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琴弦的故事
10月28日,2020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推出一款被命名为“丝合钢弦·逸”的古琴弦。在继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戴氏琴弦创始人戴闯开创的民乐乐器改革衣钵的基础之上,融合新材料,再度为古琴发展的进程做出历史性地努力。已得到了业内人士日益广泛的关注。
何谓“丝合钢弦”?何谓“逸”?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老师卢艺,他志于融合现代工业科技正向提升琴弦的选材与制造工艺,合作建立了“上海交大卢艺—戴氏琴弦实验室”。他这样介绍:
所谓“丝合”,内到外复原传统蚕丝弦设计理念及工艺并有现代性的发展,“钢骨绞索”提供内芯,解决传统蚕丝易断弦、易跑弦的固有难题,此为“一合”;“专利缠弦”改善传统蚕丝弦易脱丝、易磨损的另一不便,此为“二合”;“丝韵审美”继承并发扬了传统蚕丝弦的“怀古之思”宜配松透琴体、传世老琴等,并采用传统弦胶作为音色调节,为致力古韵追求琴人之选,此为“三合”。
这都是在明代徐青山在其琴学著作《溪山琴况》中对古琴至高审美的启迪下完成的。相较于沿用千年的蚕丝琴弦,戴氏期望“丝合钢弦·逸”的内涵有所超越,故以“逸”名之,更彰操缦者之“逸士情怀”。
2007年,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老厂长戴闯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家都对民族弦乐器所用之丝弦有一种共识:发声柔美,能极好的表达传统音乐的韵味和意境,但也有致命不足:易断,会受气候影响,音高和音量也不尽如人意,遇上无法生产的季节,便会影响供应。中国的乐器流传至今,概括地说,所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中的典雅,其形制的形成和被接受、广泛认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缘由的。后人轻易地把其打破改造,发出的声音再“好”,也不能作为纯粹的民族乐器了。
从乐器发声的构造上作些改进以弥补丝弦乐器的不足,才能基本满足民族乐器的发声要求。说起沿用至今的“钢丝尼龙弦”,不得不回顾一个甲子以来的中国制弦史。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音乐学院设置了钢琴修理室和提琴修室。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 为了发展乐器研究, 建议其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戴闯发扬其个人特长和兴趣,开展乐器研究。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乐器研究所和乐器工厂,戴闯毕业后于上音乐器厂工作并参与乐器改革,任工程师。同年,戴闯从琵琶弦开始试制钢丝尼龙弦,并以蚕丝作为中间过渡层,以调和中西乐器制作的差异,实现“钢弦丝韵”。研制过程中曾考虑使用绞索钢弦和单芯钢弦两条技术路径,但是前者由于轻工业基础限制而被迫放弃,转而选择在“单芯钢弦”的基础上先后研制成功了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琴弦,最终设计了难度较大的古琴单芯钢弦,并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奠定了民乐用弦的基础。
1959年,戴闯参与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竖琴,安装钢丝尼龙弦。
1962年,装钢丝尼龙弦的[S]型21弦古筝由项斯华首演于“上海之春”音乐会。1964年,戴闯亲自抄录了古琴、古筝、琵琶、古筝、三弦及中阮等的琴弦制作数据,分赠上海民族乐器厂和苏州民族乐器厂,使源自“钢丝尼龙弦”的中国民乐制弦改良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及传播。上世纪70年代,古琴的使用受到约束,上音乐器厂的研究和生产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民族和西洋乐器上。从1980年开始,上音琴弦依照戴闯所确立的“钢丝尼龙弦”方案开始以绿色纸袋为包装,批量生产各类乐器琴弦。戴闯任上音乐器厂厂长,生产并培养乐器琴弦制作人才。2005年秋,由戴闯之女戴卫创办“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并申请了一系列琴弦技术发明专利。
一根弦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