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谁解坚心继此来——原创木偶剧《长城长》赏析

Image 2020-10-24

品质独特,以少年视角聚焦孟姜女和范喜良的青春故事

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是公认的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长城长》源于此却不驻足于此,而把主题立意调整为以孟姜女和范喜良的情感故事来抒发百姓对家乡的依恋和对幸福的向往,把古国风云、帝王将相、沙场兵戈、劳苦徭役等历史背景推到幕后,提炼出人间烟火的浓情挚爱,强化老故事的新共鸣,为古典故事注入当代活力,以普通百姓的原生情状讴歌绵延不息的民族气节。

七国战乱,民不聊生,少年范喜良逃乡远走,与孟姜女不期而遇,他们在散发着乡野芳香的欢愉和困苦中相携相守,相亲相爱。修筑长城的集合令响起,一对有情人从此天各一方……该剧以孟姜女的故事为蓝本,舍弃“哭长城”的悲戚和惨烈,以成熟的艺术观引导儿童的戏剧观及审美意趣,不再因“哄孩子玩”而把儿童观众低幼化;以少年视角解读历史,解读爱情,解读家国情怀,把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的观众放到同一个审美框架中营造老少咸宜的视听境界。由此,整体呈现格局辽阔,精美大气,无论是主题立意,还是视听语汇,均突破了木偶戏加儿童剧的惯常思维。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调动一切手段浓墨重彩刻画孟姜女和范喜良的两个人物,鲜活至极。范喜良的自负和担当,孟姜女的纯洁和执着,他们的个性和共性,形成他们相互爱慕的根基,使他们的爱情既热烈又坚定,其间的浪漫与离别动人又感人,其间的细节饱满而生动,比如砌羊圈,比如采芊泽花等。

格局辽阔,以当代审美重构木偶戏与儿童剧的舞台时空

修建长城的初始功用在于军事,随着时代变迁,此用途渐渐消退,其在文化及美学层面的魅力日益明显,并逐步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同类作品大都在这方面倾力开掘,着力升华。《长城长》则另辟蹊径,淡化悲戚,浓墨壮美,疏离空泛,刻画人心,仿佛一首灵动而又清爽的田园诗,令人过目难忘,流连忘返。

不知从何时起,业内业外把木偶剧与儿童剧划起了等号,又把儿童剧简单地理解为低幼剧。所形成的的后果就是儿童剧成了哄孩子玩儿的“活玩具”,益智作用大大降低。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长城长》的出现殊为可贵。

该剧的当代性,体现在全方位的人偶同台。所谓人偶同台不是《长城长》的创造,但其在这方面的气势和格调却是十分罕见而又令人惊艳的。该剧主创汇集木偶界甚至戏剧界的年轻力量,由名扬国际的著名演员王磊和李雅茹领衔,剧院精英尽数加盟,整台表演朝气蓬勃,栩栩如生,无论是雷电风暴等自然景观,还是花草鹰羊等植物动物,无论田园牧歌,还是喜怒哀乐,都把人的心魂与偶的灵魂和谐而又通畅地融为一体,让各年龄段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着偶之魅,戏之魂。值得嘉许的是,导演在二度创作语汇的梳理和整合方面别具匠心,视觉上打破舞台的镜框模式,把被人为浓缩的空间释放出来,由鲜花、羊群、盾牌等组成移动挡片,既不破坏木偶表演的传统意趣,也不拘泥于固有的“小”与“遮”,其二度创作语汇上的当代气质和创作理念以及最终的舞台品相,尤其羊群、灯笼、诗牌、狼狗、花海等几组巨型偶阵,从创意到设计再到表演,在木偶界国有艺术院团中首屈一指,独领风骚。

长城对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是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象征。把相关长城的思想和意境不着痕迹地、自然通透地贯穿于木偶舞台,形成台上台下的良性呼应,这是新编木偶剧《长城长》能够获得赞誉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该剧给予业界同仁的重要启示。

(作者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戏剧评论家,图片为该剧剧照,由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提供)

责编:杨晓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