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邓晓芒: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的病根

2020-10-29

十一国庆加上中秋长假,回家团聚。表哥一家带着六岁的小外甥也来做客。小外甥本来在旁边看电视动画片,不太情愿地被表哥叫了过来:宝贝,给姥爷和舅舅背一段《弟子规》。

于是,五六岁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又奶声奶气地在我们这些大人中间背诵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背诵还在继续,表哥表嫂的神情满是得意。我打断说:真不错,舅舅都背不下这么多,歇会吧。

我问表哥表嫂,这孩子已经把全套《弟子规》都背下来了吧!这得用多久!表嫂说,幼儿园放了学就把他送进国学启蒙班或者让他在家里背,“我不放心他和楼下小区的那群孩子一起玩”。

我去过小外甥的国学启蒙班。装修古朴却又更显奢华。三面镂空的墙体上面刻着整版的古代孩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我一时沉默,我无法在那个时刻给表哥表嫂说什么“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大道理,也无法说服他们与其多背《弟子规》这类东西让孩子明白所谓的孝顺,不如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正常人去相处的好。

一、那些年对于忠孝道的压迫

春秋时期道家的祖师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第十章里面说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大概就是“生养了他,却不占有他;成就了他,却不主宰他;干成了事,却不居功自恃,这才是最高的品德”。

而同时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孔子却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你们要听话。听上天的话,听领导的话,听圣贤的话”。核心就是作为子民,你们要做的就是认命,服从,别反抗。

历史的发展脉络是按照道家的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是和道家比起来,主要还是儒家。孔子提出的这个理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过可悲的却是这套东西不是儒家用来自律的,而是被一些人加以利用来教化天下臣民,加强皇权统治的。

他们教化给臣民的忠孝思路大概是这样的:我生养了你,作为子女,你就是我的私有财产。你我之间不存在什么平等关系,往小了说,子女是父母的养老工具,子女是父母获得高额回报的某种投资。

往大了说,子女是父母实现他们某种愿望的一种寄托,老子先生所谓的“生而不有”怎么行!在父母这里,既然生下了你就要占有你。敢有稍许违逆,就是不孝。

老子

我是你的长官或者领导,你是我的下属,是工具人。什么独立人格平等关系,不存在的。你是我的仆人,是附属品。我可以随意处置你。老子先生所谓的“长而不宰”怎么行?我是你的长官,我必须主宰你。敢不听话,就是不忠。就得收拾你。

不得不说,道家的这本好经被儒家某些别有用心的歪嘴给念歪了,而且歪了两千多年。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而且多是不良影响。搞得人们都以为儒家的这一套忠孝理论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

二、忠孝的紧箍咒使人疯狂

就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和加以解决吗?不是没有人发现,可是儒家的两套紧箍咒太厉害了。反抗这套系统的人要么被淘汰掉,要么为了生存乖乖服从。当忠孝被统治阶级的意识代表后,人们只能服从它的教条,人性的自由和独立也不可能实现。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批判了晋朝司马氏一族欺世盗名的假名教假忠孝,他主张“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觉醒较早的人对虚伪忠孝的不屑一顾,最后嵇康遭到了杀害。

嵇康

汉朝末年的孔融批判了一直以来的孝治,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沦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大概意思是父亲对于儿子,是没有什么亲情可言的,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因为他的欲望罢了。母亲对儿子,也只是像从瓶子里面取出了一件东西而已。一时舆论哗然。孔融最终也因为抨议时政,言辞过激触怒了曹操而被杀害。

明代的李贽反对圣人只是孔子一人的说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圣人不是天生的,圣人也不是神。在他所写的《焚书》这部著作里他说“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可叹李贽的最终结局也是自杀于狱中。

李贽

三、糟粕思想何以存续至今

《孝经》的开头就讲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你是我生的,你的身体不属于你,是属于父母的。你不过是个临时看管这个身体的容器。你没有权力对你的身体做出什么决定,只有父母才可以。在儒家的解释者看来,这种“孝”不但不是奴性,反而是一种优良的美德。

歪嘴人士们又怕有的人不忠,所以在《论语》里又找出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段话。意思就是我是你的父母官,你是我的子民,哪有子民对父母官不忠的呀!

古代贪官污吏很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很多。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什么也没有改变。很简单的道理,你肯定也会痛恨那些贪官污吏,但是这个位置如果由你来做并且享受到了其中的福利之后,对于这种体制,你会选择推翻还是会选择维护呢?

别说你有高贵的人性,别说你有反抗世俗的勇气和决心。个人反抗在普遍由父母和长官掌握话语权的社会系统下,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四、西学东用之差别

古代儒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圣人,君子和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官僚,对普通民众只是关注他们当好顺民别反抗。这就导致了儒家的这套系统在传统中国两三千年的时间里持续发挥他的功能和作用,而且牢不可摧,固若金汤。

即使在现代文明的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他的某些余毒还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

近代的中国落后挨打,国人终于认识到,这种传统的忠孝国家模式的弊端。于是,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学习西方的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后来我们发现,这种学习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学到更多的只是技术而并非是科学。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技术是一种遵守规则的东西,关注的是操作程序和导致的结果。他不会和传统的道德政治发生冲突,甚至会臣服于道德政治。而科学是一种探讨规则和建立规则的东西,关注的是具体事务的原因和原理。他可能会揭露传统道德统治的根源和虚伪性,从而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

邓晓芒教授认为,古代鼓吹的孝,就等于本来应该由统治者承担的责任变相推卸给了家庭,这是完全无视人民的统治者。古代鼓吹的忠,使得暴力和犯罪被美化,统治者被神话。这样的忠和孝是不可能达成自由理想和人格独立的。不是爱与善,而是一种主奴关系。

邓晓芒教授解释说:古代所谓的孝,隐藏着国家皇权主义的必然逻辑。这个也是今天社会生活中“官本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根源。在今天,忠孝这一套余毒仍然在侵蚀着我们。

从出生开始,忠和孝就被有意无意地培养成了人的特性。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走上社会工作了,在单位听领导的话。长此以往的结果是什么呢?

人们都被驯化的没有了独立性,人和人之间不平等。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所以邓晓芒教授提出了“忠孝立国是当代中国的病根”这一观点,就是想在学理上肃清这一历史源头,给当下的中国指出一条新的路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