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前行|“南陈北李”雕像走进剧院,歌剧《晨钟》即将敲响
由上海歌剧院创排,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为主人公的原创歌剧《晨钟》,11月28日-29日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并分别由于浩磊和徐晓英、韩蓬和宋倩两组演员担纲主演。
《晨钟》共分三幕,以“寻道、行道、殉道”贯穿全剧,重点突出了李大钊在革命之路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晨钟》剧照
四年多来,上海歌剧院与主创团队、各方专家,针对《晨钟》的剧本、音乐、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展开探讨,并通过音乐会版、舞台版、巡演版、讲演版等多个版本数十场的演出实践,不断总结、修改打磨。
作曲家许舒亚介绍,相对于最初的版本,《晨钟》的剧本做了重大修改,人物也有所增加,音乐也要相应调整,“《晨钟》是一个正剧,但我个人希望不要给它太多口号,应该展示更多的柔情。歌剧里有诗意的地方,也是作曲家最应该发挥和展开的地方,怎么写?你要根据剧本背景、人物性格,和此时此刻的细节来写。”另外,“这部歌剧要有思想性,怎么诠释思想性,而不让它生硬?我们加强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同时,《晨钟》邀请设计师丰江舟加入主创团队,对多媒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上海上海”“相约建党”等多段场景的多媒体投影焕然一新,与此同时,调整了部分舞美、道具,兼顾历史与当代审美的同时,也为演员的舞台调度提供更大的便利。
《晨钟》剧照
今年七一期间,《晨钟》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过一轮,导演熊源伟曾问现场的年轻观众,包括十来岁的青少年,喜不喜欢这部剧,他们都表示很喜欢。
“艺术创作从来没有题材的限制,我们做红色题材,一定要让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欢。”熊源伟说,尤其是那些深刻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吊起来,要让它贴近地面,贴近观众的心。”同时,“我们要把它诗化,有西洋歌剧的形式,也有东方的品味。”
熊源伟说,剧目一开始,李大钊28岁,牺牲时才36岁,背后始终有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着他,这部剧感人的地方正是信仰,“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特别需要在他们心中点燃信仰的火焰,这恰是一部能点燃信仰火焰的歌剧。”
《晨钟》剧照
作为最早酝酿在中国创建共产党的两位先驱,李大钊和陈独秀革命情谊深厚,“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晨钟》对这段革命情谊有浓墨重彩的展示,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陈北李”雕像一直也是如潮的观众前去瞻仰的地方。
值此演出之际,又恰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休馆翻新,上海歌剧院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策划,让“南陈北李”雕像首次走出纪念馆,来到上海大剧院做特别展出。
“南陈北李”雕像首次走出纪念馆,来到上海大剧院做特别展出。
不久前,上海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议,吹响文艺战线重大主题创作“冲锋号”,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发布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39项,《晨钟》是其中之一。此番演出,也是《晨钟》入选上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后的首度亮相。
不仅如此,《晨钟》也是“艺起前行·全国优秀新创舞台剧目上海展演”的参演作品。9月以来,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广西、四川、陕西、上海等地的14台优秀剧目集中亮相申城,《晨钟》作为最后一部大戏,即将在11月底压阵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