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沉浸式艺术展,不止炫酷,更要走心!
随着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观看艺术展览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休闲方式。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设备更新频频的情况下,传统艺术已经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能让枯燥难懂的艺术作品变得更为生动,让观众与艺术家、作品之间产生互动的沉浸式艺术展正成为如今的一种时尚潮流,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沉浸式艺术展是随着科技进步应运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为“沉浸”,指艺术家在特定空间内,采用声、光、电等元素,为观众营造一个有别于现实的场景,从而使观众在获得感官体验的同时与作品产生互动,进而引发共鸣。
科技感、互动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艺术展的重要特点,观众可以进一步从多维度体会创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后的丰富涵义。这样的“体验模式”比以往的“观看模式”更注重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这也是它相比普通艺术展更能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下众多沉浸式展览良莠不一,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展览只不过是运用了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存在着艺术氛围不浓、文化内涵不足、沉浸体验不佳等诸多问题。我国的沉浸式艺术,更是随着沉浸式展览的风靡,逐渐演变成了展览布置精致,随手一拍都是美照的“网红展”。
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沉浸式展览呢?从国际上这些经典的沉浸式艺术展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the star
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沉浸式艺术作品
澳大利亚创意工作室Ramus Illumination于Pyrmont综合度假胜地的中央大厅打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沉浸式艺术空间。它将光、水以及交互式艺术画廊融为一体,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旨在为每天前来的2万名宾客提供激动人心、引人入胜的娱乐体验。
沉浸式的体验起始于空间中央25米长、8k分辨率的新月形屏幕,通过播放来自当地和全球艺术家、动画人、电影人的数字艺术作品,全面地展示悉尼的光线律动,营造出一个极强沉浸感的艺术空间。
精心设计的数字大屏会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出反应。例如访客行为、天气、一天中的时间或季节等。
除了中央的巨大画面外,变化的光线图像作为数字画布的延伸,流动在天花板、墙壁以及空间中的水景当中,将画布上的数字艺术内容扩展至整个两层高的大厅空间。
13米高的圆柱形装置通过编程呈现出不同造型的瀑布,各种形态的水雾画面从天花板顶部飞泻而下。在灯光的渲染下,宛如在空中轻盈跳舞的仙女,为整个空间赋予一种由光线、镭射与投影带来的优雅与动感之美。
激光投影、超大全息幕,结合创意及后期制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带给参观者震撼生动的灯光交互体验。装置将根据一天中的时间变化呈现不同的环境、场景和互动内容。
这一创新性的空间装置,将艺术展示从传统的美术馆引向了公共领域。带领参观者穿越一系列震撼视觉的艺术空间,令人惊喜和兴奋的艺术场景体验,使观众经历一场难忘的沉浸式旅行。
光之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
136台投影仪,50K像素、2千万行文本,总投影面积达3300平方米,光之博物馆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展。
“光之博物馆”位于bastille和nation之间、巴黎第11区之前的一座工业厂房内,是由一间建于19世纪的就车间改造的,是巴黎第一个数字美术中心。
光之博物馆,以艺术画作结合光影投射伴随古典乐音,让古典名画「动」起来。不论是梵高、克林姆 这些大师的经典名作都不再只透过油彩带观赏者进入心中世界,而是以光影流动的形式重新演绎大师作品,让观赏者走入画中,走在光影之中,新型态的呈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韵味。
展馆分为两个区域,La Halle区域以2段投影循环播放的形式展示了分离派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和一些维也纳画家的作品。
第一个投影时间长达30分钟,投射的都是古斯塔夫·克里姆和埃贡·席勒的作品,克里姆特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此外除了克里姆特,还有席勒,毕加索,夏加尔等其他画家的作品。
第二个时间较短,投射的是维也纳当代大师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的作品。Hundertwasser的绘画是一种颜色的爆炸,它以无尽的螺旋运输到生命和自然元素的源头,空间变成了数字化图像的碎片化旅程。颤抖的窗口动画与华丽的色彩几何图形变现了一个设计中的乌托邦。
除了以上提到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日本等地的艺术家作品在这个区域中展览。
另一个区域 Le Studio ,以新生代艺术家为主,展现一场全新的现代化展览,在同一个空间中,这种新与旧,古老与创新的艺术形式彼此交融汇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感体验。
馆内会不定时的更换画家进行展览,2019年一开春,还推出了全新年度巨献!把梵高的经典作品设计成35分钟结合新媒体艺术与环绕音乐的画作漫游,配合着音乐的流动,有如置身一件件艺术作品当中,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