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于正回应服饰争议:一场缺乏底气的文化保卫战

2020-11-17

「在这场文化保卫战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自信,更多的是学会如何传承」

11月4日晚,于正转发了旗下艺人许凯身穿明朝汉服的自拍微博,并称“这妥妥的明朝汉服,不能因为当时作为大明属国的高丽沿用了,就被没文化的说成‘韩服’了!”

△ 于正微博截图

这一操作成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很快,#于正回应许凯新剧服装争议#话题就荣登微博热搜榜,许多网友一改以往的嘲讽,力挺于正“终于做了点该做的事”。

这掀起了一场中韩网友就韩服是否为汉服问题的一场辩论闹剧。将此称之为一场闹剧是因为,双方并未有理有据的试图说服对方,而是困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对敌对一方进行人身攻击,以此获得“爽感”。

这不禁使人思考,在这场争论中,我们除了获得自身情绪满足外,还得到了什么?这场由于正挑起,网友加入的中韩服饰之辩到底是一场正义的文化保卫战还是缺乏自信的自我麻醉?

01

文化保卫战or文化占有欲?

其实,于正说韩服沿袭明朝汉服制式,这一历史知识是没错的,但这是其不能成为韩国民族服装的原罪吗?如果以这个逻辑,箜篌、扬琴等一系列人们熟知的乐器都不能算为国乐,因为它们都是从西域,诸如波斯等地传入我国境内,而不是由我国发明。

△ 箜篌

如果文化必须原创,文化交流不存在,那文化只是一座座孤岛,人们无法领略其他文明的美妙。而我们的民族文化,或许也会少些丰富的色彩,这难道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问“文化要不要交流”,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要”。但为什么回到此次中韩之争上,人们情绪会如此激烈?为什么强烈地想要分清“这不是你的,而是我的”?

不可否认,这固然有历史源流问题,韩国人挪用我国文化是事实,如我们的“长白山”变成他们的“白头山”。不少韩国网友极力试图剔除这些文化上的中国印记,并表达出轻视,这自然会引起我们的不满。

但回归到自我本身,从这种潜意识里也可以看出,我们对文化似乎有着不输恋人的“占有欲”。

我们希望拥有这一文化的所有权,并以此为标准,分出优等文化与劣等文化,以俯视者的姿态睥睨低其一等的文化。而此时,文化本身内容似乎退居次位,更多的功效似乎是为了得到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对此,有人可能会反驳,认为我们此次宣誓主权展现了文化认同感,但这种浅层次的认同真的有意义吗?

这种暗含韩国“偷”我国传统文化服饰的群体性“爽式”发言,表面上体现了认同我国文化的自豪感,是对民族文化的捍卫,是民族情感凝结的显现,实际上却是一种各说各话。

两方经历了几个回合的争吵,但焦点就在“偷与没偷”,我方网友说韩国偷我国传统服饰,韩国则反驳说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服装,没有摆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对方,也因此并未形成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无法进行真正的理性交流,只是喧闹的骂战,没有任何意义。

△ 韩国网友评论

这场文化辩论为什么会成为一场无意义的狂欢,是因为缺乏有力的论据。文化源流是我们的,但我们如何让人信服?除了历史论据,更好的或许是我们当下的继承。

02

流于表面的传承带来的是缺乏深刻的自卑

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够好,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明明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优质文明资源,却没有很好的得到今人传承,才令人有些遗憾。

我们有国粹“京剧”,可现在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去欣赏呢?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为此她参加各种综艺,增加曝光度,致力弘扬京剧文化,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记住的也只是她的飒爽与她的歌声。

△ 王佩瑜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我们,因为这种需静心体会学习的文化精髓,在当下快节奏生活里,实在太难了。

996的工作强度使人们沦为异化的生产机器,高压下的克制需要寻找宣泄口,而碎片化的娱乐便提供了这样一种路径,它不用动脑,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放松。

因而选择浅显的快乐,欣赏表面的美,便不难理解了。因为它是共通的,只需调动感官便可达到,利于人们休息,颇有一种拒绝深刻,只求快乐的意味。

就拿此次“汉服之争”来讲,所有人的焦点都在“服装形制”上,网友们化身专业人士,用放大镜式的目光来“找不同”,哪些属于明制汉服,哪些是韩服特有。但人们似乎有意或无意地忘了,汉服本身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泱泱大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如果丢弃了文化本身,纠结其形制又有多大意义呢?

△ 明制汉服类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礼仪”与“服饰”两者合一,不能分割。但现在似乎有割裂的趋势,人们本可经由汉服提起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可现实却有很多情况,人们惊叹于汉服的美,但背后承载的厚重内涵却少有人问津。

譬如于正,他拍电视剧时对服饰有执念,精益求精,《延禧攻略》中的审美就得到了一片夸赞,但对于历史本身呢?其作品《陆贞传奇》曾被指出有重大史实错误,到了《延禧攻略》仍是披着清宫外衣的“爽剧”。

一位穿着汉服的俊男靓女可能收获许多赞,但专业的文物科普却可能鲜少人愿意关注。穿着服饰是继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但若不注重深处的内容,也会演变为流于表面的空壳。

03

超越“美”形式,寻找与内容之间的最优解

其实,我们并非要否定对于“美的形式”的追求。我们无须一味远离甚至否定这种“形式化消费”,因为这可能是了解我们文化的第一步。

我们都有对美的追求。当我们打开社交软件,看到一张身穿汉服者的美照或一段游玩视频,视频中配上一段古风音乐,意境一出,我们会在心中产生美的体验,这种审美活动的一种存在状态便是“惊异”

△ 早期汉服传承者“璇玑姑娘”

它不同于一般生活中的好奇,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体验。由于这种体验,人们或许会产生一种求知欲,“这是什么?”

了解到其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后,可能会好奇其发展过程,各个朝代的制式不同,进而也可学习到各个朝代本身的历史,蕴藏在这些时代中的诗词歌赋也会一一显现。如此不停的深入挖掘,实现了从汉服到历史文化的联结,这种延续便是传承的过程。

所以,我们否定的并非形式本身,而是仅仅停留于此,不愿进行更深一步的追问与探索。

形式本身是重要。当形式是和当下需求相符,人们的目光便会被自然的吸引,而不相符时,便无人问津。在当下视频为王的时代,仍以短视频巨头“抖音”为例。春节期间,各大博物馆推出了“在家云游博物馆”系列短视频,对文物进行讲解,质量颇高,但点赞率惨淡。

△ “在家云游博物馆”系列短视频

这种情况其实时常出现,一类群体会痛心疾首地质问,为什么这么好的文化内容不受关注;另一方则无动于衷,继续刷着自己感兴趣的美人、美食、美服。看,又是这种无意义的对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思考些什么呢?

当我们不满足这种浅层的文化吸收时,是不是可以从中学习些什么,学习其吸引我们的形式,在形式和内容之间寻求最优解,在割裂的趋势下寻找合一的方法。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京剧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如果我们因王佩瑜本身的魅力喜爱上京剧,并赋予其更贴合时代的形式,如果我们将唐诗宋词予以更加美丽的包装,可能会情况会有所不同。

△ 《经典咏流传》将诗以流行歌的形式演唱

实际上现在也有一些大胆的尝试,一些古风歌曲尝试加入戏腔,将流行歌与戏曲文化结合,促进人们了解戏曲文化;一些综艺节目将诗词改编为流行歌曲,用歌声吸引人们了解背后的意蕴。虽然有些做法还不够成熟,但或许指引了传统文化当代留存与发展的方向。

而我们,只有用沉甸甸的文化包裹好自己,才能真正自信地进入交流空间,展开有意义的对话。这时才能有底气的说出“你有你的民族传统,我也有我的文化底蕴”,而不是简单地叫嚣着,“这个服饰是我们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