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如何看待黑格尔说的“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没有历史”?

2020-11-02

不知从何时起,总有一批人坚持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无意义”的观点,对漫长的中国历史持有着一种否定的观念。就好像现在的大多数人痴迷于国外的文化,追着国外的明星,完全忘却了自己该有的历史文化。

其实,抱有历史虚无主义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借着自己所谓的真知,以各种诡辩来对原有的文化体系进行否定,甚至网络之上还有一群所谓的公知,想要尽可能地为自己博取更多的关注度。这些人具体有何想法,我们并不理解,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人可以被认为是别有用心。不是不让其他声音出现,但一些人的做法实在太过荒唐。

关于中国历史的评价,不仅仅是国内的学者,国外的学者们也多有关注。有人赞叹于它历史的漫长,也有人感叹于它文化的精彩。当然还有一些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对它做出评价,这些我们尚可理解。而其中关于黑格尔对于中国历史的评价则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议论。

黑格尔首次将哲学的观点引入了历史研究,他认为:

只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历史,中国经历了2000年的封建社会,却没有一次变革推动 中国向前发展,所以,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很多人对于黑格尔的这个观点也表示了否定。我们不妨先看一下黑格尔生活成长的环境。他出生于1770年,逝世于1831年,而这一段时间刚好是中国的晚清时期,从乾隆盛世的虚幻辉煌,到近代时期的逐渐没落,给黑格尔的直接观念就是一个退步的感觉。尤其是之后中国经历了多次近代的屈辱,列强的多次侵扰,让这个文明古国倍感忧虑。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我们不能站在现在人的高度去批评否定,就好像我们不能理解古人的观念、想法,当然他们也不会理解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黑格尔之所以会那么说,确实是从他了解的角度来分析,他知道的中国历史中,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早期的人们怎么种地生活,到了清代还是一种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这否定了其中诸多的变量,比如生产工具、种植技术的改变,这是历史进步的结果。如果仅仅只从外表的不变,来断定中国历史没有意义,那也确实有点以偏概全。

黑格尔生活在西方,当时也正是“西方中心论“盛行的时候,对于东方的中国,他们本能的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确实,我们承认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赞成工业革命的结果。但是西方的所谓进步发展那个不是建立在对他们宣扬的人权的欺辱之上,新航路开辟中罪恶的黑奴贸易,工业革命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如果进步注定是这样的结果,那么当时的东方却是一种不变的状态,因为”天朝上国“确实足够解决问题。

建立在“西方中心论“的文化之上,黑格尔的观点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偏颇。就好像中国人对外国文化本能的会有一种排斥,当时的外国人自然也会对中国有一些误解。即使是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也会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认知,他本能的就是站立在西方主流思想之上。

当时的西方,并没有一部专门讲述中国历史的著作。这些没有来过中国的学者,只能通过传教士或者归来的使团的讲解,对此做出一定的认知,这本身就已经有了一些误差的成分。而在这些传教士的眼中,中国文化确实需要改进发展,而这也是他们传递给那些学者的价值理念。学者们没有到达过中国,只能“口出狂言“。做学问没有直接的史料证据,只能是空口无凭,并无价值。

也就是说黑格尔的观点有着很大的时代以及地域成分的影响。但是有一些国人,可能并不了解黑格尔本人,也可能没有读过几张他的著作,就认为他的“中国没有真正的历史“颇有道理,只能说这样的人,毫无主见。

其实对于黑格尔,同时代的叔本华就曾经批评过他,他认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只是一种粗糙的唯实主义,是一种有机的构造历史”,就是认为他不客观。而罗素也曾评价黑格尔:“他对中国的唯一了解,就是知道有这么个国家”。确实,黑格尔的哲学历史缺乏一定的认知基础,即使他有着过人的哲学智慧,但认知的角度出了问题,观点自然会有偏差。

我们并不否认黑格尔的哲学成就,但是观点会有对有错,如果没有事实的考量,那终究只是一种猜想。

其实,在近代以来,大多数中国人对自身的历史都已经忘却。因此民国时期,有大量的历史类著作出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自己国家的历史。而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之中颇有希冀;

一: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只是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的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务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且推诿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乃再有向前发展之新希望。

尤记得当初刚学历史专业时,学校的老师推荐的第一套书就是钱穆的《国史大纲》。也许正是因为它自身的特殊意义,才会备受推崇。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最不应该的就是忘却自身的历史,甚至于对自己的历史抱有怀疑,历史虚无主义不可取。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展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