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指尖上的技艺 19:23【中国女红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在家庭中所从事的手工劳动,如:刺绣、编织、缝纫、浆染、鞋帽、剪花、面花等,被称为“女红”。它是追求材质与手巧的一项技艺,是一种倾注了情感与巧思的身体劳作,它的传承是以家庭为载体,由母女、婆媳来完成,所以又被称为“母亲的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女红”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和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与各地的民族习俗紧密相连,与深厚的社会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日趋成熟,这些曾经凝聚着一代代女性技艺和情感的“女红”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当我们重新找寻那些熟悉的场景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保留在女性指尖上的技艺依然延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对美学的追求,依然会勾起人们对于过往岁月难以忘怀的记忆,而这些指尖上的技艺在今天也重新焕发出了它的生命力。
六集纪录片《中国女红》选择了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女性手工技艺,挖掘她们的情感故事,以保留至今的“女红”技艺和女性传承人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国际化的语言方式和精美的影像,讲述这些手工技艺所蕴涵的温情记忆和中华民族多彩的文化。展现传统中国“女红”中所蕴含的巧思和情感,以及这些看似寻常的“女红”文化在当今社会所传递出的独特的魅力。
第一集 岁月
讲述女红,讲述历史,打开人们对女红的关注。女红是什么,是技艺、是历史、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女红有哪些独特之处,为什么要人们来关注女红?
女性的创造,柔美而坚韧。为了生活的美好,她们的双手似乎从来没有停歇,从远古的追忆,到普通人家的指尖之下,依然可以触摸岁月的悠长,可以感知智慧的转换。
新疆拜城县明布拉克村,帕丽旦木正在编织一种叫做帕拉孜的布料。帕拉孜,有着长达四千年的历史。帕丽旦木从12岁开始就跟着妈妈学习这种古老的手艺。这种由彩色羊毛线织成的布料,保暖、结实、而且不易褪色,是维吾尔人家中最常备的用品,可以用来做衣服,也可以用来做毯子、垫子和墙围。
农历七月初七,罗氏宗祠,正在筹备一年一度的乞巧节。梁桂金做的是一种古老的女红手艺—稻花。稻米的谷粒被小心地,一颗一颗地粘在一起,组成花瓣形状。做稻花是对农田丰收的祈愿。
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人热孜万古丽,13岁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现在已经成了刺绣能手。她学习的针法叫十字绣,利用经纬交织搭十字的方法,用绣线在十字格布上进行刺绣,这要算是最古老的一种针法了。一千多年的时光里,刺绣在塔吉克族人的衣服、用品、以及房间的布置中,几乎无处不在,女红融化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剪纸,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陕北,是每家每户的女孩子从小就会的手艺。而高凤莲的剪纸,小到一朵窗花,大到一幅巨作,她都从不打底稿,只凭自己的想象,在手中一气呵成。
69岁的李桂凤去集市上买了青布,为的是给两个孙子各做一套瑶服,并在上面绣上瑶族挑花,瑶族挑花,是用针尖从反面布纹的经纬中,挑出花纹,比十字绣更加复杂,变化也更多。缝制一件瑶服,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在传统瑶族妇女看来,刺绣是和生命联系到一起的,穿上亲手制作的盛装,就是把祖先的祝福戴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