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位艺术圈大咖云集上海研讨:像叶茂中那样去画画,有多可贵?

2020-10-20

10月17日下午,由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主动邀请、亲自策展并且很可能是其“人生唯一一次策展”,“叶茂中画展”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典礼,现场人山人海,花山花海。这也是大众眼中的创意第一人、顶级营销大师、资深收藏家叶茂中的首次大型个展,而这同时也是艺术界的一件盛事,当天上午,“叶茂中画展”开幕研讨会在龙美术馆成功举办,谢晓冬、潘公凯、徐建融、尹光华、方严、周春芽、向京、肖谷、祝君波、汤哲明、丘挺、林海钟、万新华、庞鸥、漆澜、刘金旺、彭莱、万亨、李天扬、张立行等20位著名艺术家、艺术史评论家、策展人出席,从绘画的意义、生命的态度、艺术家的成才、艺术收藏等角度,对展览做了全面解读。

刘益谦:

人生唯一一次,为朋友为兄弟策展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多专家在一起开的研讨会,跟这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一起在为个人的画展坐在一起,同时是第一次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为朋友为兄弟画展做一个策展。我认识叶茂中这么多年,他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生活上除了工作以外绘画以外,他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我说给他办一个画展,他看了我几分钟,他说哥哥你感觉是不是我要死了,实际上不是从这个角度想问题,也不是从这个角度办这个展览,我认为的确这些年在过程中间感受到他的艺术,不但绘画,还有对艺术品的收藏,国内没有几个人可以相比的。墙上挂的基本都是中国近年来拍卖行拍卖的艺术作品,很多的艺术品,他也花了很多钱。

他一边看着墙上的画一边临摹,感觉他特别投入,从美术馆角度来说,美术馆是一个美术空间,也希望通过龙美术馆这样的公共美术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不一样的叶茂中。这是我的初衷,同时也从朋友角度和兄弟情谊角度,我今天帮他办这个展览做策展人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参加研讨会,我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于叶茂中的画展,大家多提一点批评意见,我希望听到更多的专家对他提出的不满,感谢大家。

潘公凯:

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

这个展览我觉得很特别,像刚才刘总说的,他第一次当策展人,他和叶茂中先生这样一个组合,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刚才展厅里走了一遍,我还是挺感动的,我是完全不知道叶茂中先生会画画,看了以后感觉好用功,花了那么大精力画那么多作品,不管临摹也好,临摹后面有一段叫临创,然后写生,这样的一些功夫花下去,是非常感人的,而且也听说他原来身体不太好,我得到的一个感受是这样的一个展览、刘益谦先生和叶茂中先生这样的一个组合和这样的一个作品让我感受到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呢?我们做艺术,我们画画,我们做雕塑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一般说这个比较浅的目的就是我们要当艺术家,或者要美化环境,这是一些具体的目标,而更宏观的目标应该说就是作为人类他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而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首先是吃住行物质生活要上去,而且事业上要获得成功。在物质生活满足了,事业上获得成功以后这样的一个生活情景当中,我们作为一个人,尤其作为一个知识人,我们将进一步地想追求什么?在我看来,这个进一步的追求应该是一种对于社会存在和人的存在的一种反思和重新认识。这种反思和重新认识在本质上,或者在美学上我可以把它说成是一个审美行为,研究来研究去,最后觉在小树林里走一条林中路,而且最终是要享受在这种自由的人生的栖息当中,一种审美境界当中,这个是哲学家们思想家们所最终领悟到的人生的最终的意义。

我觉得今天的这个展览,刘益谦先生和叶茂中先生的组合给我们一个启发,这个展览重点不在于他比如说临摹学习,在绘画技巧上打几分,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态度特别特别重要。我现在非常钦佩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走进了艺术领域,一方面搞收藏,一方面自己也尝试接触艺术,或者是学习艺术,或者探讨艺术,我觉得的一个生活态度就是面向未来的态度,是我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中国人的人生,尤其是中国人当中知识分子,知识人所应该追求和实践的一种态度。

徐建融:

艺术是多元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知道叶老师也是在千竹书院在学习,朋友也算是学生,半师半友,今天我全面认识叶老师。我认为20世纪的中国画有三代,第一代是1930年出生的,清代末年的,这里面大师基本都在这里,房斌也好,张大千也好都是30年的,第二代就是1940年之后到1960年出生的,30到40这段时间可上可下,第二代就是40到60年之间这段时间,你看刘大为也好,王民也好,这一代成就最高了……第三个70年,60到70年也可上可下,可归到第二代可归到第三代,第二代七八十岁,超过这个境界永远不行,第三代可以继续努力,大师在第一代,第二代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当然也很优秀,优秀到顶了,但是境界是达不到的

。第三代不一样了,思想解放了,所以第三代里面又出来了许多人,我看叶老师也是第三代里面的,千竹书院第三代的。

第二代人出了不少,上海有不少,全国也有不少,今天对叶老师有了全面的了解。看到他的画册,要期盼他身体健康,在宋元上可以成就更高。做宋元的很少,不仅仅现在很多第二代是这样的,中国画就是写意画,画在墙壁画也是中国画,中国画也画在卷上,中国画是多元的,我始终强调这个,很多人说潘先生反对中西融合,我说他不反对,中国文化最高潮最繁荣的就是吸收未来文化融合外来文化,我认为艺术上可以走某一元,但是不可以否定其他元,艺术是多元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方老师宋元画的好,大家看到了,所以我是这样看的,艺术上可以坚持自己的路,但是不要否定别人的路,叶老师就是这样的,他没有否定宋元,而且我看叶老师千竹书院层次很高,方老师工正也好,写意也好,彩色也好,水墨也好,都画的很好,画花鸟彩色,有的画山水,还有画花鸟的,都是全面的,山水花鸟人物,写意的,工正的。

尹光华:

他为人简单,为艺术却很丰富

我和叶茂中先生见过一次,但是这一次让我记忆到现在,那是去年12月14日,我那天要去看画,叶茂中知道我那天要来看画,他生了很重的病,但是从医院赶过来看我,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不认识他,那么喜欢画的人来一起看画我很高兴,五张画看了三个小时,他也不断问我一些,我就随便乱讲,临时看画的感受,三个小时了,刘益谦告诉我叶茂中大病,我当时心里突然一惊,我觉得很内疚,为什么我看画忘记时间了,怎么会看这么长时间,一个病人受得了吗,后来我回到家里还是担心,就给刘益谦打了电话,我说今天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叶茂中病了。他说他喜欢听你讲,我心里一直到今天还觉得很内疚,前几天龙美术馆打电话说希望可以参加他的研讨会,我说我一定来,我要给他道歉,还要祝贺他的展览。我仔细看了叶茂中的前言,叶茂中自己写的感恩有画我觉得真的是他的真心话,而且是他要全心写作的最好的体会。

我觉得他虽然有一些画是临摹的,是学习的,但是我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学习的方法,他临傅抱石的很多,因为收藏他的画,对傅抱石崇拜,但是没有像普通的收藏家就停留在收藏,停留在挂在墙上欣赏,或者在文字上,他没有,他临摹傅抱石的画,追求傅抱石的传统的渊源,傅抱石的抱石皴,源头就是王蒙。

因此在他的画里有很多临摹王蒙的画,就是追求傅抱石的源头,这是研究的层面,不再是表面临摹每一个人,其中有一张画我看到有感受,他临摹王蒙的夏山图,王蒙有很难的少数的胶墨画的画,历史上单层用胶墨来画,这个叫临,他可以把那张画用胶墨画,而且画的很滋润,是真的这个领悟性非常高,其他的临摹都很有研究。

还有一个不但利用王蒙的原理,还有学习王蒙的其他的原理。刘益谦说他是一个简单的人,我觉得他是表面的简单,或者对朋友的简单,对生活的简单,但是内心很丰富,他的追求很多,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画画并不是为了卖画,他画了一张满意的画,要卖几万几十万一定心里难受,因为他不需要钱,他有钱,他从单纯的纯粹的爱好,纯粹的向古人致敬,向古人溯源,这个很了不起,这个比一般的画画境界更高一点,当然他还有很多的画寄托他的苦恼,寄托他的各种打击后的心理的压力,但是我想他的画里面他在动笔的时候已经找到了解脱方法。

百欲忘,一百种要求一种种烦恼都忘了,他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我希望他越来越理解艺术对他的重要性,感恩有画,谢谢。

方严:

这些傅抱石的画真的很好

我跟老叶认识实际上我的朋友向我介绍的,朋友是一个收藏家,我们是很多年的朋友,他给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老叶这个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尽管是做营销的,但是还是非常值得交往的,说这个人经常会静下来看看书什么的,我当时觉得很特别,因为一般来说做企业的还可以一个人静下来好好看书的应该是不多的,我觉得他应该是很忙的。

我跟老叶见了一面,当时说实话第一次看他给我印象很吃惊,因为这个类型在我朋友圈里没有,我朋友圈大部分是画画的,要不然是同事,我不喜欢多交往,看到老叶非常震惊,他当时喝了一点酒画了一幅画,当时看到非常吃惊,我当时就马上觉得看到了,我就想这不是潘老师早年画的,气势非常大,无拘无束,在专业角度看不知道讲什么,但是一点不俗专家的图,我马上想这个应该不是普通人,尽管我对他有很多的地方公共语言不熟悉,但是我对他印象很深,最主要是他跟我讲他对画的理解。到后来要走的时候,我说马上要走了,我给你讲一下真正的中国画的理解,我讲了半个小时,他听了很激动,说醍醐灌顶,以后要好好画,我还是不太相信,觉得他没有这么多时间。

今天刘总讲说他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这句话在一开始没有觉得特别简单,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是一个简单的人,不是说跟朋友简单,他说话做什么事情一般来说都是挺直接的,一般不太有什么特别弯弯曲曲的想法,所以这些就造成了他的画很清,很干净,还有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很放松,不受约束,一个干净一个不受约束,这是我对它的画很重要的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其实这是先天具备的,不是后天可学的,美术院校的所有的技法,两三个月全部学会,无论什么人,这都是非常低级的美术的技法,这是跟艺术没有什么相关的,而且我一再说考上美院到研究生不需要天赋,普通人有爱好都是可以完成的,最难得是一个人本身的天赋,本身具备的素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实要画好画最难是两点,第一是临摹,还有一个人本身的自然性,这个是做不到的,多少人都是社会性多多少少做不到,我们看历来古今中外的画家传记,描述他都说简单直接真诚,这是老叶具备的,一开始在我心中老叶是一个做市场的,我多多少少有一些抵触,但是后来了解之后,我觉得老叶是画画的,后来做市场了,我对他的很多印象到后来改变了,我非常崇敬他,特别是后面的写生,其实他的写生按照刚才说的基本美术要求看有很多的缺点,虚实处理怎么样,但是他的画很重要的是天真浪漫很真诚,这是艺术最高层的东西,这是我们后面很多全国所谓的画画教程都不具备的,所以我觉得老叶的画,他对画的理解,我觉得对院校一个教学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启发。

我看了展览,这些傅抱石的画真的很好,全国可以画到这个水平的,总体不超过50个,有时候不要美术画画的人都受到自己即有知识的限制,老叶超过很多艺术家。

周春芽:

他对艺术的虔诚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展览,由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先生亲自策划的。展览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到比较吃惊,我说这个画画的非常好,出乎意料的好,为什么?因为我认识叶茂中先生,我见他的面估计只有一面或者两面,见过他,但是叶茂中先生的名气非常大,他的企业的策划,包括对艺术的收藏,这个是他的两大领域,他有他自己的文化修养或者对艺术的鉴赏,对这两大领域贡献非常大。这个展览大家应该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多人,包括今天的学术研讨会,专家同行以外,来了很多的圈外朋友。

叶先生学过画吗?昨天我看过,他是江苏工艺戏剧学院美术系,我知道舞美的美术系的艺术学院有专业知识,学素材学素描,学整个创作还是很专业的,他的展览的这些画画的技法都是非常专业的。因为他以往的贡献不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不是创作了很多的作品让大家知道,通过这个展览以后大家会知道的。

他的贡献是把他对艺术的修养,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有他自己亲自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尝试。他仿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仿,他灌输了很多的情感,把这些情感和修养这些知识用于他对企业的策划,对于艺术的收藏。

我对叶先生的了解也知道他在收藏这里面,他的贡献在于我觉得他比较早的对收藏的认识,昨天我听说他有徐悲鸿的收藏有50多张,谁可以收藏几十张!而且他比较早的就认识比如吴冠中先生。

叶茂中先生对这两个领域的贡献,他对艺术没有放弃,我第一次看到展览的时候,其实展览有三个部分,一个是早期学画用油画棒的一些色彩包括水彩画的色彩,他对艺术非常有天赋,你现在看他的画非常有意思他用的色彩包括构图,现在看都是非常熟练的,而且非常带有情感。

由于他对艺术大师的收藏,他可能接触的古画,中国传统绘画是非常有研究的,而且他有情感,所以他有一批画是仿这些艺术家的画,这个非常有意思,他画了很多单张的,我觉得这些画不是仅仅是临摹,临摹这张画,他没有把临摹做展览或者商业的用途,叶先生应该不缺钱,他做策划是能赚钱的,所以他画画的时候,可以放松,没有考虑这个画可以卖多少钱,很多艺术家没有办法,他要创作,同时要生存,他有他胆大的一面,但是有他妥协的一面。但是叶茂中先生我感觉他付出了感情。

另外一部分这两年画的,他的写生和他的创作非常有意思,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画,我看到几张静物,那只猫,我希望叶茂中先生如果还有精力,可以更多在创作方面自己放开画,说不定更有意思,他的创作其实有很多的艺术家是缺乏,他心很静,没有什么爱好,这两年我看他去的地方很多,走了很多的有意思的地方,看到很多的风景,他在画的时候他的这种心境,我觉得很多艺术家我们应该去学习他这种对艺术的虔诚和单纯的爱好。

向京:

他可能觉得艺术像一个桃花源

我对于中国画这个层面我是一个绝对百分之百毫无疑问是一个外行,我真的不能从一个所谓的,因为我觉得我不想,你应该可以理解,我不能从中国画这样的大趋势里聊什么,我只能说从一个个人创作者的角度,我确实一直在试图理解看到老叶这些画,试图去理解他在绘画里面的热烈,某种角度讲大家熟知的老叶像大家讲的是一个名人,是一个非常有标签,有高度识别度的一个社会人,他的社会属性肯定会比他的所谓老叶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可能大家看不到,但是艺术这个事特别有意思,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所谓创作工作状态的时候,就是面对的个人,无论前面有多少大师,有多少面对的广大的一个文化体系,面对的一个怎么样的辽阔的山水风景,但是他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是面对这个人的。

有时候我在一个展览里游走行走的时候,我好像在看一个人一样,这可能是我自己一个路径,我会在这样的角度里面去看一些可能对我来说我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这样的一些展览,或者个人的工作,所以我觉得某种角度讲,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包括老叶在内,因为他在这么一个高强度的工作,高强度的动脑子的这样的一个工作里面他,可以如何大的热忱投入到艺术里面,我觉得他可能觉得艺术像一个桃花源,他可以躲在里面画什么东西,但是任何一个人深入到一份工作,尤其深入到你只能自己面对,自己去充分暴露自我,所有的短处你的短板,你的才能的有限性,你个人的甚至个性的有限性,包括你能够见过的那些东西,他其实全部都在你作品中暴露出来了。

肖谷:

他的艺术,有江苏的文化基因

我昨天特地来看了叶茂中的展览,看了以后我觉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之前我听说叶茂中这个人,但是不太理解,尤其不太知道他是一个可以画画的人,他没有这个基础。我昨天看了以后有几个感受特别深。

第一个感受艺术不可教授,在学院学艺术想得到什么东西,或者艺术上的高度是不可能的,我是这样的感受,实际我也是学院出来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艺术来源于天赋,刚才方严在说艺术他说是自然性,叶茂中具有自然性,我觉得除了这个之外,实际上还有我们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我觉得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通过他的天赋可以很好的反应出来,这种基因从哪里来?一个是父母给的,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文化人来说,更多的实际是来自文化历史上的基因,这就是我想起江苏这块土地比较特别的一个地方,江苏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这种独特的位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所谓文化基因,有什么作用,弄清楚这些就认清了江苏的文化底蕴所在。

江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一个文化格局,江南包括江苏,在文化上在经济上是重镇,人杰地灵,出过很多的流派,江苏的这种文学艺术、文艺韵味都是江苏文化的一个特点。

江苏在中国美术史上应该说也是人才很多,这个不多说了,我觉得江苏从人才来说,近代来说出了很多重要的大家,比如说像徐悲鸿、傅抱石、吴冠中等等这些不多说了,但是我觉得江苏文化当中最有意思的一点,很有文化底蕴的一点是讲究神韵气质,神韵我觉得是江苏绘画或者理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主线。有人说笔法浅墨气薄,气韵穷,有一种别样的趣味,这种和唐伯虎提出的无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面之后有很多江苏的重要的艺术家,郑板桥等等,都是这个气韵上做的很好的,所以我说这个是什么目的?我觉得叶茂中之所以可以成为绘画当中,或者一个画家叶茂中,他的成长或者呈现和我刚刚说的历史文化的背景是有关系的,所以促成了叶茂中的绘画的现在的目前的样子。

祝君波:

厚积薄发与博采众长

龙美术馆创立以来不仅重视古代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当代,这一块我印象比较深,因为我认识刘益谦夫妇的时候他们其实对中国古代的收藏非常重视,但是这几年龙美术馆办了很多当代的,包括西方当代的一些展览,给我们很多的学习机会,叶茂中这个画家这个收藏家我不是太了解。我办公室同时说这两天都在宣传,甚至在卖什么饼的店里,饼的包装都是叶茂中的展览宣传,很多年轻人知道,我昨天看到这个展览印象很深刻,我说一下观感。

第一我觉得中国画的基础叫厚积薄发,一定要后积的,我看了叶茂中的画展以后我感觉他是在走一条厚积的路,这个阶段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阶段性的成果,这是对于传统他是花了很多的力气学习,把这个展览呈现给我们,他这个传统的里面既有宋元的画的比较工细的一路的山水,还有像八大山人,这种明清写意的绘画的传统,这两方面都花了力气。

第二个印象我觉得中国画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家,一定是博采众长的,我觉得他的博采在展览中也看到了,他对中国古代很多人的作品都学习临摹,然后近代我们耳熟能详,我看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我看到了傅抱石的影子,我看到了张大千的影子,应该还有看到吴冠中的影子。大家学问好的下午看了以后,可以看到他可能崇拜的心仪的艺术家的作品,他是广博去学习,采集前人的元素。

我昨天知道他特别喜欢收藏,有一些收藏里面的他喜欢的作品,他也不断去学习,所以他走了一条路确实是传统上厚积薄发,博采众长的一条路,这个展览是一个重要的他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这个画家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一个人居然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在社会里都有一个角色,有时候有两个角色已经觉得非常辛苦了,叶画家既是一个职业家,一个策展人,还有一个收藏近现代艺术品的大咖的收藏家,看了以后居然还是一个画家,我觉得他已经达到了阶段性的成果。

汤哲明:

他学傅抱石几乎可以乱真

我可能对这个圈子相对比较了解一点,老叶作为收藏家非常有名,首先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藏家,这一点我觉得晓冬兄在收藏圈子这么多年,刘总不谈了,其实说在这个圈子里是公认的。

我跟他交往是画画,跟他投缘就聊到一起了。 刚刚聊天,大家都惊叹老叶画的好,为什么可以画的好,他有真家伙,有真东西,他事业怎么起步的,大家知道比我多,跟他慢慢了解以后,刚刚大家知道是学美术出身的,后来从事广告,成功以后,大家知道他财力很雄厚,他其实把大量的财力投到艺术品里,他从小喜欢画画,是一个画画的人,跑到另外一个行当,等到事业成功之后搞收藏,圆小时候的梦,因为搞收藏,我们古代学画的那套方法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太容易做到,美术学院也有,不是看古代的真迹,另外向古人学习的一些画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只是部分人。有财力的人可以看到的画,董其昌我记得八大山人看一张董其昌的画,要等半个多月,老叶做收藏家以后,老叶是江苏人,江苏主要就是傅抱石,比傅抱石名气小一点的人学的也是傅抱石。老叶是泰州人,买画就是傅抱石,等于是这样的传统,所以起始就是傅抱石,但是老叶这个人是特别的聪明。一方面自己搞收藏,老叶自己收藏的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这些近代大家,他学傅抱石学的很像,当时我看到很吃惊,你把它全部画出来可以乱真,因为这个就是一般人没有的条件。

我觉得最难得的一点他没有套这个圈圈里,他也是到处寻访,跟人家聊,跟人家探讨,我觉得他学画的路线,他自己是理解的很透很通的,理解的很对,学傅抱石自然而然会去学傅抱石的老师,他先学傅抱石,然后刚刚也讲了,他会面对一个问题,这个他没有跟我交流过,但是我从他画里看到过,他学石涛,明清变成两条线,一个是写意的,一个是相当于西方古典派,相当于学院派,其实讲规范的,讲理念的,老叶学的是十八大类的,最难能就是把这个画过去。

元朝人宋元人变成两条线,老叶最后去学石涛的祖宗,学王蒙,学到那个地方,大家如果参观画展,大家留心看那条线索很清楚,年轻的时候学傅抱石,然后到后面一点学石涛,近年在学王蒙,然后接触徐悲鸿,会下到市场买徐悲鸿的天价画,这个和他学画和理解画的理念完全同步,这点我觉得老叶很不容易,很了不起的地方,不光是一个收藏家,他理解画背后的东西,最后投射到画上面。小时候他有艺术的梦想,但是人一生有时候不是靠自己安排的,如果顺利不会做广告,更想做一个画家,这是他最大的梦想,自己写一篇文章,感恩有画,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画,中国书法。

他自己做展览,他的兄弟,我们龙美术馆的刘益谦先生王薇女士是他们要办的,他自己不想办,他自己身体不好,他有一个艺术家的梦,也有一个绘画的梦,他自己没有说,实际是刘总把他逼上了梁山,包括整个图书策划和展览策划,因为刘总叫我帮他打打下手,我也了解一些情况,我也很感动,老叶这本画册出来,当中为了感谢,为了赶工期是影响展览的,要把时间都空出来,哪天画册印出来我就开展览,是这样的过程,你让我去办要到10月份,这个书不一定出得来,整个过程我既见证了我们是这些年跟老叶也跑的比较近,大家一起聊画,关系比较好,相对了解一点老叶,相对多了解一点刘总和王薇馆长,有这么一个源起,也蛮感动的,我们希望老叶的病可以快点好起来,他去年跟我说好我们一起出去写生,他写生条件好,阵仗很大,想沾他的光,也是这么一个愿望,希望一方面大家能够通过这个展览更多了解,希望他能够早日回归到我们的画画圈子,收藏圈子里来。

丘挺:

他的艺术是“无用”的

谢谢龙美术馆的邀请,今天也是见到了很长时间没有碰到的朋友,前面听到大家的发言,我对叶先生不是了解很多,听说他后来画画的状态我特别感动,刚才向京老师谈到,作为人最核心的,他作为人的一种状态,当生命发生倾斜和他所受的这种挫折,他一直坚守的一个挚爱的东西互相牵制的过程,他说的感恩有画,这样的状态,呈现了一种特别饱满的信心,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丰富。

这个展览大家也谈了很多,这个展览我早上很早就浏览了一下,使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个词,中国画一直有一个纸糙纸的一个历史,尤其明清以来,这种纸糙纸的形成各种渊源流派生态,呈现了中国画非常多样化的呈现,因为它的丰富性,包括题材的延伸都呈现出来了。

叶先生也是传承了这个传统,宋代艺术学他给人呈现了时代的精彩,跟这个关系密切,这里面有很多的动人的收藏故事和互相促进的。叶茂中先生他很重要的一点,他的艺术是无用,就是自己潜怀,自己内心的一个桃花源,中国人每一个人有自己内心的桃花源,全球不管白人黑人有一个内心自己的山水可以向往的,别人不可以见的自由向往的生活,每个人有自己的桃花源。

叶茂中先生我觉得他最本体的还是山水,虽然这个形态我们可以看到纸糙纸所有的其他的名家大师的痕迹,但是我觉得他一点不在乎这个东西,我现在尽量模拟前人大师,尽量形成针对从这个角度做的,这个可能在未来需要一个内化,内化转化的过程,这种内化转化就是极其大的作用,我觉得还是有待实证,不管今天对叶先生的评价有多好,可能还是像他里面写的非常精彩的短句一样,应该一直在路上,仍然在路上,一直要挑战自己,给自己压力,我相信他在自己的艺术的狂热的爱好里面可以获得一个打通的状态。

另外我觉得一切的状态包装也好,来自内心的驱动力就是爱好,我们可以看到他非常狂热的爱好,就像是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像梵高没有这种爱好信念不会往前走,叶先生他的绘画笔墨的呈现可以看到,哪怕连傅抱石这种苍劲的方法和限制,还是林木系这种悠远,都在寻求远的诉求,是对世俗超越性的思考考量,山水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获得一个核心的载体,叶先生他的这些作品如果从一个跳出某一个作品怎么怎么看,这是一个精神诉求的一个点。

另外这个展我看了一下我挺喜欢几张作品,尤其庚子年春天,包括庭院里的盆景,猫这些,我觉得这些很呈现他的一种现在慢慢在寻找自己一个自由表现的状态,这种表现我是期待叶先生多画一点这个东西。

林海钟:

我看到他暗藏的文人画家潜质

这次观看叶茂中的展览,叶先生是一个社会名流,我不知道他会画中国画,之前在各种杂志看到他的宣传,很神秘,直到看到展览,十分朴实的印象,更没有想过是一个痴迷绘画的画师。

我学画40年经历很知道其中的难度,中国画上来就是格调很难,叶茂中先生的画不是他的专业,却远胜当年不少名家极难做到的,他是有天赋的,画是活的,展出的画功不难看到其喜好,画可以打动我内心奔放的一面,有傅抱石的开放有相似之处,同时还有细腻的一面,我想叶茂中有不少傅抱石的画的收藏给人有这样的印象。

我最喜欢烟树苍茫两过客,意境幽深,中国画讲究画如其人,我看到一个其中暗藏文人画家的潜质,假以时日可以脱颖而出。

万新华:

绘画创作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感谢大家,因为叶茂中老师其实我也知道的时间不长,其实讲到最后越来越难,所有的话题都被各位老师讲到了,关于收藏和创作的关系,我也做了功课,也谈到了收藏,以前大家说收藏和鉴定的关系,其实收藏与创作的过程,刚才也谈到了,在叶茂中老师身上特别明显,我们馆收藏了几百张傅抱石的画,我也看到非常亲切,叶茂中的画从来没有看过,但是2015年我跟叶茂中有了精神上的一个碰撞是什么?2015年应该是夏天有一个建筑工地一个模样的人拿了一张画到南京来,这是一个温岭的小伙子,就是一个包工头来看画,他说不相信是真的,跑到南京,不相信我,又找画师,最后找到保利去拍,那个画到哪里去了,应该就是叶茂中拿下了,这幅画我在画册94页看到了。

我看到72页烟树苍茫两过客,这个画特别精彩,就是傅抱石那种朦胧感那种空气感画的特别精准,还有108页的侧撞南山去,把傅抱石的方式都展现无疑,这是他学画的途径,当然叶茂中学画的途径特别多,我们看到他的仿古和收藏有关系,还有后来石涛的荷花,特别好,我主要看画的感受感觉,其实刚才说了,他的学画比较多样,但是后面的路途比较多,也比较漫长,当然欣赏的画我还是强调这一点,其实在我看来,其实绘画创作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其实不要太苛求什么,关注欣赏叶茂中的绘画主要看他的心灵看他的精神,看他本身的那种状态。

庞鸥:

临摹怎么了!

对于叶先生以前也没有什么了解过,最熟悉的就是在南京火车站总是可以看到大幅带有高光的叶先生的剪影。这次看到画展以后感触蛮深的,特别惭愧,我自己也画画,但是特别不勤奋,总是会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别人问我画,没有时间,自己一天工作太疲劳不画,算了。没想到像叶先生这样的大忙人社会名流还这样画画,感到很惭愧。

这次画展感触很深是策展人他们整个策展团队他们的那种独具匠心,这个匠心体现在哪里?就是丝毫没有去掩饰叶先生对于传统中国古代临摹的绘画作品,我自己有一个经历,我自己也画画,有一次办画展拿了一些作品出来,耳朵里面就听到有人说,这张作品是临摹的,那张也是临摹的,似乎在大家印象中间临摹不是中国画创作。

临摹怎么了,你可以把画临摹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临摹在中国画中间特别在明代末期到清朝是我们中国画的主流,我们可以看一下董其昌的画,他就是一个临摹的高手,是一个玩拼图游戏的一个高手,可以把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人任意拿过来进行拼插组装,组装成自己的一幅画,他一直在临摹。所以我们策展团队把叶茂中先生那么多临摹的作品放在画展中给大家看,其实也是充分肯定了叶茂中的临摹作品。前面很多专家提了关于情感,我们临摹作品也不是随便临摹的。当我们看到一张古代的绘画,或者看到一张优秀的作品,我们觉得去临摹的时候,一定是那张作品的某些地方触动我们的心灵,打动我们让我们有这样的激情去临摹它。

我看到叶茂中先生的画,看到大量的临摹作品,看到他可以从这些画中吐露自己的心声,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宣泄和抒发,已经足够了,不要对他有太多的要求,希望可以完成自己绘画的道路,我觉得每一幅画,他走的每一步路,每一幅临摹的作品都是自己心里的流露,或者痕迹的流露,我希望叶先生的世界越来越山高水长,越来越重山叠嶂。

漆澜:

他应该好好地继续创作下去

我觉得叶茂中画画比普通常人有几个度把握的非常好,第一个难度就是心里的难度,因为他是一个在氏族社会在人群里卷入性非常深的人,要可以抽身出来非常平静画画这个难度非常大,因为我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我以前干了18年新闻工作,我辞职第一天把自己反锁在画室里,感觉自己世界塌掉了,逻辑感和与世界的关系感觉不到,像他这种人可以安静坐下来画画太不容易了。

第二个难度,昨天我们很认真看了画展,尤其是早年的作品,可以说才华横溢,有一些作品是1986年的,差不多在18岁左右,上个时代的作品,无论色彩构图还是立意上看他已经是老司机了,画的非常好,这样的一个人后来舍弃画画改从其他的行业,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难度。

因为人有很多的初源的爱好,是上天给的,是最早的缘分,很多画画的人后来改了其他的行业,始终心里有一个疙瘩,这种人像人格分裂一样,即使以后再画画很难找到那种投入的状态,很多人功成名就事业有成他很难进入到画画的愉悦感去。

叶先生的画非常奇怪,有一批在2016年画的,作为他这样一个社会卷入性那么深的人,那个笔墨那么耐看,这个人非常不简单,他的自制力非常强的人。

他是一个收藏家,自己的理解力以及自己的语感表现力是不是可以跟得上也是一个难度,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感觉,我们经常遭受的都是打击,尤其是画画的人搞收藏是很难受的一件事。他面对这么多经典,傅抱石、潘天寿、吴冠中的,我觉得他是蛮坚强的,因此到现在。

另外叶先生的画还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他的色彩非常棒,我其实昨天看展览的时候很认真看了他画的风景,色彩表现很好,尤其海景的几张很耐看,这样的人我和他素未谋面,但是站在他的画面前,我觉得这个人应该说库存量非常大,他的语言非常有力度,在现在应该是时候一个积累,再结果这样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样一个有才华的,这样一个有定力的人,我觉得他应该好好地继续创作下去。

刘金旺:

最感动的是这场展里的情怀和初心

我跟叶先生接触不多,也认识了很久,但是他的名声在外面很早听说过了,因为之前很多的专家也好老师也好他们说了对叶先生作品的一些感想,我在这里想简单说一点,我对这次画展的两个比较感动的地方,第一个感动的地方就我们龙美术馆的创始人刘益谦先生,王薇大姐。刘总说了他前言也写了,我也看了几遍,刚才刘总他开场也说了,老叶是一个简单的人,我觉得刘总他也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写了一篇序,我觉得文字也很简单,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我看了很感动,有一些很华丽但是感动不了人,简单很有胆量,简单可以完全暴露自己,好的地方可以让人感动,这是一点我感动的地方。这次画展和其他的所有的个人画展性格不一样,没有商业性的意味,也没有许多个人的宣传过程,都不一样,这是一个兄弟间的情谊,一点没有利益关系。我们说的通俗一点,也不要说的很高调,纯粹就是一个兄弟的情谊,这一点我很感动。

还有一个感动的地方,我觉得叶茂中先生是这么一个知名的策展人,事业这么成功,我是前两个月才看到,这么系统了解他这么一个艺术,对画画的投入,也是很感动的,因为我们也会在这里工作,也会投个一笔两笔,也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但是我觉得用一个词概括,很勤奋,但是我看了他的介绍之后,他的勤奋还是来源于从少年时期的一种情怀,一种出发点,他对中国画对绘画对艺术的热爱,我觉得这种情怀和初衷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初心不一样,很多的事情初心会改变,我觉得情怀也不会有什么特定的约束,但是这是冥冥之中,始终从少年开始一直伴随到老去,情怀我觉得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我觉得老叶的情怀是对中国绘画的热爱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关于他绘画方面的描述也好认知也好,前面老师说了很多,包括他的价值,我觉得他在绘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传统的认知,在传统的认知和认识的基础上自己写生的一个应用,我还比较佩服他,今年上半年2020年3月份写生的那些东西,我看到他写生,一个是感觉他很勤奋,还有一个我昨天晚上看这个画展,我觉得我想到了一个创新和新的东西,现在很多中国画家老是说创新,自己的作品是创新的,但是我觉得创新这个东西还是大家的理解方法有一点不一样,有一些创新其实就是在笔墨上或者是形式上搞一些新的花样。

还有一个关于绘画方面的,觉得还是要再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很佩服叶茂中这个人,特别是今年在自己身体这种状况下,而且还是这么勤奋,写生,我听到刚才说一天要画很多张,我觉得就是这么一个有情怀的人,对艺术,对自己的绘画,有这么一个追求,有这么一个情怀,可以使他可以这么投入。

彭莱:

他的画有一种非常纯朴的内在美

对于叶茂中先生我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也听说过他是一个很大的收藏家,但是一直到大概一两个月前看到龙美术馆的一些宣传,我才知道他是一个画家。接着又慢慢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还有和刘总的关系的,我第一个感觉我先是感动,有一些事不知道该不该说,我先生也曾经为龙美术馆工作过,在三年前,因为也是他生病,刘总伸出了援手,有一些事情很多江湖人都知道,所以我一听这件事,首先就是感动,这是第一个。

我读到了叶先生这些绘画作品,其实在座的很多的专家也讲到了关于他的画,关于他作为藏家,关于这个人都讲到了,我作为一个也跟叶先生并不认识的,我是一个研究美术史,学习美术史的人,简单说一下我的一点点感受。我想谈三点。

第一个我谈到叶茂中先生的画,我首先的确作为一个研究美术史,我就想到了收藏与艺术的管理,叶茂中先生作为一个藏家一定接触了很多的真迹,所以他的创作和他的画,与他作为藏家,接触真迹他走的这条路与他的收藏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史上收藏大藏家,特别是真迹,所谓的鉴藏对艺术的影响是一个大的话题,非常深远,宋元明清,他们的创作深深受到藏品的影响。叶先生作为一个藏家,包括刘先生,他们对中国古代书画的热情,这种热情源于他们是一个中国人,源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天然的认同。尤其我看到叶先生的画册,他的画册上自己的画里引用了张烨元的话,张烨元作为晚唐的大画家留给后世的最响亮的话,无论官人还是文人,其实是一个文艺之事,但是对于生命来说,书画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而且宋朝像苏轼,所有的事物当中,书画是最讨人喜欢的,历代我们对不管是文官人还是商业,中国人是留于意的心态,我想叶先生多年驰骋商海,他的成功不有说,但是他对于艺术肯定是像漆澜讲的,他保持着最初的热情,这点在今天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第二点我想其实刚才很多专家也说到了叶先生的创作过程,我就简单说一下,董其昌说学古画要跟宋元人血战,叶茂中没有用自己的自傲,我感觉他是非常谦虚的,因为我读到他一句话,他的画册有,在扉页上,绘画中对比自然和心灵的关怀……他对传统是非常谦逊的学习,最后希望用他学习传统掌握的一套知识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生活,表达内心里面有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一种非常柔软的美好的小世界。

第三个我想说他的画的确有一种非常纯朴的内在美,黄宾虹先生多次强调中国画是一种内在的美,通过笔墨形式去呈现,但是我们观赏人需要以一种非公利的心去感受,叶先生的画可以让我感受到,他始终以一种非公利的,他面对作品面对创作的时候是宁静的优美的这种心态。

万亨:

爱艺术的人应该是在路上

很高兴可以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我跟叶茂中先生平时是有一些在微信上有一些互动和交流,包括大家在展厅当中看到的这次的有一批写生作品,他这次在外写生的时候每张画作跟我有一些互动交流,我印象最深的时候在一次写生的时候晕倒了,我说你不要太拼,他说真的喜欢,艺术最开心的初衷肯定是源于自己深处的爱好,没有这种爱好,叶茂中先生不会坚持这么多年一直涉猎这个行业或者这个领域当中。

从最早期的我可以了解到他父亲画了一个卡牌,再到后面专业院校的训练,再到后来自己事业有成之后的收藏加鉴赏,各种系统的学习,一路坚持下来,艺术对他来说是生活的解忧和慰藉,忙碌中艺术带给他是一种舒缓的状态,这点是他可以真正享受到艺术的乐趣,这点我个人深有感触。

抛开前面诸位老师讲了很多他的绘画风格,包括从策划人包括收藏家各个领域都讲了,我在想像叶茂中先生这样一位我们讲的性情中人,如何豁达磊落的人,作为艺术家他具备的素质是什么,我想起一句话,作为一个画家他有天寄真人的素养,内心非常纯净的人可以干的事情,如果你的内心思想非常繁复复杂很难干这样的事,老叶说我画画的时候最快乐,我拿起笔的时候经常忘记了时间,外面写生的时候三四个小时,画着画着天就黑了,这个太幸福了,我们偶尔聊天的时候,他说这辈子学画画是赚到了,这个赚不是商业上所谓的利益,这是精神上的一种高质量的一种享受。

另外我觉得老叶的这种性格,他的本身自己的豁达磊落的性格跟他自己后来表现的艺术作品,跟傅抱石的这种,他们在性格上有共性,在笔墨上可以达到互通点,傅抱石他可以喜爱,可以如此画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