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诗写给杨玉环,成为经典,难道爱慕她?

2020-11-29

文·段宏刚

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出生在唐朝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现在为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也许是爱屋及乌,他对自己的出生地有很深的情感,再加上他对道教很感兴趣,所以,在成年后行走江湖时,他自称“青莲居士”。

李白从5岁开始读书,到10岁就会写诗,到15岁时已经写了很多首诗,在当地小有名气。在16岁时,他一边学习剑术,一边拜访当地名士学习道学,到24岁时,他已经成为才华横溢的诗人,并开启了漫游之路。

李白的父亲名叫李客,是在巴蜀一带做生意的富商,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侠客和隐士。

“士农工商”的等级意识在唐代依然盛行,因此,唐代朝廷规定:商人的儿子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大门向李白关闭后,李白唯有通过朋友的举荐达到做官的目的。他开启漫游之路,在全国各地四处游山玩水,实际上是想结识一些有分量的朋友。

从724年——740年这16年里,李白先后结识了李邕、孟浩然、许圉师、元丹丘、岑夫子、张说、张垍、崔宗之、张卿、玉真公主、贺知章、李龟年等许多朋友,这些人里边,真正帮他进入仕途的是玉真公主与贺知章。

743年春,通过玉真公主与贺知章不厌其烦地向唐玄宗举荐李白,唐玄宗终于同意召李白进入翰林院工作,做他的御用文人,跟今天秘书的工作类似。

做了御用文人后,李白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陪伴在李隆基身旁,即兴发挥,写一些诗给他娱乐,让他越高兴越好。

“云想衣裳花想容”正是李白在此期间写的,是《清平调词三首》里边的第一首,全诗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写于744年春末夏初,也就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

当时,唐玄宗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结伴在兴庆宫游春、赏牡丹,乐师李龟年在旁边给奏乐,一群宫女踏着音乐节奏在旁边表演歌舞。赏花的同时,还能听着优雅的乐曲,看着精彩的舞蹈,还能喝着美酒,有钱人真会享受生活。

玩到尽兴时,唐玄宗命令李龟年拿着金花笺宣李白到场作应景诗。李龟年来到李白跟前,发现李白已经喝得飘飘忽忽,站也站不稳。李龟年急中生智,拿起酒杯从湖中舀起一杯冷水泼在李白脸上,被冷水一激,李白立刻清醒,明白了来宣他的用意。

对才高八斗的李白来说,写这样的应景诗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见他略一沉思,大笔一挥,三首《清平调》就写好了。李龟年捧着写在金花笺上的诗稿,小跑着来到唐玄宗和杨玉环跟前,让他们欣赏。

两人看过诗稿后,非常满意,当即给李白奖赏了宫锦袍。尤其是此时才25岁芳龄的杨玉环,一下子被这几首诗赞美得芳心荡漾,脸蛋如同园子的牡丹花,白里泛红,红里透粉,再加上美酒的作用,让她的脸蛋更有韵味。

事实上,李白在此时还没有见过杨玉环的面,他却能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诗句,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这完全是李白把他的文学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为:

云朵那么圣洁,却不想做云想做你的衣裳,花儿那么美艳,却不想当花想做你的容颜,你简直太美了,娇美欲滴,好像沉香亭畔被春风吹拂的带露水的牡丹。

你如果不是仙山上才能看到的仙女,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偶遇的女神。

李白不惜溢美之词,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如此夸赞,并不是他爱慕杨玉环,对其想入非非,想用自己的才华把她勾引到自己身边来。其实,李白有自己难以消解的苦衷。

李白的苦衷,就是他不想再在翰林待诏这样轻微的职位上任职了,他希望得到唐玄宗的重视,能做一名真正的翰林学士,参与到重要的工作之中,能为大唐王朝的国强民富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修齐治平”是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人生抱负。

然而,此时的李白,已经43岁,几乎一事无成,如果再这样消磨下去,只会距离自己的人生抱负越来越遥远。

从李白进入翰林院之前写作的许多诗歌来看,比如,725年写的《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730年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731年写的《乌栖曲》、742年写的《蜀道难》等诗,都是气势恢宏,充满豪情壮志的杰作,在这些诗歌中,李白不但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是寄情于景,抒发了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在743年,虽然通过友人贺知章的牵线,李白谋得了一官半职,但并没有被重用起来,才华和生命被浪费着,豪情被消磨着,人生理想被阻挡着,面对此情此景,李白怎能不苦恼呢?

因此,给杨玉环写如此肉麻的诗,成为李白抓住仕途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他后来还是没有抓住,只能纷纷离开京城长安。李白仕途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他的个性过于强烈,并不适合在复杂的仕途上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