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后浪很牛!“上海制造”后继有人

2020-12-16

10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和45个优胜奖……12月14日,参加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上海选手载誉归来。他们当中有的选手只有18岁,有人才接触项目一年多,但他们已经是全国冠军。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让我们看到了“上海制造”的新生力量。

图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上海获奖选手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才接触插花一年多

花艺项目金牌获得者杨灵芝来自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去年2月份才接触插花艺术,这次参加全国大赛一举拿下全国第一。

说起比赛,她说,9个项目中有4个是已知项目,另外5个是“惊喜盒”,不知道花卉不知道材料,需要选手临场发挥。虽然平时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在第二天的切花装饰比赛中,杨灵芝还是碰到了“惊喜”,比赛提供的材料是她不熟悉的,平时用15分钟就可以搭起的内结构,比赛时用了半个小时才把架子搭起来,“第一次失败了,心里有点慌,还好第二次成功了,第二次要是不成功,我就要另外想办法了。”有惊无险,杨灵芝发挥出色,一举拿下了这块金牌。

杨灵芝的经验是,平时尽可能地多接触各种题材,训练面要广。比赛的时候要沉着冷静,临场发挥很重要。

“我就是冲着第一名去的”

18岁,在同龄人沉迷游戏的年龄,孙岩的爱好与众不同。他喜欢木工。“去比赛就是冲着拿第一名去的”,孙岩有着“00后”的直率。

图说:孙岩在精细木工比赛中 受访者供图

来自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孙岩,在这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出人意料地获得精细木工冠军。说“出人意料”,是因为精细木工这个项目并不是上海传统的优势项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孙岩对木工是真爱。因为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他在学校里参加木工社团。他喜欢卯榫、打磨之类的活儿,有时会做个手链做个筷子。这次比赛,按照大赛要求,花了15个小时完成了一个2D框架,“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就是按照比赛要求做的”。

细节决定成败

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大四学生吴怡欣获得了“健康与社会照顾”项目的金牌。比赛非常艰苦。3天比赛,吴怡欣每天都是5点半叫早,7点发车去比赛现场,9点开始比赛,直到晚上7点多回驻地,回来后和教练讨论第二天的比赛,再练到凌晨一点多才睡下。

吴怡欣认为她赢在细节。细节就在与患者交流的语速,仔细观察患者的体位,地面有没有水,地毯会不会绊脚……这些都和平时的严格训练分不开。

此次,上海选手在46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上成功晋级,顺利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图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上海获奖选手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复盘比赛成绩

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围绕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今年上海户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35.03%,高技能人才总量约116万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分析,从这次上海选手获奖情况来看,上海传统世界技能优势项目继续保持领先,如车身修理、印刷媒体技术、花艺、网站设计与开发、健康和社会照护、货运代理等项目获得金牌;部分非优势项目取得新突破,如管道与制暖项目、水处理技术、精细木工首次取得金牌;另外,上海选手在本届世赛新增项目也取得了较好名次,比如工业4.0获得银牌、轨道车辆技术获得四名、工业设计获得第五名;在首次参举办的国赛项目中,上海选手取得了1金(信息网络布线)4银(健康照护、烘焙、茶艺、时装技术)1铜(木工)的较好成绩。

但同时也要看到,上海选手在制造和工程技术、建筑等领域的比赛项目上(如数控车削、数控铣削、金属加工、焊接技术、砌筑等),与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强省仍有一定的差距。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