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戏曲·汾孝秧歌|浓郁的田野气息和黄土风情

Image 2020-12-18

汾孝秧歌流传在汾阳、孝义一带。初期以民间歌舞形式在平地上进行表演,故称“地秧歌”。后来逐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逐步向戏曲发展,形成地方小剧种。

初期,唱曲儿的只是头上插朵小花或是翻穿皮袄,跟着“武场地秧歌”走街串户,即兴唱一些“四六”句子,不配丝竹管弦,由打击乐掌握节奏。鼓点一停,马上接唱,唱完即又敲打起来。因所唱多是些喜庆吉利、滑稽诙谐的词句,家家户户都愿慷慨解囊,烟茶酬谢。这一活动叫做“排街”。

演唱时,鼓师在鼓沿和鼓边磕打节奏,故“文场地秧歌”亦叫“磕板秧歌”。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全由演唱者掌握。只要演唱者能统一到一个音调上即可。

民国初期,艺人们将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编成单曲反复的秧歌小戏登台演唱,一般只有两三个人物,内容简单。以唱为主。故事情节靠唱连接,中间不夹道白。一剧一曲,曲剧同名。如《卖绒花》《绣荷包》《崔大嫂拜年》《二姐算卦》《做满月》《放风筝》等。逢年过节闹秧歌时,有的村开始聘请一些有名把式,从而出现了许多半农半艺的秧歌艺人。汾阳县城里的侯述荣(艺名八元)、王登科,西陈家庄的陈元,花枝村的李春,聂生村的马洪畴(艺名红绸绸),团城村的朱述开等人,当时都享有盛名。他们不仅演出秧歌剧,还移植了不少中路梆子的软衣子戏如《三娘教子》《二进宫》《状元祭塔》《下河东》《别窑》《二娘写状》《挑袍》等。移植剧目的同时,也移植了丝弦伴奏。唱腔在原来的“过街板”“小曲调”基础上增加了“戏曲板”。“戏曲板”是专门用来唱大戏的,包括(七字腔)、(十字腔)两种,是汾孝秧歌最基本的唱腔。

汾孝秧歌没有专业剧团。艺人平时各自谋生,入冬集伙成班,演至年后二月初二散伙。新中国成立前,有名气的秧歌班有汾阳城侯八元秧歌班,三泉朱家弟兄秧歌班,钻天猴、顶天棍秧歌歌,班孝义白壁关大秃、二秃秧歌班等。

新中国成立后,汾孝秧歌得到发展。1958年,孝义、介休、灵石三县合并时,在文化馆长许石青的支持下成立了孝义镇文工团。团长李晋枢(又名二梅梅,女),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的业余民间女歌手,在孝义一带颇负盛名。该团以演出秧歌剧为主,一度十分活跃。后因分县而解散。之后,汾孝秧歌又以业余形式活动,延续至今。

(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杨晓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