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学大师的文化观

2020-11-20

□黄东光

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放在中西方文化的比对中,并得出结论:东方文化应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自身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这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2020年1月新版)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漱溟的这本文化论著,也因此被学界评议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之作。

在梁漱溟的笔下,中国文化自成体系,个性殊强,独自创发,慢慢形成。它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文化比虽差异较大,但它又能做到海纳百川。梁漱溟从社会的变革、文明的递进、经济组织的产生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渊源。指出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中心,而西方文化则偏重于以宗教为引领。他认为,这样的文化差异,也决定了中西方社会的构造演化不同。比如,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普遍理想是“天下太平”,把家庭伦理关系一直视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样的文化情结,甚至萌生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而早期的西方,则把神的旨意视作凛然不可侵犯的“天规”,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神权制度,曾经让欧洲的中世纪陷入一片黑暗当中。梁漱溟认为,随着时代的演变,这种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理念。受家庭伦理文化的左右,中国人多强调社会组织,而西方则看重个人之觉醒,多以自我为中心。据此,梁漱溟分析说,中国文化更倚重道德的力量,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须从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来认识。”

中国文化见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是一代代中国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基于这样的考量,梁漱溟谈中国文化,除了追溯其成长脉络,比较与西方文化的殊异外,还着重从中国民族精神的维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指出,中国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彼此关怀重情好义。向上之心强,让中国人不畏挫折,知是非,追求公平正义,懂得道德廉耻,嫌恶懒散而喜振作。这种内驱力赋予了中国文化既朴实又精深悠远的禀赋,在延绵不绝中穿越着时空,代代相传。而彼此温存体贴,使得中国人更懂得相互扶持,加之受儒家学说的熏陶,中国人历来将“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仁义思想,视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至境。因此,这种浸润也成了中国民族精神中重要的心灵滋养,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迈向高远的境地。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寄予着厚望,将其比作一个早慧的孩子,憧憬她有着一个美好的未来。与此同时,他也理性客观地指出了中国文化在传承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并具体点明其表征,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认识观,为中国文化在开放包容中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为中国文化在文明互鉴中凝聚起更多的文化自信,增添了强劲动力。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体量丰沛,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进步的重要文明载体。梁漱溟当年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论断,特别是他对中国民族精神之于中国文化关系的论述,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化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腾,传承和弘扬的过程,即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样的中国文化自然有着广阔的前途,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乐见的。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