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卢妮:打造中国本土的影像艺术IP

2020-11-20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网红打卡地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今年国庆长假时候,有一家机构因保安天团拍照技术好引游客排长队的事件上了热搜,它便是地处湘江河畔的打卡圣地——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影像艺术是近代传入中国的一种具有复杂文化功能的艺术形式,它的隐喻与此机构契合,表达出对历史的探求和当下的感知。近些年,中国对自身影像艺术研究的权重在逐渐增加,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便是其中重要的助力机构之一。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排队实景

右三为热搜的“艺术馆保安天团”

致力于中国本土影像艺术研究

2017 年谢子龙影像馆开馆,2019 年升级为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更加专注专业地投入到中国本土影像艺术的研究、推广和培育中。至今已举办 30 余场主题展览,其中不乏国际性、有影响力的展陈和教育实践。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目前收藏了中国晚清和民国大量的原作照片,其中又以晚清的收藏最为丰富,蛋白原作数量达到几千张,涵盖晚清最重要的摄影师费利斯 · 比托、弥尔顿 · 米勒、黎阿芳等数十位影像艺术家。

卢妮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执行馆长

影像艺术的内涵在今日依旧需要探讨,其中需要专业机构持续地、深入地挖掘,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语境。在谈及影像作品入藏策略时,执行馆长卢妮表示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是基于中国影像的艺术机构,所以开馆时就确定了‘收藏中国历史影像’和‘弘扬影像艺术文化’的立馆宗旨。通过购买以及鼓励捐赠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馆藏,在此过程中,设立专业的学术委员进行甄别把关。同时通过展览,从学术上深挖影像艺术,提出当代语境下的影像学术问题。”

谢馆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除主题展览外,还利用珍贵馆藏进行二次艺术创作。“利用艺术馆的馆藏与当代文化对话,甚至吸引当代艺术借此进行二次艺术创作,是很多欧美著名艺术馆成功的经验,由此可以让学者、艺术家跨越时间的鸿沟和馆藏文物产生化学反应,也可以让这些文物产生新的生命。所以,谢馆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一年一度的馆藏展的策展方向,就是要让历史影像和当下发生关系,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卢妮说。

“荒木经惟 · 花幽”展览现场

形成所在地文化生态

这个博物馆不仅是“网红”,更接地气,让束之高阁的艺术,走进每个观众的生活。而且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工作大多围绕展览导览进行,这样的交流让更多的观众看懂影像展,也是借用志愿者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身份来为展览作品进行不同的诠释。

志愿者为大家导览

图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同时依托着“网红打卡地”和流量效应,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众多宣教活动也承担起形成其所在地文化生态的责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例如,在夏永康《越轨》摄影展览的时候,我们在展览区域做了‘今夜返港’的艺术馆之夜,通过围绕香港主题的歌曲、剧本朗读、舞蹈等其他表现形式,让人全方位沉浸在 20 世纪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此外,还尝试进行多元化的公共教育尝试,并持续打造艺术馆大品牌概念,共同打造云博物馆(ACloud. 云馆藏)、双师艺术课程、云生活美学、UNI-ART 教育项目等品牌跨界矩阵。“卢妮说。

国外的影像史和影像艺术都早于中国。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主要靠文献记录,各类艺术中文学也相对繁荣发达,传承有序,甚至影响到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对内容和意境的追求超过对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追求。对此,卢妮认为 :“对基于技术创新而在西方兴起的影像艺术,无论在制作技艺,还是在艺术语言、美学追求上,我们都需要一个向西方影像艺术先驱学习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影像艺术的本土化过程中,中国摄影师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比如郞静山的集锦摄影,在影像艺术中引入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

展览现场

坚持 XPM 矩阵运营模式

维持一座艺术馆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支撑,这些“烧钱”因素总是会与“非营利”三个字形成矛盾,如何走得长远呢?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的XPM 志愿者体系和 XPM 会员体系的运营,给了笔者新的启发。这些矩阵的建立基础是艺术馆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能够帮助谢馆在非营利性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同时,多元化的艺术活动、亲子活动、艺术课堂,让博物馆与公众间的黏性越来越紧密。但卢妮也说 :“这些措施还远远没有办法解决艺术馆‘收支平衡’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年开始通过基金会赞助,寻求长期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方向,就是策划关注人文、关注城市发展的公益展览。谢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来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企业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比如举办《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艺术展》《生命重于泰山——战‘疫情’2020 湖南大型公益影像纪实作品展》。”

《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艺术展》

任何一个时代的技术更新都会带来巨大的调整和机遇。1839 年摄影发明之后,对之前具有写实功能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调整,绘画这种媒介会不会因此已经到了尽头?但有意思的是,摄影发明之后的绘画在写实功能上出现了相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摒弃写实功能的抽象绘画,表现主义绘画盛行一时;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在写实上无所不用其极的“照相写实主义”绘画,导致绘画在审美上的艺术性大大的增强。如果不是摄影的出现,绘画的革命来得不会那么快也不会那么彻底。

“图像时代”“短视频时代”对于谢子龙摄影博物馆,也提供了新的媒介手段。“我们的展览除了通过摄影作品呈现之外,也会借助影像装置、资料文献阅读区、互动区来呈现,‘破墙’是我们现在的摄影展览要做的功课,不然观众在网上就可以看了,为什么还要赶到我们馆来看?绘画有齐白石这样的大师作为大 IP,但是摄影似乎没有这样的大师存在,一位全民皆知的大 IP,希望有一天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可以成为这样的摄影大 IP。”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