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聚焦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2020-11-28

  编者按

  11月22日,为期4天的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作为国内外第一个以世界级大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博览会,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千余家参展商汇聚沪上。对于地处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而言,文博会既是三省一市携起手来面向国际搭建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也是集中呈现四地文化产业独特魅力、蓬勃活力的一扇窗口。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长三角城市群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既保持个性特色,又相互交融,共同绘就了近年来长三角文化产业增速与体量领跑全国的美好画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透过展会看发展,三省一市文化产业此次呈现了哪些新亮点、新趋势,背后是怎样的消费理念与民众期待?光明日报各路记者带您一同感受。

  上海:以多彩创新为文化赋能

  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曹继军

  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上海以科技创新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将“打造高品质生活”的主题鲜明呈现在观众面前。

聚焦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观众在上海展区挑选文创产品。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光明图片

  本届展会,上海展区云集了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腾讯以“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切入点,展示了最新的智能识别技术。世纪出版集团的130余种文创产品联袂登场,首发阵容强大。阅文集团、哔哩哔哩、完美世界、上海报业集团、上影集团、上海文广集团……一家家重点展商各有“独门利器”,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作为“耳朵经济”的排头兵,喜马拉雅为此次文博会带来了一间无人值守的“24小时城市书房”。在这座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开放的“家门口的图书馆”中,有声书柜、有声书墙、有声画框等音频科技产品,朗读亭、立体耳机森林、定向音箱等有声体验场景,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走进阅文集团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造型别致的“生态树”,树干部分由多个阅文IP生态案例构成,树根部分是腾讯影业、新丽传媒等大型业务平台,寓意着“优秀平台孕育多元作品,共同构建良好的内容生态”。作为上海文创行业龙头企业,阅文集团的展示以“阅引时代·文创生态”为主题,全方位展现文学内容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

  “私人定制、个性化专享”是当下文化消费热潮。触宝科技、蜻蜓FM等企业纷纷展示其最新研发的网络文化新产品,如触宝推出的“疯读小说”,以大数据和AI为引导,精准了解用户阅读口味,进而反哺网文作者;蜻蜓FM则将音频带入全场景应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汽车等新场景进行智能音频的全生态建设,把美妙的声音传递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古籍精品展示和传统技艺“情景再现”,是上海图书馆“促进文化根脉赓续”工作布局的重要组成。数字文创成果之一《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1833—1949)》,以及原创服务品牌《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令参观者感受到融贯中西、别开生面的海派风情。

  作为独立参展商,上海闵行区光华创意街区在文博会上首次亮相。光华路是闵行区16个成片区域转型升级地块之一,在“十三五”期间逐渐蜕变成为上海“创意街区”、上海“区域整体转型”试点。这里展示着属于中国的香气语言和针织设计,孕育了科技与创意结合的酒类IP,诠释着黑紫砂丰厚独特的非遗文化价值和匠心精神,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直播带货进展会,引爆直播经济新亮点。11月19日晚,历时5小时的抖音直播为文博会“带货”,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469.98万次,单场流水602.26万元。上海这座全国互联网直播带货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因这场文博会再掀创新热潮。

  江苏:好景好物好文化 创新创意创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先用清水舒展打卷儿的书页,再在缺口处刷上浆水,随后挑选颜色、质地相近的纸进行修补……”11月21日,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江苏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张毅手把手地指导观众修复古籍。

聚焦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江苏展区的运河长卷数字化体验区。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光明图片

  此次展览,南京博物院不仅带来了创意展览和文创衍生品,更设置了文博社会教育活动。在这里,凭借数码扫描技术,南博镇馆之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画变身木刻,蘸上红色印泥、覆上宣纸,以毛刷轻扫,就会得到一张“竹林七贤”人物小像,让观众在体验雕版印刷技术的同时,感受六朝人物怡然自乐的风采。

  本届展会,江苏展区围绕“全面小康、文化产业新征程”年度主题,突出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组展思路。记者了解到,参展的近百家江苏企业运用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体现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创新,使江苏的好景好物好文化“活色生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走进序厅,高3米、长12米的运河长卷数字化体验区以视频形式,让长卷江苏段中的船舶、云气、水流等元素“动”了起来。原画中江苏段所有地标,均在视频中附以简介及相关诗词。

  走进江苏馆正厅,众多“运河”元素映入眼帘。有《从长江的尽头回家》网络直播展示、大运河主题图书,还有耗时8年完成、共计1400万字的巨著《中国运河志》亮相。2008年,江苏牵头启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2012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启动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运河出版工程。《中国运河志》便是其重要成果。

  多家企业还带来了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的体验内容,展示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的新型业态。

  中国戏曲历来受到国内外戏曲爱好者关注。展会现场,“戏曲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江苏演艺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计华介绍,这是我国机器人技术在戏曲文化中的首次应用。技术人员捕捉戏曲人物的动作,建立数据库,完成数字版权登记确认,进行创作和调整。目前,三代机器人已基本调试完毕,它们从二代的15个关节增加至25个关节,肢体动作更加丰富逼真,甚至可以演绎昆曲《游园惊梦》。

  突出“文化+”战略,展示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复刻”阳澄湖高速服务区景观,展现文化与交通等行业的有机融合;借助手机游戏《江南百景图》,展现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魅力;借助VR头戴设备,带领观众进行穿梭之旅……精彩内容,不胜枚举。

  一个个亮点背后,是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跃升。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657亿元,占GDP比重为5.0%,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企业经营收入和总资产均超万亿元。

  “以本次文博会为契机,江苏将与兄弟省市继续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发展合力,共同开启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篇章。”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表示。

  浙江:文旅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浙江精心组织了160余家优质文化企业参展,展陈面积2200平方米,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里不仅能体会“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厚重底蕴,还能感知数字赋能、未来将至的无限可能。

聚焦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浙江多家博物馆汇聚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光明图片

  沿着曲水流觞的小径走进杭州展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文化生活体验一览无遗,充分展现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创意与生活相促进”的独特发展模式。西泠印社的紫铜十二生肖印章、丝绸文人扇、三潭印月纸雕灯等极具江南人文气韵的国风单品,吸引了大批传统文化爱好者驻足;从如诗如画的千里江山到大雅精致的亭台楼阁,系列榫卯文创产品更是吸睛无数。

  步入以“温润之州、诗画山水”为主题的温州馆,仿佛融入了瓯江山水。绵绵瓯江、清清小溪,充满诗情画意;瓯窑作品、夹缬系列衍生品、贝雕工艺品等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深受观众追捧。

  在湖州馆,钻石DA40六自由度全自动模拟机给观众最真实的飞机驾驶体验;江南刺绣馆的上千件大小绣品,令人有“目熏古风,身入宫闱”的穿越感……

  以长三角文博会为支点,浙江始终秉持文化赋能理念,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扛起建设“重要窗口”的文化担当。

  经过前两届展会的积累,长三角文博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今年,浙江展厅既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文投集团、宋城演艺、华策影视、大丰实业、电魂网络、横店影视等龙头文化企业,凸显数字文化、影视动漫、文旅融合、文创设计、文化制造等优势业态;又有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大平台大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浙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效和美好前景。

  近年来,浙江围绕“打造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建设重大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6030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0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24亿元,同比增长12.2%。

  “长三角一体化,文旅先行。文化和旅游产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先行军’作用,产业交流合作十分紧密,态势良好。”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表示,浙江旅游产业中,来自长三角区域的游客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特别是乡村旅游,被称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宋城演艺在上海黄浦江畔建设世博大舞台,打造浦东文化新地标;华策影视在松江区建设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打造推动浙产影视走出去的国际化平台;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并购上市公司江苏鹿港文化,并发起设立“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基金”,重点扶持培育长三角区域文化科技、影视类投资项目;浙江大丰实业投资“风采大丰·醉江南”项目,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为主的41个城市会客厅;杭州、宁波、上海、南京、合肥等市与阿里文娱集团成立长三角文旅消费一体化联盟,借助“文旅+科技”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亮点集聚,尽显风采。面向“十四五”,浙江将持续在擦亮精神标识、建设文化地标、构建文化产业标杆、打造对外文化视窗等方面下功夫,用文化软实力支撑浙江硬实力,打造与“重要窗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

  安徽:长三角一体化风愈劲,徽风皖韵情愈浓

  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撞上”AR技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由16个地市、136家企业组成的“文化皖军”盛装登场,立于长三角一体化强劲风口,在“文化+”中,激荡着浓郁的徽风皖韵。

聚焦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演员在安徽省安庆市展位上推介黄梅戏。新华社发

  在阜阳展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阜阳剪纸刻画时代主题,王家坝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跃然纸上;亳州展区,“亳文化”穿越3700年,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亳州名人在“知亳文创”产品上焕发新颜;安庆展区,黄梅戏《女驸马》走下戏台、走进漫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座“有戏的城市”。

  “长三角区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让徽风皖韵愈来愈浓。”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徐大珍介绍,近年来,安徽博物院在推进本土文博事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与长三角区域博物馆、文博企业的交流合作,从单纯的文物交流参与者角色,转型为文物研究的共同探索者、文创产品的联合开发者。“长三角博物馆文创联盟呼之欲出,从文脉相通到产业融合,未来将有更多反映长三角区域共有文化特征的产品与大家见面。”安徽博物院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马头墙内,翰墨飘香。在安徽出版集团打造的“徽风皖韵”富媒体电子书项目中,徽风皖韵变得生动具体。“我们利用‘文化+科技’的方式,采用动画、音视频、微课、游戏等手段,全方位呈现了《大别山上》《黄梅小镇》、古籍数据库等精品徽文化内容。”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进说。文博会上,一个好消息让韩进为之一振:“长三角数字出版协同创新平台启动,这标志着我们即将迈入更深层次、更全方位、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新合作时代’。对安徽来说,这是学习进益的新高地,更是迎头赶上的新赛道。”韩进表示。

  数字内容创新之外,全产业链合作也在持续推进。

  今年的长三角文博会上,安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集中亮相,其中就有安徽出版集团倾力打造的“中国黄山书画小镇”,这将是一座以书画为主题,集书画主题酒店、书画交流创作、书画展览展示交易、书画培训写生及相关旅游配套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未来,我们要奋力将‘书画小镇’建设成为黄山旅游的新地标、新IP,长三角游客‘打卡地’以及中国文化艺术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安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陈光明说。此外,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芜湖古城”即将焕新归来,淮北全域旅游合作项目也已吹响号角。

  长三角一体化风愈劲,徽风皖韵情愈浓。推进安徽文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地市、各企业都有自己的打算。“我们希望利用阜阳的非遗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等,将阜阳打造成为长三角文化产品的加工、物流基地。”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朝阳表示。“对亳州而言,‘亳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未来的创新开发,需要我们现在就甩开步子走出去。”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修薇说。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铁峰认为:“进一步讲好安徽故事,更需要的是‘引进来’,主动搭建平台引入兄弟广电单位的先进做法。”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3日 07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