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

2020-12-10

“齐先生能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他是随遇而安地欣赏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他有闲情逸致去研讨‘三百六十行’,他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他肯尝试各样各种的地方的小吃。”

——梁实秋

齐如山

梁实秋在回忆的文章里,提到的这位“齐先生”正是齐如山。连谈吃大家梁实秋都如此钦佩,齐如山到底在写民食一事上,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呢?也许,近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齐如山散文精选集《面疙瘩》可以为你解答一二。

《面疙瘩》实拍图

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文/姜业雨

近百年间,齐如山的形象无论怎样变化,始终离不开两个标识性的符号元素:一是戏,二是梅兰芳。读过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的人都会知道,齐如山曾经为梅兰芳编写过不少剧本,在艺术上给了梅兰芳不少的帮助。齐、梅的精诚合作,可以说是梅兰芳登上京剧艺术巅峰的重要因素之一。

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

梨园行好吃,齐如山是戏曲大家,与各名角交游,自然也好吃。《面疙瘩》这本书,齐如山不谈戏,也不谈梅兰芳,谈的却是多年来他对吃的研究。齐如山懂吃吗?读者若提出这样的疑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毕竟,齐如山谈“戏”出名,却也被“戏”掩盖了他在其他领域的造诣。

齐如山(中)梅兰芳(左)

齐如山是戏剧家,捧梅兰芳捧出一个名角;但他更是杂家,被称为近代社会掌故的宗匠,活的历史的记述者。他对社会中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方言土语、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都极感兴趣,并悉心加以调查研究,写过大量的民俗文章。

可惜的是,齐如山谈吃的文章多散见于其各类文集,鲜见整理成册出版。本书的编者搜罗了齐先生的诸多著作,集中选收,可以说是齐如山谈吃篇目的首次完整辑录。《面疙瘩》算得上一部齐式的“谈吃大全”,是一席民国盛宴,一部有滋有味的民食考。当然,本书也意在让读者重新认识齐先生民间美食家的身份。

《面疙瘩》内页图

书名“面疙瘩”,无疑带着民间的记忆与温度,它道出了这本书吃的主题,是地地道道的、寻常人家的味道。全书分了四辑,分别是“中国馔馐谭”“食事如素”“谷蔬人家”“‘面面’俱到”,主题都是“吃”,只不过不同层面的“吃”而已。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吃”,不见得多珍贵多华丽,甚至有些偏“素”,却实实在在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人有抑制不住的过一把农村瘾的冲动,能看见中国人祖祖辈辈惯常的吃喝历史与文化。

文学界谈吃的名家很多,写得出名的也多,像汪曾祺、梁实秋、唐鲁孙等,皆是谈吃领域的专家,各有千秋。但戏曲理论家谈吃,唯齐如山一人。而且,他写的全是旧时普通人家的吃食,饭锅里的材料,餐盘中的品相,街角处的饭馆子,顿顿不可少的五谷杂粮,描写得真实细致,甚至读来令人感到心酸。比如,在写到包子的一篇,极其普通的一种面食,齐先生竟用了十六页的篇幅,分述了高贵的、寒苦的、特别的、普通的、简单的、复杂的,六类包子的做法吃法和吃的人家。

齐如山的文字里融入了他本人对民间或农村的记忆,里面随口提到的吃喝故事,都是他本人经历的,或是从老百姓口中听到的。他总是在谈吃之间有意无意地提到民风的淳朴,和寒苦人家四季三餐的酸甜苦辣咸。在对吃的研究上,齐先生秉承了他对国剧的研究精神,所用的方法,有如科学家,逢人必问,亲身采辑,然后分析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一样。

我们很难将此书定义为纯粹谈吃的美食书,它更接近于关于吃的“百宝箱”,读史的人能探出一点史料,读民俗的人也能看出一点民俗,研究吃食的人也能闻到一点烟火。即便是做面食的人,也能明了自己手里面食的来龙去脉,并忍不住按照齐先生那些详细的做法尝试一下。

若干年来,就很少有人写过民食。就是想写,也可以算是很傻的一件事情。这虽是一件傻事,齐先生却说坚持要写写它。这件事情,倒是合了他“凡事都要傻干”的性情。齐先生曾对中国人不重视民食研究而感到可惜,并预言将来会在国际市场上吃大亏。为了写民食,他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这点非常难得。要知道,齐先生是给梅兰芳做艺术指导的,上得去,下得来,才称得上是名士风流。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成功地做出一碗合格的面疙瘩,那么,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了。”离我们最近的不可能是山珍海味,而是能喂养着我们长大成人的粗茶淡饭,它才是最好吃的,是最养人的,不论你贫与富,还是你走得多远,在最饥饿的时刻,一碗热腾腾的面疙瘩,才是最朴素的,也是最能填饱肚子的家常饭。

《面疙瘩》

齐如山 著

一把野菜,一地葱皮,一个包子,一碗清汤,要多美味有多美味,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这才是百味人间里有烟火气的“中国吃”,这才是老乡亲口中的“真滋味”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