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捐赠展序: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当其与精神同一,则无限矣。精神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创造之中,存在于生生不息的世世代代的延传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作为鉴藏家而言,在生命的时光中,可以通过藏品与古人对话,活在历史中;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可以立言,留存于世,影响未来,其生命光景无限延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容庚先生(1894-1983年),既是鉴藏家,也是著作等身的饱学鸿儒。其以90岁的生命为基点,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放射着精神之光华。他博古通今,在跨世纪的风雨人生中,在沧桑历经的学术生涯里,抒写着一位中华民族赤子的文化篇章。
容庚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鉴藏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所致,通常也会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富足和文化进步息息相关,因此有“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俗语。然而容庚先生的收藏却恰逢乱世,无数国之瑰宝流失散佚,令国人痛惜扼腕。容庚先生在如此艰苦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以一介学者之身,多年倾尽家财肆力保护保全了大量国宝,其搜罗宏富,收藏巨丰,凡青铜、古迹字画、名人信札、古籍善本、金石拓片,琳琅满目。当国家遭受不幸之时,容庚先生毅然担起了保存、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而国家承平之际,先生又以天下为公的宽博胸怀将私藏捐赠国家,与世人共享同乐。容庚先生曾说:“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任其散失,不如现在就完整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感佩、景仰!先生辞世后,子女秉承先父遗训,陆续将他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继续捐献给国家。淳淳厚德,无私家风,实乃中国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容庚先生的女儿容璞
容庚先生不仅是一位鉴藏大家,也是一位学术泰斗和教育家、书画家。他生于清末广东东莞书宦世家,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岭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其一生历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毕生献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几代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专门人才,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一生以学致藏,以藏滋学、滋艺,非斤斤于牟利、汲汲于声名。其著《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等至今仍是从事古文字研究以及吉金收藏人的经典必读书目。容先生于书法、绘画、篆刻创作及理论著作、鉴藏研究等多有建树。书法古厚劲朗、雅洁高华,篆刻雅厚拔俗、清气透骨,绘画清贵雍容,“没骨”筋健。张横渠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士子立鸿志,容庚先生所学、所为,殆近者欤?先生仙逝之后,家属遵循其遗愿,2019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先生珍藏自刻、他人为其所刻以及自己收藏的印章计177方,2020年,家属再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容庚书画作品5件,摄影图片文献78件以及容庚《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一函四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捐赠,中国美术馆又入藏一批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史料性多重意义的优秀作品,极大丰富了中国美术馆关于书法篆刻的典藏。
罗福颐 容庚秘箧寿山芙蓉石15×15×20mm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容庚 金文编手稿 四册 纸本墨笔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本次“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是继年初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之后又一重要展事。由中国美术馆联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协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同时在容庚先生曾有过重要捐赠的多家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策划筹办的。正如展览的名称“有容乃大”,本次展览一方面彰显了容庚先生的大德、大爱和大艺,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多家单位齐心协力办大事的态度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纵观容庚先生的一生,正是对这段话的最好注脚。斯人虽逝,风范永存。今天,我们品味先生的收藏成果,瞻仰先生的学术高度,传承先生的道德文章,就是要致力于将它们的价值于新时代中得到新的体现。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