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忆变成一串代码——读《互联网没有记忆》
《互联网没有记忆》 艾比·史密斯·拉姆齐 著 史 兵 译 九州出版社 2020年11月出版
⊙杨 吉
较之过去的媒介传播,互联网的诞生让人们更加便捷、及时、高效地交换和获取信息。每天,有数以亿万计的用户上传海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也得益于相对廉价且耐久的存储技术,网络空间让“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有了新的注解。事实上,当一切信息可以被转化成代码,进而被数据化、可视化、再生化,别问互联网上是否有“记忆”,其实应该问,它的记忆有多久、会多长。
从成书的时间来看,在艾比·史密斯·拉姆齐写作《互联网没有记忆》之际,她应当知道舍恩伯格和他那本因鲜明地提出“数字遗忘权”而赢得广泛赞誉的作品《删除》。于是仅就观点比较,艾比·拉姆齐对舍恩伯格的主张是有所保留,甚至是修正、商榷的。在本书中,作者掷地有声地抛出两个观点,其一,网站关停、网页消失、数据湮灭,我们的数字回忆又当何处安放?其二,当信息的生产到传播都变得易如反掌,面对数据洪流,我们又该如何重拾乃至重塑我们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艾比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交流研究所所长。她长期参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家战略项目“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帮助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价值的数字信息。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缘于一次观看综合馆藏展览时,看到数百件藏品,不论该文物的介质是宣纸、油印纸,还是鹿皮、鲸骨,或是留声机、早期电视显像管等,它们都是通过实物,直接而具象地记录着人类历史活动痕迹与文明演进的轨迹。于是,她开始认真思考起记忆存储在数字时代的未来。她担心,在200年以后,或甚至是50年以后,人类的继任者会展示哪些藏品?如果没有留下不可否认的实物,未来人们如何与过去的人产生这种独特的发自内心的联系呢?
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好问题。数字时代的书写、文化、思想及其对人类文化传承的影响,已经成为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比如,一位网络用户不幸离世,他的社交账号能否作为一项“遗产”被继承,倘若允许继承,又该如何正当保管和使用?我们上传至“云端”存储的资料,倘若有一天运营维护它的公司轰然倒下,谁又来为我们负责索回?人们每天在网络上的浏览、购物等行为本身就是“回忆”。那么,我们是否有权收回和支配这些数据?
因此,艾比的观点有其道理,信息交流因网络技术提供的开放、分享、协作的机制而愈加便捷,但网络信息的本质是一连串的代码,物理载体是各个服务器。也就是说,一旦连接、访问网络的端口被彻底关停,数字世界瞬间就会还原出原有的一面,正如它一直以来被称作的是“虚拟”的空间。
令艾比感到忧虑、不安的关键正是出自这一点。她在梳理了从4万年前智人到如今现代人的“记忆简史”之后,特别强调过去人们是在实物介质上记录历史的这个共同点。因为,无论是石刻、壁画,还是泥板、动物骨头上的雕刻,抑或是动物标本、由古人生活痕迹形成的化石,尽管介质在形式上林林总总,但都是一种将意识通过物质来表达、反映的行为。
艾比还在书中援引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将记忆记录在实物上,知识不仅可以在个体之间共享,它也可以传播——收集、复制、交换、借出,虽然也经常被盗。让知识在各大洲上代代相传,是我们能够创造的一种最接近理想的自然资源——不会枯竭且随着使用而增加。”
很显然,艾比在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留给后世子孙的各种文物、遗产赋予了文化记忆的意义。她本人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数字时代的记忆、信息存储、图书馆的角色变化,以及新的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和时间的看法。而这本有关数字思维的书,则让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人类集体记忆的历史和复杂性。
以艾比的观点来看,我们这一代人苦心经营的文明成果有可能由于过度依赖移动数字技术,反而导致没有实物存下来。因为,一切都只是代码,倘若一个不可预期的外力因素,比如地震、火灾或人为破坏,这直接就宣告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一笔抹杀、是不存在的……或许艾比的观点有些悲观,但是她所提出的问题却让世人警觉:在数字时代,我们以何存在?后世子孙会怎样看待我们说的话和做的事?
本书的英文版的书名是《When we are no more》(当我们不再是我们),相比于中文版的书名《互联网没有记忆》,英文版的书名更贴切本书的内容。因此,与其去讨论互联网有没有记忆,倒不如把问题锁定在数字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基于更长远、向未来负责的态度,考虑如何更安全、更稳妥、更有意识地去保有、传递文明这个焦点。
对此,在书的结尾部分,也就是最后一章“活在记忆里”,艾比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呼吁当局政府应当预见性地去制定一些政策、措施,以保护那些承载大量重要信息的服务器因运营它的公司倒闭关张,而沦为无人问津的“公地悲剧”。换言之,这些服务器应当具某些“公共设施”的属性。二是倡导每一个网络参与者和数字用户应该把如何传承记忆、传递文明,提高至思想上的警觉。三是人们可以开发更有效的技能来管理数字存储机器并对其承担责任,使它们比人类更长寿,就像书籍一样,即在存储技术的持久耐用上多投入研发。
记忆不仅是关于过去,还能塑造未来。从文字产生到印刷书籍,再到数字记忆,存储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正面临很多新的旧的问题,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人类需要记忆新范式,也需要新的基础教育,学会对数字信息保持审慎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