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子苏轼,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
说起苏轼,大家都非常熟悉,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苏轼一家三杰,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也绝非泛泛之辈。在《三字经》中对苏轼的父亲苏洵有这样的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其中的苏老泉正是苏轼的父亲。
苏轼的父亲苏洵除了在文学方面造诣不凡,还同时培养了苏轼这个骄傲文坛巨匠,打小开始,父亲苏洵对苏轼就非常严厉,具体严厉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典故:在苏轼晚年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没有及时完成父亲布置的作业,吓出一身冷汗,还连夜做诗《夜梦》,在此诗中有这么一句: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苏轼的母亲姓程,是一位十分开明的母亲,苏轼的学习方面主要由其父亲来辅导,所以母亲对苏轼来说更多的是陪伴,经常陪苏轼一起看书,一起练字。苏轼从小就受到了父亲和母亲学习的熏陶,这也为苏轼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苏轼从小天资聪慧,加上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10岁开始就学会了抄写,而抄写的内容是整整80万字的《汉书》,连续抄写了三遍。由此可见,苏轼的毅力有多么的顽强。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点在苏轼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苏轼的科举考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苏轼20岁时参加了科举,当时他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主考官便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起初欧阳修以为此文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著,因为实在是写的太好了,为了避嫌,欧阳修把此文定为第二名,但到了公布结果的时候,才发现此文是苏轼所写,至此欧阳修对苏轼大加赞赏。
苏轼步入仕途之后,也可谓是一波三折,最平处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官任八品,最高处的时候,皇太后摄政,苏轼官职三品,这之间三起三落,跌宕起伏。但苏轼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一心为民,在官场上做任何决定,都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