轼被罚铜八斤。

日积月累中,二人的梁子便结下了。在苏轼心中,陈希亮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老顽固,苏轼一心想出了这口恶气,终于,让苏轼等来了这个机会。

嘉佑八年(1063年),太守陈希亮筑凌虚观景台。古人文雅,凡新修亭台楼阁,必写文记之。论文采风流,当世谁堪第一?苏子瞻是也!陈希亮也认可苏轼的才华,于是特地请他写《凌虚台记》。苏轼欣然应允,洋洋洒洒500字,一气呵成。

苏轼借机给陈希亮泼冷水,《凌虚台记》中有“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等言。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古往今来多少雄伟建筑最终都成废墟,何况一个小小的凌虚台?建筑尚且不能长久,人事就更是如此了。如果有人想借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谁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早晚都会有报应的一天。

这甚至不能算是暗讽,简直就是明摆着开骂。连明朝第一才子杨慎读到《凌虚台记》都感叹说:“太难为太守矣。一篇骂太守文字耳。文亦好,亦可感。”

(东坡赏月)

苏轼是过够嘴瘾了,陈希亮看完此文会怎么样呢?《宋史·陈希亮传》记载,他读过苏轼的稿子后,连连点头,赞不绝口,不易一字,吩咐立刻镌刻碑文,立于凌虚台旁,供人赏读。众人不解,陈希亮这才解释道:“吾视苏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

原来,陈希亮与苏轼同样都是四川眉州人,陈苏两家原本是世交,论辈分,陈希亮比苏洵尚且长一辈,所以他一直视苏轼为孙子。之所以处处为难苏轼,是见他年少成名,锋芒太露,怕他以后在官场吃亏,故有意挫挫他的锐气。实际上, 陈希亮对苏轼一直欣赏有加,即便是被苏轼写文讽刺痛骂,也未曾真正放在心上。

若干年后,陈希亮病故,当世第一文豪苏轼特地为其作传, 其中有这样一段:“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长辈),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可见,苏轼最终理解了长者的良苦用心,对自己少不更事时的所作所为表达了悔恨之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后来被贬黄州, 与隐居龙丘的陈慥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两人经常唱和诗文,谈佛论道。而这个陈慥,字季常,正是陈希亮的儿子。

如果说,你对陈慥的名字尚不熟悉,那么,你也一定听说过“河东狮吼”这个典故。没错,陈季常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而这个成语之所以流行于世,正是因为苏轼写了一首诗讽刺好友陈季常怕老婆,诗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笔者读史,深为陈希亮父子与苏轼之间的故事感动,北宋士大夫的美好品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咱俩政见不合,没关系,我照样欣赏你。你骂我,没关系,我把你骂我的文章刻石立碑,传颂于天下。跟老子有仇,没关系,跟儿子继续当朋友。朋友家有悍妻,没关系,我写诗调侃一下。

真正的文豪,无需搜肠刮肚,不屑卖弄文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便是如此,随便发发牢骚,骂骂上司,竟然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