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罕见汉字读懂古代的中国纺织

Image 2020-12-11

我国各族人民的纺织生产实践,起源很早,范围很广,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很深。因此,古代纺织相关的文字资料十分丰富,在我中华民族文化中处在特殊的地位。在汉族语文中,有大量的文字和词汇与纺织生产有关。如在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糸”旁的字有100多个。东汉人编的《说文解字》中所收,“糸”旁的字有267个,还有“巾”字旁的、“衣”字旁的等等,都直接间接与纺织有关。这些字反映了在它初次出现之前已经普遍存在的纺织生产实践和成果。其中有些古字当今已十分罕见,甚至电脑智能软件也无法识别,但是却生动地反映出我国纺织初起、形成和发展时期的面貌。

与麻有关:絺、绤、枲、紵

我们的祖先最早掌握的纺织技术是利用麻类纤维,时间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年左右。

葛纤维的利用很早,有野生的和人工种植的。《诗经》中涉及到葛的采集和纺织的就有几十处之多。古代称细葛布为絺(音止),粗葛布为绤(音系)。为了保证织衣制履所需的葛纤维的供应,周代特设专门官职叫“掌葛”,专门负责葛的采集和种植。隋唐之后葛的应用日渐衰落,唐代诗人李白《黄葛》诗中有趣地提到:“黄葛生洛溪……采缉作絺绤;……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后来其地位逐渐被麻所替代。

我国很早开始出现人工种植的大麻,称为枲(音喜),或指大麻的雄株,到商周两代已经非常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当时军队的服装大部分是麻布,因而封建王朝的当政者对之较为重视。隋唐时,大麻生产遍及黄河、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人们已掌握了鉴别麻皮质量的新方法,并按照新方法进行收麻,使得大麻纤维的质量大有改善。

另有一字紵(音住),指的是苎麻。周代曾“以紵充赋”,说明苎麻早已开始人工种植。其分布地区虽不如大麻广泛,但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近年在陕西宝鸡和扶风好几次发现西周的麻布,经分析都是苎麻织物。苎麻纤维洁白、纤细,适于织成高质量的织物,是商周时期重要纺织纤维原料之一。

麻类植物纤维在纺、绩前的初加工技术有了迅速发展,沤麻、煮葛工艺技术日趋完备,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平民百姓的大宗衣料。古时称为“布”的,主要是指麻类织物。由于布是庶民日常服用的布料,所以把庶民亦称为“布衣”。麻类织物一直到宋代以后,其地位才逐渐为棉布所取代。

与丝有关:紬、缯、缬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起源最早,传播面广,我国古代有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丝的初加工技术发展很快,并有专业化分工,如官府中的作坊中有专司紬(音抽)的岗位,就是负责抽丝。夏代至战国时期,丝织物总称为缯(音增)。人们不仅可以生产丰富多彩的丝织物,而且已能按照织物的粗细、厚薄、疏密、织纹和生熟加以分类、命名。所以说,丝织物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得最多,如绡、紗、縠、缟、纨、缣、绨、罗、绮、锦等,不一而足。

随着丝织品的发展,对其染色、印花的技术越来越精深,创新了印花工艺,称为缬(音协),包括夹缬、绞缬、蜡缬等染法,为我国印染技术做宝贵的贡献。夹缬是用两块图案花版将丝帛对折夹在两板中间,然后在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技术最实用,逐渐流行于全国;绞缬是用线来扎束布帛成绺,染后放开自成花纹,最后布料上就出现了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花纹;蜡缬就是蜡染,于帛上先做图样,后依样涂以蜜蜡,浸入染料中,待蜡脱落,花样重现。采用这种印花方法,可以得到特殊风格的产品,在现代仍保留了这种染色方法。

蚕桑丝绸业在我国纺织生产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栽桑、育蚕、缫丝、织绸技术有了全面的发展,丝纺织技术水平远高于对其它纤维的加工技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蚕桑丝绸业中心,以后通过各种渠道缓慢地传向境外,先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绸产品闻名于世,并与当地人民的创造相结合,使丝绸生产水平大大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与毛有关:羖、犛、罽、褐

中国利用毛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很遥远的时代。早在夏代初期,地处北方和西北的兄弟民族就已经有加工过的毛皮和毛纺织品了。从石器时代起,随着狩猎技术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开始利用这一类纤维,只不过使用的比例低于植物纤维。

羊毛是那时毛纤维的大宗,羊字简单生动,从古至今一直保留。另外还有羖(音古)指山羊,利用山羊绒于纺织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新疆是山羊绒的原产地之一。古代兄弟民族很早就利用牦牛毛纺织,如藏族的祖先西羌人聚居游牧于甘、川、青、藏等地,古籍记载他们居住的帐篷都是“织犛牛尾或羖羊毛覆之”,犛(音毛)就是牦牛。

古代的毛织物细者统称为罽(音即),粗者统称为褐(音贺,不算罕见)。《诗·豳风·七月》所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十分流行。这里褐指粗毛织物,是当时北方劳动群众的主要衣料之一。而精细的高档毛织物则多由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享用。

到了元朝,毛纺织品由于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传统服用织物,需求量骤增,毛纺织生产规模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我国有许多天然牧场,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对养羊法和毛纤维的加工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埋藏在地下的毛纺织品文物虽已陆续有所发掘,但与丝、麻纺织品文物相比就少得多,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与棉有关:氎、緤

我国种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汉代从海南岛、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始的,比麻、丝和毛晚了许多。南北朝时的新疆已开始种植棉花,并用以织布。中国古代没有棉字,只有绵字,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演变出现今天的棉字。

棉花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类。一年生的棉花,古称氎(音叠),开展人工种植并在宋元时期推广的是这一种;多年生的棉花一般指南方的木棉,称为緤(音蝶),多为野生。棉花是优良纺织原料,王祯的《农书》说:“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比较了棉与丝、麻、毛的优越之处。

北宋末年,北方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物大量移居江南,南方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元代初年,长江流域的松江地区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超越闽、粤地区走在前列,逐渐形成为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其中黄道婆的生产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明代,棉纺织业逐步普及全国。这主要是由于棉纤维具有王祯《农书 木棉序》中列举的“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紵,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的优良特性,加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出了不少棉花新品种,适宜不同气候的地区种植,为不适合种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地方带来了发展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才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穿衣需求。

因此,棉花逐步取代了麻成为人民大众的日常衣着原料,在数量方面也远远超过了蚕丝。到19世纪初,我国棉布远销西欧,每年达三百万匹。此后,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中的主要原料。

以上内容来自于中国产业史研究公众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