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何愁不上升,书画家徐渭的饮茶生活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沙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明·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茶人这个称谓,古今的释义有很大不同。陆羽《茶经·二之具》中,第一次出现了“茶人”这个名词,原文如下:“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这里讲得明白,在唐代负籯采茶者才是茶人,或者说最早的茶人即茶农。
随着陆羽《茶经》的问世与流行,茶开始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茶人的定义,也开始有所延伸。写诗的可称诗人,写词的叫词人。久而久之,精于茶事的人,便可视为茶人了。
唐宋两代的茶人多是诗家,明代的茶人则多是画家。像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个个都是茶事高手。继“吴门四家”之后,大书画家徐渭同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茶人。我们不妨通过《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这首茶诗,来解析这位丹青高手的饮茶生活。
虽然作者名头很大,我们也不妨多讲几句。徐渭,字文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一位难得的全才与奇才。徐渭自言“吾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其诗文书画独步明代诗坛艺苑。
徐渭长于行草,尤其是狂草,纵横洒落,一气呵成,具有撼人的力量。徐渭的遗世墨宝《煎茶七类》是茶与书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
徐渭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比文徵明与唐寅小五十一岁,相差几乎两辈人。但他在画上的造诣,甚至超过了大名鼎鼎的“吴门四家”,开创了所谓“青藤画派”。后世著名画家如史叔考、陈洪绶、郑板桥、赵伪叔、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对他推崇备至。郑板桥还刻过一枚“青藤门下走狗”的闲章,表达对徐渭的崇敬和仰慕。三百年后,画坛大师齐白石,还表达过要为徐渭磨墨理纸的愿望。徐渭在书画上的成就,由此可见一斑。
讲完了作者,再来看题目。题目不难理解,问题却有一个:虎丘茶,是何方神圣?这就要从明代讲起了。虎丘茶,产于苏州城西北角的虎丘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苏州茶厂出品的茉莉花茶,注册商标就是“虎丘牌”。这个文化传统,就是从明代的虎丘茶而来。据清康熙十五年《虎丘山志》记载:“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宋人呼为白云花。”由此可见,早在宋代虎丘茶就有了一定的名气。
到了明代,虎丘山的人气开始爆棚。明代屠隆《茶说》记载虎丘茶:“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皆为豪右所据。寂寞山家,无由获购矣。”这里面说得很明白,虎丘茶位居“天下冠”,也就是第一名了。由于名声在外,产量又少,因此常常供不应求。有钱人高价抢购,“寂寞山家”则很难喝到一次。怪不得徐渭喝到虎丘茶要写诗留念。
明代茶书《茗芨》记载虎丘茶:“品茶者从来鉴赏,必推虎丘第一,以其色白香同婴儿肉,此真绝美之论也。”刚出生的婴儿,白白嫩嫩的,甚至有母体带来的香味,作者以此为喻来夸赞虎丘茶的鲜美。
明末状元文震孟,是苏州本地人。对于家乡的虎丘茶,也是推崇备至。他讲:“吴山之虎丘,名艳天下,其所产茗柯亦为天下最,色香味在常品外,如阳羡、天池、北源、松萝俱堪作奴也。”要说状元就是状元,推广软文写得十分高妙。夸虎丘的同时,还把其他竞品也都贬低了一番,阳羡、天池、北源、松萝也都是名茶,却只能给虎丘“作奴”。
关于虎丘茶的“五星好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虎丘茶是大明王朝的第一名茶。可这样有名气的茶,至今怎么不见踪迹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明朝第一名茶的消亡之路。
明朝天启四年(1624),京城里一位大员驾临苏州城。这位大人久仰虎丘茶的大名,因此到了苏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这款名茶。这款茶产于虎丘寺旁的茶园,采茶制茶皆靠僧人,因此献茶的任务就落在了虎丘寺住持的头上。上文提过,虎丘茶产量极小,每年都是供不应求。由于这位大人来得不是时候,因此虎丘寺的僧人一时拿不出茶献给他。这下可惹恼了这位大官。官府一道命令,就将虎丘寺的住持下了大狱,每日严刑拷打。虽然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但虎丘寺的住持却险些丧命。回到寺中,老和尚越想越害怕。这次虽然躲过一劫,但后面的事情谁又能预料到呢?这寺旁长的哪里是虎丘茶树,分明是索命的厉鬼啊,于是乎,住持传下一道法旨,将虎丘茶树全部砍掉。自此,虎丘茶绝迹世间,成了茶界的“广陵散”。
现如今要想知道虎丘茶的韵味,也只能通过茶诗来体会了。讲完了虎丘茶史,我们来看正文。
一二两句,讲的是饮茶。唐宋的主流是蒸青团饼茶。明代洪武年间废团改散,开始流行蒸青散茶。再往后发展,蒸青绿茶又向着烘青绿茶与炒青绿茶演进。
徐渭身处明代中期,这里讲到的“妙烘蒸”便可看作制茶工艺演变的痕迹了。虎丘这样的好茶,味道定是不一般。喝下去,自然是“何愁不上升”了。为何是“七碗”呢?自然是受到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影响。这首茶诗中的精彩桥段,即讲从一碗、二碗连饮至七碗的趣味与境界。其中“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更是茶诗中的千古名句。此后,“七碗”也就成为茶诗创作中的一种特定表述方式了。
三四两句,讲的是藏茶。茶叶虽好,却也娇嫩。既会变质,也易串味儿。古人一没有抽真空的设备,二缺少冰箱冰柜,存储茶叶自然要有一番秘法。《茶经·二之具》中有一种“育”,就是专门用于保存茶叶的茶器具。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煻煨的温度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以达到防止茶叶变质的效果。
江南地区传统的茶叶保存方法,一般是将细嫩绿茶包在布袋或牛皮纸中,然后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生石灰的缸中密封贮藏。由于生石灰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与茶叶一同保存,既能吸收茶叶自身的部分水分,又能去除贮藏环境中的水分,使细嫩绿茶处于一个非常干燥的环境之中。
在将茶叶装入石灰缸后,需每隔10至15天查看石灰的状态,如果石灰已成细小块状,即表明石灰已经吸水失效,需及时予以调换。一般而言,一年需要调换3至5次。这种传统而特殊的贮藏方法,非常有利于保持绿茶的独特品质。保持干燥的龙井茶在贮藏一年后仍能显现出色绿、香高、味醇的特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时,在遂安县的一处古塔内发掘出一口大缸。考古工作者通过缸的形制和上面的题刻判断,这是一只明代的大缸。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密封的缸盖,只见一缸黑乎乎的木炭。起走木炭,再掀起一层薄薄的桃花纸,一股茶香扑鼻而来。满缸的绿茶历经四百年,竟然清香依旧。
古人保存茶叶的方法,不禁让当下爱茶之人咋舌。这首茶诗中的“青箬旧封”正是保鲜的策略,而“紫沙新罐”则是存茶的法宝了。请注意,这里的“紫沙”即如今的“紫砂”。但讲的却不是紫砂壶,而是紫砂罐。根据考古发现,宜兴陶业已有6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文物普查,宜兴的古窑址遍布山区,仅南山北麓连绵1500米的范围内,就有隋唐、五代窑9处,宋元窑20处,明清窑60多处。这些古窑址的发现,都证明宜兴制陶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绵延不断。
但要注意的是,宜兴的制陶业并非只做紫砂壶,像水缸之类,也都囊括在内。所以,位于紫砂之都丁蜀镇上的这座博物馆,就叫“陶瓷博物馆”,而非“紫砂博物馆”。紫砂虽然出名,却不能以偏概全,埋没了宜兴悠久而丰富的制陶业。
紫砂的透气性良好,造型亦可多变,因此是制作存茶罐的上佳原料。如今也有紫砂茶叶罐,非常适宜存茶,只是价格不菲,入手时要慎重。
最后四句,讲的是雅致。梅花三弄,是古琴名曲。此时出现,自也凸显着一份优雅与从容。茶与花、画、琴、香等,一同被视为雅物文玩。现如今的日本茶道中,还保留有观画、赏花、鉴器等多个流程,亦可视作茶与其他雅事的结合。后半句的“灺”,音同“谢”,是残烛的别称。接着的“彤管”,是毛笔的雅称。至于“玉壶冰”三个字,更已成为经典。清乾隆皇帝一生嗜茶,他在皇家园林中建立过不少茶舍。其中位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内的茶舍,就取名叫“玉壶冰”。至于乾隆这座茶舍的称谓,是否受到了徐渭这首茶诗的影响,就不能妄加推断了。这样的千古难题,大可留给读者想象便是了。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到了徐渭的另一首茶诗《茗山篇》。由于篇幅有限,不能细细拆解,仅录原文如下:
知君元嗜茗,欲傍茗山家。
入涧遥尝水,先春试摘芽。
方屏午梦转,小阁夜香赊。
独啜无人伴,寒梅一树花。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描写的是深夜在清风和缓的书房的饮茶之趣。《茗山篇》,记述的是波澜不惊的茶山生活。饮茶时的趣味,真的与财富多少无关,只与内心的平静相连。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杨多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