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以文艺培根铸魂 用精品讴歌时代

2020-12-14

  12月4日,宁夏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宁夏银川:以文艺培根铸魂 用精品讴歌时代

  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现场 杨周宸乐 摄

  自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至今,历时近七年。银川市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富有银川精神、银川力量和银川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美丽新银川提供了文艺支撑和精神力量。

  以精品讴歌人民,这份文艺“成绩单”很亮眼

  新时代的银川,给艺术家提供了涌流的创作源泉。据统计,2014年以来,银川市文艺界获国家级奖项、全国性奖项、入展全国性展览、被全国性刊物及选本刊发和转载的文艺作品达300余项。

  在文学创作方面,银川市作协赵华的科幻小说《大漠寻星人》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赵华还是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养家之人》特邀中文版小说作家;郭文斌、阿舍、唐荣尧、田鑫、刘汉斌等30余人笔耕不辍,创作、出版了《写意宁夏》《托尔斯泰的胡子》《贺兰山》《草木和恩典》《大地知道谁来过》等有影响的著作;在《新华文摘》《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小说月报》《散文选刊》《光明日报》等发表文学作品130余篇;阿舍作品《我不知道我是谁》获第十三届“十月文学奖”;刘汉斌的《草木和恩典》、田鑫的《大地知道谁来过》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在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柳萍、李小雄等主演的秦腔剧《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分别荣膺中宣部第十三届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李小雄主演秦腔《狗儿爷涅槃》获第十五届文华表演奖;韦小兵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舞蹈《金沙梦》《向往》《公婆戏》等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音乐《守在村口的娘》入围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决赛。杂技节目《春临塞上——高车踢碗》入围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评;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获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宁夏坐唱《请你回家做一回回客》、弦鼓说唱《选举》《有女好好嫁》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奖……

  在其他门类艺术创作方面,银川市书协范彦奎作品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陈国鸿、刘银安、范彦奎、屈子强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银川市美协罗贵荣作品《时间时间》获全国第十三届美展提名奖。银川市摄协王正明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十六届摄影艺术展。

  此外,有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弦鼓说唱《选举》、国画《丝路漫出花儿情》等16部作品入选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在传承与创新中积极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属于银川的文艺品牌

  《黄河文学》是银川市唯一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近年来,该刊刊登了大量讲述“银川故事”“黄河故事”的散文、诗作、小说,成为黄河流域一块优质的文学阵地,培育、团结了许多的优秀作家。

  《黄河文学》副主编计虹告诉记者,近年来,《黄河文学》刊发作品的选载率逐年上升,全国影响力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有50余篇作品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等全国性选刊及年选本选载。刊发作品还获得过小说选刊年度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年度华语最佳散文奖等。

  文艺品牌对精品文艺创作具有引领作用,更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而品牌性文化活动,则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电视文艺晚会荣获最佳舞蹈节目、最佳语言节目、最佳演唱、最佳舞美、最佳节目创意等奖项,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最初,全国只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参与,今年,北京、深圳、成都等32个城市的电视媒体共同参与策划、创作和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及其海外频道播出。

  已经连续举办几年的“我们的节日”活动,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个个传统节日在舞台上复活,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家国情怀、文化内涵、文明底色通过文艺创造方式再现,让文艺离基层更近,离群众更近。

  以机制育人才,打造朝气蓬勃的文艺队伍

  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积极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引导激励机制,重视对革命精神、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等重大主题精品创作的扶持,大力支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活动,推出了《银川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办法》《银川市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项文艺作品奖励办法》《银川市“贺兰山文艺奖”评奖办法》,为打造梯次接续、富于创造活力的文艺人才队伍提供了强大的机制保障。据了解,6年来,银川市政府先后投入450余万元用于文联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的扶持奖励。

  同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银川市文联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推出《黄河文学》签约作家、银川书画院院聘书画家等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吸纳各地各类优秀文艺人才,推出了一批知名作者和优秀作品。

  青年人才的不断涌现是一个地区文艺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翻开2019年银川市第三届贺兰山文艺奖的奖励名单,青年才俊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文艺志愿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日,50多名文艺志愿者走进银川市灵武市梧桐树乡陶家圈村,用他们手中的相机记录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村民留下岁月的记忆。

  “自从2017年中国文联在银川市挂出了首个地方性志愿者服务基地,我们的文艺志愿活动几乎每周都举行。”银川市文联协会部主任秦斌告诉记者,根据各文艺家协会的特点,银川市组织各类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将舞台、画案、写字桌摆在大地上。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种文化惠民的志愿活动300多场,送春联、福字6000副,剪纸作品1000多幅,图书近万册,为200户家庭拍摄全家福。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银川市文联发挥“以艺战疫”的独特作用,第一时间号召、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诗歌、曲艺、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全社会抗击疫情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创作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用艺术之魂传递爱与担当。在疫情防控期间,银川市文艺工作者共创作抗击疫情文艺作品1200余件。同时,通过网络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开设线上公益课,为人们送去心灵慰藉。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家乡文艺工作者的各类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激励我们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神圣使命。”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黄河告诉记者。

  与时代同步,为时代明德,银川文艺志愿服务不仅走到群众家门口,更把温暖送到了人们心坎上。(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杨周宸乐 张碧迁 )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