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西安,鲜衣怒马三千年

2020-11-17

西安修地铁,最忙的是文物局。

地铁很多建在了古墓边上,

修建时如同大型考古挖掘现场,

比如2号线,就挖出了130多座古墓。

每次地下发现新的遗址,不但西安上了热搜,

施工队还得停工,重新规划路线,

换考古队上场,这着实让人头秃。

无独有偶,前些年,西北政法大学建新校区时,

发现了西汉名臣张汤的墓,

被戏称是挖到了“祖师爷”。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的官员,以执法严明著称。

学校对张汤墓进行了保护,

同学们还可以拜拜“祖师爷”求不挂科。

有道是,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西安,是一个真正的“宝藏城市”。

有人打趣说,在西安,

谁家附近没几个王侯将相的墓,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但十三朝古都,绝不仅仅是古老与厚重。

1.关中:天府之国

西安,

在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南部,

东以零河与灞源山地为界,

西以太白山与青化黄土台塬为界,

南边是连绵的秦岭,北边是蜿蜒的渭河。

地质学家研究表明,

西安这个地方,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

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

它时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时而露出海面形成陆地。

在距今约3.7亿年前,地壳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

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

西安一带地层大幅度褶皱、断裂、抬升。

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

秦岭再度抬升,而其北坡却大规模断裂下陷,

成为关中地堑,西安的大致地貌就此成型。

根据“黄土风成”一说,

西北风呼啸着

将蒙古高原的尘土源源不断地吹向秦岭之北,

关中地堑就在黄土覆盖与黄河冲积作用下,

形成了平坦肥沃的关中盆地。

西安现在修地铁如此困难,

并非只是为了保护地下文物,

这与当地的地形也有关系。

西安是典型的黄土地形,土质属于湿陷性黄土,

结构容易破坏,发生下沉,对地铁隧道影响较大,

每次工程前都要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

西安还是国内地裂缝灾害最严重的城市。

地裂缝容易导致地铁隧道变形,

西安地铁2号线就因为在黄土地区修建难度大,

建成通车后,拿了一个“全球杰出工程”FIDIC大奖,

也是世界上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地铁工程。

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

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府之国”。

秦汉时期,这里是全国最富有的地区。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

当时关中人口是天下的十分之三,

财富却占了十分之六。

关中盆地被山带河,

也是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

被称为“四塞之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人认为,

关中盆地东有函谷关(在今河南与陕西交界处),

西有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

南有武关(在今陕西商洛市),

北有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市)。

这些险关以山川为据点,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线,

此即所谓的“四塞”。

这里的秦岭,是指狭义的秦岭,点击图片看看

秦岭名山之一的终南山,雄踞于西安之南,

历代隐士曾在烟雾缭绕的山上修仙问道,名扬天下。

分布于秦岭各处的古道,

是西安通往汉中、巴蜀的要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与“四塞”共同拱卫着关中,

同时对西安有着居高临下的威胁。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就是跨过蜀道奇袭关中的典型案例。

高山之下,

“古原”纵横相接,构成关中的沃野千里。

在关中,

李商隐登临的乐游原、李白笔下的五陵原,

与陈忠实小说中的故事背景白鹿原等,

大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原,

而是专指

一处处高而平坦的块状或带状黄土地带。

这种地形,

地质学家认为是渭河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

它们携带着汉唐长安的文化基因,

承载着当地人的园林与田野。

古代西安城的水,多利用这些坡原地引进城内。

西安自远古时期水源丰富,

无数生命在此繁衍生息,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古代西安有八条河流在四周围绕穿流,

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北有渭、泾,南有潏、滈,

东有浐、灞,西有沣、涝,

八水均属黄河水系。

渭水,可谓关中地区的母亲河,

其横贯关中平原,挟泥带沙,

自黄土高原浩浩荡荡流下,

滋养着十三朝古都,

沿岸遍布着许多古代文化遗迹。

浊流滚滚的渭水,

与水流清澈的泾水在西安汇合,

一分清浊,蔚为奇观,

此即所谓的“泾渭分明”。

山构成了西安的骨骼,

水为其经脉,

而黄土是其血肉,

这些是西安最初的“宝藏”。

西安凭借山川形势,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是中国十三朝古都,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那座被称为长安的古城,

而今仍在山河间回荡着盛世的弦歌。

请横屏观看:西安与秦岭

2.十三朝古都:天道多在西北

如果将历史往前推1100年,

长安,是神州大地当之无愧的主角。

早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典籍《左传》中,

学者董叔就说出一句颇具神秘主义的谶语:

“天道多在西北。”

这一预言,在此后的历史中应验。

在漫长的岁月里,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个战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

秦皇、汉武、唐宗在此指点江山,

李白、杜甫、王维在此激扬文字,

周秦汉隋唐,儒释道三教,

在此合流成中国古代最为灿烂辉煌的记忆。

来到西安,

最能直观感受的历史“宝藏”,是城墙。

西安古城墙,

被称为国内最古老、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而成。

上世纪80年代,西安古城墙进行大规模的保护翻修,

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灯火耀西安

古城的中心,

钟楼与鼓楼,这两个高大宏伟的建筑,

自明清以来岿然屹立,与古城墙遥相呼应,

除了具备安全防务的作用,

“晨钟暮鼓”,在古代还有向居民报时的功能。

钟鼓楼静静地坐落于城中,

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西安人爱修“城墙”,

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最早的西安“城墙”,

在距今6000多年前,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

古老的西安原住民

在村落周围修筑了宽、深各5、6米的土沟。

随着夯筑技术的发展,

地下的“沟”也就成了地上的“墙”。

钟楼航拍

2004年,

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高陵区

发掘了距今约5000年的杨官寨遗址。

其中最震撼的发现,就是这一聚落四周的梯形环壕,

周长达1945米,壕宽6-9米,

壕内聚落面积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

这是当时中国考古界发现的

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城市遗址。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考古发现也是建设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时,

被挖土机偶然间铲出来的。

在西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

发现了许多炭化的粟与白菜籽,

还有用来蒸饭的陶甑[zèng]与盛饭的陶盆。

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起源国之一,

而很多农作物是在陕西最早培育成功。

农业是支撑史前聚落生存的主要手段,

因此,那些对农作物有着突出贡献的先民

得到了世人崇拜。

周王朝的始祖后稷,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在《诗经·大雅·生民》中,

后稷被描述为发明农业、开垦农田的领袖,

种植了大豆、麦子、瓜果等农作物。

西安渭河风光

此后,崛起于岐山与渭水之间的周人,

在迁徙到关中盆地后建成了国都——丰、镐,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